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伟吧 关注:9贴子:355
  • 3回复贴,共1

圣经不是一本完全自明的书,它需要被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例如:当我们读到主升天前向门徒说的话:“信的人……手拿毒蛇,甚至喝了什么致死的毒物,也绝不受害。”(谷16:18)我们绝不会贸然地去玩毒蛇,和毒物吧?所以,现代圣经学者都认为,为了进一步明白圣经的原意,我们要研究它的经文、文学、类型、历史、编辑过程,和释经史等等(详见下文)。
单单能够阅读中文圣经的人,还要面对一个圣经译文的问题。其实,就连基督教朋友,他们在解经时,也叫人要注意“上下文、体裁、背景”等等。因此,要正确地了解圣经,并不能单靠主管的愿望,因为当你认为圣经是这样说的时候,他的原意未必真是如此。在这角度下,我们面对的问题已不是“应否”自由解经,反而是要注意应“如何”解经了。
④“今日基督徒如何解释圣经”图表,显示了要正确明白圣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回事。当然,我们并非认为只有圣经学者才有资格读圣经,而平信徒就只有听的份。不,圣经是人人可读,人人该读的。但读圣经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人性的,一是群体性或教会性的。前者只要我们以开放的心灵去阅读或聆听圣言,我们便能领悟到上主在“此时”、“此地”要问“我”说什么。但后者则需要正确地了解圣经的原意,才能够找到圣经的时代讯息,和它对整体教会、整个人类要说什么。过分强调自由解经的朋友们,往往在自己领悟到某些圣经的讯息之后,亦会认为这是为普世人类的讯息,他们甚至会过分自信地自以为是神的“唯一正统”代言人,因而亦往往会不能接受另一个人、另一群人或另一个宗派对同一段圣经所作的解释。这是许多误会的来源,也解释了为什么相信同样圣经的人,会无情地互相攻击。
⑤圣经成书的简略过程——图显示圣经并非一本由天上掉下来的书,它是在一个“信仰的传统”中,经过百数十年,甚至一千多年而慢慢形成的。
他首先是口传,(即图中的1,2,3等),后来被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成为一些零碎的记录(即图中的A,B,C等),然后经过一些编者或作者汇编成一卷卷的圣经小卷(即图中的Ⅰ、Ⅱ、Ⅲ;Ⅳ则表示有些书卷是直接源于一位作者,例如某些保禄的书信便是有保禄一人写的)最后经整个教会团体审定或承认何者方为真正的圣经。所以圣经和教会的传承很有关系,圣经这本书其实是在传承中诞生的。
⑥今日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如何解释圣经?一图的(1)(2)(3)等应与“释经方法十二步骤”相对照的。这个表的意思是:要明白圣经,应从个人的基本体验和信仰经验着手,这包括1-3这三个体验;然后就是对释经学的基本认识,这包括4-9这六个因素;最后就是做决定和学习在生活上如何实践圣经的教训,它包括10-12这三步。
这个图含义甚深,这里无法逐点引伸。不过它却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要完全掌握圣经并不容易(更好说不可能),因此我们不能,也不该随便拿着圣经当武器去攻击或批评,就像我们是唯一的圣经权威一样。相反地,如果我们以圣经来做自我批判,作自己生活上的明灯,那却是极为有益的。


1楼2012-04-01 03:25回复
    2.包容而不排斥
    有些基督教朋友喜欢强调ONLY这个字,他们有三个ONLY:即Scriptures only(唯一圣经),Grace only(唯一恩宠),faith only(唯一信心)。天主教绝对相信,也完全接受圣经、恩宠和信心这三者,并认为这是信仰的重心。但天主教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情况、历史和更广的生活角度去了解这三者;而且绝不会把这三者孤立起来去看待。所以我们重视圣经,也重视“圣传”或“传承”;重视由天主来的恩宠,也重视由人而作出的回应;重视信心,也重视人由于信而作出的相应的生活升华和改进(即基督教朋友所称的“功行”)。基于同样的原则,我们认为承认耶稣是主,绝不排斥对圣母、圣人的尊敬和爱戴;对圣母、圣人的敬礼,也绝不减轻对天主的崇拜。(以下我们会指出:敬礼圣母和圣人,是我们光荣天主的另一形式)。
    3.圣事观念与人神的交往方式
    ①有些基督教朋友往往强调了人神交往的“直接性”,而否定了其中存在大量的间接因素,所以他们否定了圣事(例如告解、圣体)、代祷、互为中保等的意义。天主教绝对重视人与神的直接交往,所以我们说教友在领洗时便分享了基督的“司祭”、先知、君王的职务。其中的教友司祭职便是指教友能直接参与一切的敬礼,能够向神祈祷,与神直接交谈、沟通。但我们也认为,神往往用间接的方式去救人,用间接的方式去管理世界和分施“恩宠”。神的恩宠往往也是可见的、具体的、可触摸的。例如:慈爱的父母、好的学校、良师益友、安定繁荣的社会,一本好书、一剧启发人追求真善美的电影,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恩宠,都是上主通过人而交给我们的礼物。没有人,我们甚至不能信、不能认识耶稣、不能拥有圣经!当我们信天主,又关怀人时,我们很自然便会替人祈求上主,把别人的需要向上主倾诉,这便是“代祷”。在一个家庭中,兄弟姊妹不是也有时在父母前互相作“中保”或作中介人吗?所以直接和间接并不互相排斥。
    ②至于“圣事”,我们相信那同时是直接又是间接的人神交往方式。直接,因为我们在圣事中直接与神交往;间接,因为圣事是由“标记”所组成;我们是透过有形的标记,去领受无形的圣宠。举例来说:在圣体圣事中,我们真的吃了基督的身体(直接)—“你们大家拿去吃罢!这是我的身体。”(玛26:26;谷14:22);但基督的身体却是隐藏在麦酒的形状中(间接)。在告解圣事(修和圣事)中,我们获得基督的宽恕(直接),但却是透过一位神父(间接)。用天主教的术语是:基督从前透过他的“肉身标记”与我们接触(注)今日却是透过他所建立的“圣事标记”与我们接触。对许许多多虔诚的天主教徒来说,他们都是在圣事中,真真实实的感到过基督的临在;这临在圣事中的基督,也不知圣化了多少基督徒的生活,给了他们信心、勇气、希望和力量。两千年来,多少大圣大贤便是在圣事的滋养下,才能在圣德生活上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注)基督的肉身其实是一种“标记”,正如我们的肉身,也是我们“真我”的标记一样。基督的身体一方面隐藏,也一方面揭露他的天主性。对大部分犹太人而言,基督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是木匠的儿子(谷6:3-6);但对他的信徒来说,他却是天主的活标记,是天主爱的实现,是天主临在的“圣事”。。
    


    4楼2012-04-01 03:27
    回复

      有几个地方人是容易混淆的:
      1.天主是《圣经》的作者,但却是《圣经》的间接作者。《圣经》需要圣人将自己对圣神的默感通过自己遣词造句表达出来。《圣经》的直接作者是圣人和教会,天主是间接的作者。
      2.《圣经》是天主的话,但天主的话不都写进《圣经》。《圣经》只是天主的部分启示,所以正确的信仰不用处处寻找《圣经》依据。
      3.《圣经》书中提到的《圣经》指的是犹太教的古经,不是我们现在的这本《圣经》。弟茂德不可能从小就熟读《新约全书》。
      4.《圣经》中提到了“新约”,但“新约”不等于《新约全书》,一个是天主立的约,一个是解释天主与人立约的书籍。“新约”建立300多年后才有《新约全书》。
      


      5楼2012-04-01 03:31
      回复

        旧约是当时以色列的先知(天主的传话者)根据天主的启示记录下来的,新约是由宗徒和门徒的随从记录下来的,到了公元三百多年吧,在北非的主教会议上,北非的主教奥斯丁确定了圣经的章节,并且根据主耶稣时代七十贤士译本加了七卷希腊文的经卷,现在新教和犹太教都没有这七卷,东正教有这七卷,当时的主教大会上删除了一些新约的伪经和私人性的启示录,只保留宗徒若望的默示录。
        到后来的信义宗的改教者们对圣经上一些不符合他们训导的地方,删除了新约的一些经文,现在新教提出合一运动,合一本的圣经也有那七卷希腊文的经文。
        天主教也在1536年世界主教大会上对圣经进行了重新修订。
        圣经的作者40多位,不同身份不同地方不同年代互不联系,有的相隔几百年,他们的书信放到一起后呈现前呼后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这些作者并不知道他们的书信日后被汇编成册。天主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这奇特的连贯性、整体性,恰好表明了是圣神的手在操纵一切,是天主圣神贯穿始终。
        http://tieba.baidu.com/p/1232572697


        6楼2012-04-01 0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