“在台湾演出《李白》,我不是重复在大陆的将近200场演出,而是借用台湾的舞台,再和李白拥抱,和李白附体。”北京人艺知名演员、话剧《李白》主演濮存昕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2月22日、2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在台湾连续两天演出话剧《李白》。这次活动,也是即将举行的“2012两岸城市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活动的重头戏。
话剧《李白》取材于李白的晚年遭际。李白因永王李璘谋反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取道四川赴贬地。几经波折遇赦后,历经人世沧桑与宦海浮沉的李白暮年仍壮心不已,再度请缨从军。话剧结尾引用了民间对李白“捞月而逝”的传说——安徽采石矶畔,一叶扁舟,大江月色,诗人在歌吟声中悄然逝去……该剧诞生于1991年,曾同时获得5项文华大奖,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剧目。
今年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典范”的人艺建院一甲子,为庆祝60岁生日,北京人艺2012年将演出大小剧目22部238场。此次赴台演出,堪称人艺60周年纪念活动在宝岛的延续。
从1993年的《天下第一楼》开始,北京人艺曾5次踏足宝岛,奉上《雷雨》《茶馆》等经典大戏。今年的剧目选择更经过深思熟虑,源自两岸对诗仙的“共鸣”。
濮存昕说:“我们想让台湾观众在戏剧人物、题材上产生共鸣。选择这出戏,是因为李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集中了中国文人的儒释道精神,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他表示,这个人物能够引发两岸对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共通感。该剧更强化了中国知识分子情感与理智、出世与入世的徘徊与踟蹰,相信台湾的知识分子也能够体会。
在舞台上扮演李白21年的濮存昕说到激动处,常常会手舞足蹈起来。他毫不避讳自己的年龄:“我现在58岁,李白去世的时候62岁,演到现在是年龄较贴近剧中人物的时候。我还能再演10年,从现在开始我会演得比以前更好。”
濮存昕曾四度造访台湾,主演的电视剧《天下第一楼》也曾在台湾上映,拥有一票“粉丝”。谈到在台湾的演出,濮存昕表示:“不担心观众的反映是否热烈,因为两岸交流不存在问题。”
从以往在台湾的试水看,人艺话剧的上座率均能达到九成以上。“台湾观众的反映非常热烈,”曾带话剧《雷雨》去台湾演出的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说,“话剧是以语言为特色的艺术,语言交流上无障碍,这是演员和观众交流过程中最大的基础。两岸有共同的文化和语言,台湾观众很自然就能够理解我们话剧里的包袱和细节。”
话剧《李白》中选用了众多李白脍炙人口的诗歌,尤其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早发白帝城》。每当濮存昕在台上忘我诵读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常常会引发台下观众的集体“合声”。
“我们相信在台湾也能看到这样的效果。”崔宁笑着说。(记者李寒芳 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