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桧
阿华姐55楼
引用 秋雨无声 (2楼)半夜里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在这里简单说几句。
河南王高孝瑜作为高澄的长子,高欢的长房长孙,地位非同一般。因为是庶出的身份,高澄将他交给娄昭君抚养,大概有增加儿子将来身份含金量的用意在内。而高孝瑜和高湛同龄,两人出生的那一年是东魏天平四年(534年),高澄十六岁,娄昭君三...
吧主考证过衙内的出生日期,不是521年么?
举报 |2011-06-17 07:16回复
甫桧
阿华姐56楼
又见精品帖,南北朝吧“北朝面积最小的国家,当属北齐”(打错字了好像)
举报 |2011-06-17 07:32回复
本座
柳云霜
兰公子67楼
会打的打一个,不会打的打一群,孝瑜太自负,以为高湛的宠爱永远不会变,血淋淋的教训再次证实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正确性
举报 |2011-06-17 07:51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8楼
引用 甫桧 (5楼) 吧主考证过衙内的出生日期,不是521年么?
囧囧,纯属笔误。天平元年是534年,天平四年是537年,这一年衙内十六岁。元象元年是538年。 我一遇到阿拉伯数字问题就容易出笔误,要我说年号倒是不容易出错。可惜帖子不能编辑,只好这样了。
举报 |2011-06-17 08:14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9楼
会打的打一个,不会打的打一群
----------------------
这句话很精辟,用在高孝瑜这里就格外精辟了。
举报 |2011-06-17 08:16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10楼
嗯,二楼还有一个笔误,纠正一下,高琛被打死时是南赵郡公,不是王。 果然半夜里写帖子容易出现笔误,可偏偏半夜里最有灵感,唉。
举报 |2011-06-17 08:22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11楼
PS:南北朝时的所谓“山东”,是崤山以东,长江以北的地区。东魏的版图南边只到淮河,后来高澄执政,利用侯景之乱,在两淮之地开疆拓土,得到二十三个州,终于将东魏的版图延伸到了长江以北。北齐的版图比东魏大,高澄功不可没。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市、陕县南部,向东延伸的余脉称为邙山。崤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有著名的三门峡。古代将崤山与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是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举报 |2011-06-17 08:45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12楼
这是东魏的版图。注意看,南边只到淮河:
这是北齐的版图,南边疆域已经延伸到长江边上。比东魏版图多出来的一块地盘,就是高澄执政时期打下来的。
举报 |2011-06-17 08:49回复
高岭之花
东山再召周玉绳
元阿呆813楼
北齐地盘小,但都是传统九州地区啊。
举报 |2011-06-17 08:51回复
倾国倾澄
秋雨无声
欢爹爹1014楼
没错,古人将中原视为正朔所在之地,谓之“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东魏北齐占据了中原,尤其是北魏的都城洛阳。虽然因为他们并非纯汉人政权,后来没有统一中国,就被视为僭越伪政权,不过在当时来说,东魏和北齐的前期,的确是后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