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丝弦吧 关注:336贴子:4,497
  • 8回复贴,共1

石家庄方言“沾不沾”一语的来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流行于石家庄一带的戏曲曲种“丝弦”,据考证为起源于元杂剧的北曲和燕赵地区的民间小令。听丝弦讲究闭着眼享受——听觉里,春雨如丝叮叮过,一派秋高月满弦。倘若失了韵味,跑了声腔,行话谓之“不沾弦”。
2、旧戏班的师傅教弟子学唱戏,在看你唱的行不行时,除了嗓音好坏外,更主要的是看你唱的和弦不和弦(板胡、京胡等伴奏乐器俗称弦子)。你唱的和弦合拍的叫“沾弦”,否则叫“不沾弦”,天长日久便在戏班里形成了“行语”,后来慢慢溶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
3、此词最早出现在唱戏的师傅带徒弟场景中。一般都是师傅先用乐器拉一段调子,这段调子自然是早就教过学生的,拉完后让徒弟跟着这个调子唱一段,有的徒弟聪明学得快,唱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师傅听了欢喜,就会表扬一句:“沾弦!”意思是非常好,唱得很在调(就是通常说的不跑调);而有的徒弟可能天性愚钝,教了好几遍还唱得乱七八糟,哪儿都不挨着哪儿,师傅往往就会大怒,说:“不沾(弦),重新唱,唱不好你就唱一天,唱到沾(弦)为止!”


IP属地:河北1楼2012-03-21 11:22回复
    又收获了


    2楼2012-03-21 22:30
    回复
      我刚明白。我们邯郸说不沾弦和沾弦。邢台就说沾或不沾。
      丝弦同仁们听过我们的永年西调没。我也很爱丝弦


      3楼2012-03-23 20:07
      回复
        永年西调也关注过!我们这一带也说粘弦或不粘弦!


        IP属地:河北4楼2012-03-24 10:17
        回复
          永年西调 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剧团登记时,由著名剧作家赵树理先生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
          流行范围  流行于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区南和、沙河、邢台诸县。目前,河北境内仅永年有一个西调专业剧团。永年县周村、睢宁、磁县东城营、肥乡中营、曲周县大由村和马骡店、广平县平固店村、鸡泽孔卜村等处,皆有业余西调剧团。该剧种活动范围在冀晋鲁豫交界的冀南(北至石家庄)、晋东南、豫北(安阳)、鲁西南一带。


          IP属地:河北5楼2012-03-24 10:19
          回复
            这里不是广告吧,建议吧主删除广告。我最讨厌广告。


            IP属地:河北7楼2012-04-18 21:12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1-21 18:56
              回复
                。可占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2-19 19:17
                回复








                  10楼2020-02-02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