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 甘洛县 甘洛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属康滇地轴北段东缘,大渡河以南尼日河流域,是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小相邻东坡与大凉山西部之间,东以马鞍山为界与峨边县交界,南与美姑县、越西县接壤,西与石棉县为邻,北隔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 中文名称: 甘洛县
外文名称: Ganluo
别名: 凉山北大门、呷咯县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电话区号: 0834
邮政区码: 616850
面积: 2153.85平方公里
人口: 19万人(2004年)
著名景点: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甘洛县烈士陵园、甘洛吉日波山
目录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人文历史
基础设施
科技文化
民族风情
宗教信仰
建设发展
社会事业
当地特产
青刺果
野生蕨菜
甘洛黑山羊
甘洛黑苦荞
旅游资源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
甘洛吉日波山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人文历史
基础设施
科技文化
民族风情
宗教信仰
建设发展
社会事业
当地特产
青刺果
野生蕨菜
甘洛黑山羊
甘洛黑苦荞
旅游资源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
甘洛吉日波山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甘洛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峨边县、金口河区接壤;南与美姑、越西两县相连;西与石棉县交界,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县城海拔1070米。县城年均气温16.32℃,年均降雨量830毫米。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市坝镇,建成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385人。全县辖7镇21个乡,225个村,837个村民小组。全县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万亩。全县总人口1760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29人,非农业人口16385人。县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苗等14种少数民族共计1183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1%,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以上,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甘洛县新政府 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田坝镇、海棠镇、吉米镇、斯觉镇、普昌镇、玉田镇、前进乡、胜利乡、新茶乡、两河乡、里克乡、尼尔觉乡、拉莫乡、波波乡、阿嘎乡、阿尔乡、石海乡、团结乡、嘎日乡、则拉乡、坪坝乡、蓼坪乡、阿兹觉乡、乌史大桥乡、黑马乡、沙岱乡、苏雄乡。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的彝名全称叫“甲谷甘洛”。“甲谷”意为矮山或坪坝地区。“甘”是指甘氏彝人。“洛”是指河谷地带。 2000年,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玉田镇、田坝镇、吉米镇、斯觉镇、海棠镇、普昌镇、阿嘎乡、尼尔觉乡、石海乡、乌史大桥乡、则拉乡、团结乡、两河乡、阿尔乡、里克乡、阿兹觉乡、苏雄乡、沙岱乡、波波乡、坪坝乡、拉莫乡、胜利乡、前进乡、黑马乡、蓼坪乡、嗄日乡、新茶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544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
甘洛县(人): 新市坝镇 45285 、田坝镇 16128、 海棠镇 3751 、吉米镇 4227 、斯觉镇 4884 、普昌镇 9365 、玉田镇 6284 、前进乡 5984 、胜利乡 5587、 新茶乡 2897、 两河乡 1965、 里克乡 4276 、尼尔觉乡 4154、拉莫乡 1865 、波波乡 2816、 阿嘎乡 3824 、阿尔乡 8108、 古海乡 6723、 团结乡 5997、 嘎日乡 6284、 则拉乡 2799 、坪坝乡 3278 、蓼坪乡 4252、 阿兹觉乡 3188 、乌史大桥乡 3364、 黑马乡 3656 、沙岱乡 2681 、苏雄乡 4124。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甘洛县辖7个镇(新市坝、田坝、海棠、玉田、斯觉、吉米、普昌)、21个乡(里克、阿兹觉、乌史大桥、黑马、苏雄、沙岱、新茶、坪坝、团结、拉莫、波波、阿尔、石海、两河、前进、胜利、蓼坪、嘎日、则拉、阿嘎、尼尔觉)。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外文名称: Ganluo
别名: 凉山北大门、呷咯县
所属地区: 中国 四川
电话区号: 0834
邮政区码: 616850
面积: 2153.85平方公里
人口: 19万人(2004年)
著名景点: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甘洛县烈士陵园、甘洛吉日波山
目录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人文历史
基础设施
科技文化
民族风情
宗教信仰
建设发展
社会事业
当地特产
青刺果
野生蕨菜
甘洛黑山羊
甘洛黑苦荞
旅游资源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
甘洛吉日波山
基本概况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人文历史
基础设施
科技文化
民族风情
宗教信仰
建设发展
社会事业
当地特产
青刺果
野生蕨菜
甘洛黑山羊
甘洛黑苦荞
旅游资源
甘洛土司衙门遗址
甘洛吉日波山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甘洛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峨边县、金口河区接壤;南与美姑、越西两县相连;西与石棉县交界,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县城海拔1070米。县城年均气温16.32℃,年均降雨量830毫米。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市坝镇,建成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385人。全县辖7镇21个乡,225个村,837个村民小组。全县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万亩。全县总人口1760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29人,非农业人口16385人。县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苗等14种少数民族共计1183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1%,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以上,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甘洛县新政府 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田坝镇、海棠镇、吉米镇、斯觉镇、普昌镇、玉田镇、前进乡、胜利乡、新茶乡、两河乡、里克乡、尼尔觉乡、拉莫乡、波波乡、阿嘎乡、阿尔乡、石海乡、团结乡、嘎日乡、则拉乡、坪坝乡、蓼坪乡、阿兹觉乡、乌史大桥乡、黑马乡、沙岱乡、苏雄乡。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的彝名全称叫“甲谷甘洛”。“甲谷”意为矮山或坪坝地区。“甘”是指甘氏彝人。“洛”是指河谷地带。 2000年,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玉田镇、田坝镇、吉米镇、斯觉镇、海棠镇、普昌镇、阿嘎乡、尼尔觉乡、石海乡、乌史大桥乡、则拉乡、团结乡、两河乡、阿尔乡、里克乡、阿兹觉乡、苏雄乡、沙岱乡、波波乡、坪坝乡、拉莫乡、胜利乡、前进乡、黑马乡、蓼坪乡、嗄日乡、新茶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544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
甘洛县(人): 新市坝镇 45285 、田坝镇 16128、 海棠镇 3751 、吉米镇 4227 、斯觉镇 4884 、普昌镇 9365 、玉田镇 6284 、前进乡 5984 、胜利乡 5587、 新茶乡 2897、 两河乡 1965、 里克乡 4276 、尼尔觉乡 4154、拉莫乡 1865 、波波乡 2816、 阿嘎乡 3824 、阿尔乡 8108、 古海乡 6723、 团结乡 5997、 嘎日乡 6284、 则拉乡 2799 、坪坝乡 3278 、蓼坪乡 4252、 阿兹觉乡 3188 、乌史大桥乡 3364、 黑马乡 3656 、沙岱乡 2681 、苏雄乡 4124。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甘洛县辖7个镇(新市坝、田坝、海棠、玉田、斯觉、吉米、普昌)、21个乡(里克、阿兹觉、乌史大桥、黑马、苏雄、沙岱、新茶、坪坝、团结、拉莫、波波、阿尔、石海、两河、前进、胜利、蓼坪、嘎日、则拉、阿嘎、尼尔觉)。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