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吧 关注:16,924贴子:72,638
  • 2回复贴,共1

《太平经》与道家学说之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1楼2012-02-25 19:01回复
      汉成帝时,甘忠可造作《包元太平经》,托言是真人赤精子下教他此道。汉顺帝时,宫崇所献《太平青领书》,则托言是后圣李君所授。所谓 “后圣李君”,即指道家学派的创始者李聃,亦即老子。这两种提法,有所不同。说明汉成帝时的黄老道尊奉黄帝及黄帝之师赤精子为神仙,而东汉时的太平道,便已推祖老子,把老子捧上了天神的宝座。考诸史籍,《史记》、《汉书》中虽已把老子描绘为神秘人物,但毕竟是人不是神,而且《汉书·艺文志》只把有关《老子》的著作列入道家,而不列入神仙家。足见在当时道家与神仙家并不混同。到了东汉,老子便被神化,与“浮屠”并受祭祀。《后汉书·楚王英传》:“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后汉书·祭祀志》:“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哲学家的老子,便变成了道教的天神,道家与道教也就因老子的被神化,而逐渐在社会一般人的心目中被混淆起来。
      长期来,道教界一般都认为道家、道教同属一家,东汉以前称道家,东汉以后道家就是道教,道教就是道家。认为道教是道家的发展,老子是道教的祖师爷,《道德经》是道教的根本经典,而《太平经》则是《道德经》的发挥或纬书。可是,在社会上,特别是学术界,有的人则说法与此迥异。认为道家与道教是两回事,扯不上关系,《太平经》与《道德经》在实质上也没有关系。我认为,道家与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前者为哲学流派,后者为宗教;但道家学派中的神秘主义成份与道教的神学理论,确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具体地来说,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经》便同《道德经》有这种关系。从表面来说,太平道到东汉时已将老子神化,并尊奉为祖师和至高天神;从内涵来说,吸取了道家学派中的神秘主义成分,作为太平道神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从字面到内涵都有了联系。这不能认为是外表的生拼硬凑,而确系在实质上有相通的关系。比如唯心论与宗教有神论,两者固然有区别,但不可否认在世界观上有相通相同之处。由于太平道是以神仙学说为主体发展而成的宗教,而道家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分也不能代表道家学派的整体内容,甚至不是主要内容,所以我们不能说道教是由道家发展形成的,两者是一回事;但两者之间,确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便很鲜明地表现在《太平经》中:
      卷一至十七: “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虚无之胤……。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源山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叠,故号九玄也。……适隐显之宜,删不死之术,撰长生之方。宝经符图,三古妙法,秘之玉函,侍以神吏,传受有科,行藏有候,垂谟立典,施之种民”。这是对老子的神化,并尊奉老子为太平道祖师。
      《道德经》上篇说: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则说“天地不语而长存,其治独神,神灵不语而长仙,皆以内明而外暗,故为万道之端”。“夫用口多者竭其精,用力多者苦其形,用武多者贼其身,此者凶祸所生也”。
      《道德经》上篇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太平经》卷五十二则说:“欲知其意胞中童,不食十月与道通。自然之道无有上,不视而气宅十二重。故反婴儿则无凶,老而反少与道通”。
      《道德经》上篇说: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太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则说:“求道之法静为根,积精不止精之门;五德和合见魂魄,心神已明大道陈;先知安危察四邻,群神大来集若云。若是不息长寿君”。
      《道德经》上篇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太平经》卷九十八则说:“夫神,乃无形象变化无穷极之物也”。卷六十八:“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
    


    2楼2012-02-25 19:02
    回复
        《道德经》上篇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太平经》卷六十五则说:“故天道比若循环,周者复反始,何有解已”。
        《道德经》上篇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则说:“道无所不能化,故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行其气,乃生天地,无柱而立,万物无动类而生,遂及其后世相传,言有类也”。
        《道德经》下篇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则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
        《道德经》下篇说: “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也”。《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则说:“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无冤结”。
        《道德经》下篇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太平经》卷四十二则说:“本去故当绳之以真道,反其末极还就本,反其华还就实,反其伪还其真。夫末穷者宜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本”。
        这样的例子很多。特别是《道德经》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死而不亡者寿”;“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语,神秘主义成分十分浓厚,与神仙家很接近,是方士神仙家摭采、发挥的好资料,因此,这些话便成了方士、神仙家“长生久视”之道的理论依据部分。
        西汉初,统治者实行 “与民休息”的政治,重黄老南面之术。于是其他流派也乐于称说黄老之言。神仙家迎合当时社会情势的潮流,也加紧与黄老之学相结合,一方面是如前面所说吸取其中与神仙说相近的理论,另一方面则是从神仙信仰出发去解释、修改道家的其它理论,也使其染上宗教色彩,为神仙之道所用。这就形成了西汉时期的黄老道。汉文帝时的鲁人公孙臣、赵人新垣平可为代表,汉武帝时的李少君、少翁、栾大、公孙卿等可为代表。在汉武帝时,由于武帝崇祀鬼神、喜好方术,方士们曾甚嚣尘上,显贵一时。他们向汉武帝推崇黄帝,鼓吹他们所编造的黄帝飞升登仙的故事,诱惑汉武帝学黄帝求仙。方士公孙卿假申公之名对汉帝说:“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汉武帝很相信这一套,他说:“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可是,方士们的骗术谎言,一个个破败,汉武帝才对群臣自叹说:“向时愚惑。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西汉方士们鼓吹黄帝求仙之术说,也因之受到了挫折,黄帝的“声誉”也因之下降,这便影响和促使方士们改弦更张,说黄帝只是“人”修仙而登“天”,而老子则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君的降世化身,把老子推上了至尊的地位,同时也便更加紧与道家学派以及其他思想流派的结合。这个结合,到东汉明帝才完成,老子成了天神;到汉顺帝时便出现了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道的主要经典《太平青领书》。
        如同阴阳五行说对《太平经》作者的影响一样,《太平经》中几乎无一章节不论及 “道”与“德”,无一问题不用“道”与“德”为说教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太平经》中把“阴阳五行”同“道德”也结合起来了,成为神仙学说的理论部分之一。由于这样的内容充满了《太平经》,所以这里便不必多作论列了。


      3楼2012-02-25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