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雪宏博吧 关注:671贴子:5,707
  • 2回复贴,共1

全体育: 中国冰雪权势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买到一本全体育2月号,全体育杂志对中国冰雪界的人物的影响力排了一个号(个人不喜欢"权势"这两个字),并对索契进行了全面的展望。
在入榜的20人中,与花样有关的共有4个(半),分别是4位的姚指导,8位的SZ,11位的PT,以及16位的陈露。半个指得是17/18位的领导肖天/赵英刚/任洪国。
其他人物,有第一位的大杨扬,第二的王濛,第三的李琰,短道和大道的功勋教练,自由式滑雪的韩晓鹏、李妮娜;大道的叶乔波,甚至王春露和很久不出现的李佳军都有所提及。
个人认为这个专题对中国冰雪项目的梳理还是比较客观的,尤其针对索契指出的各种问题都比较客观,甚至尖锐。但是,希望永在,文章也特意提到了子君,SH等新秀.


IP属地:上海1楼2012-04-16 22:14回复

    08:申雪/赵宏博:新冒险
    第一枚花样滑冰双人滑奥运奖牌,第一枚奥运金牌,申雪/赵宏博的身上承载着无数的第一个,这也让他们走上了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殿堂级”地位。这是种印记,甚至是种图腾,无论后者攀越得多高,他们永远牢牢地站在排头的位置。
    《花木兰》《图兰朵》《蝴蝶夫人》,这些闻名遐迩的曲目和技艺并茂的演绎,让他们实现了在国内完成双人滑向艺术表演转身的“灯塔型”梦想。当他们共同的成就在冰场上变得越来越眩目的时候,新的梦想点燃了他们。
    推广花样滑冰、“北冰南展”,一直是申雪/赵宏博除奥运金牌外最在意的目标。退役后,这两件事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必须这么做,过去这些年,我们从国家从社会得到了很多,现在是我们寻找社会定位的时候了。”
    Q:现在上冰的感觉和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
    A:现在我们的圈子已经从比赛发展到演出,我们与世界上著名的编导都有书信上的来往,可能对世界发展趋势更为了解,对裁判的判罚也会更有数。这样也让我们希望能更多地帮助年轻队员,有时看到这些孩子动作不到位,没有表现出很好的主题性也会着急。责任感更重了。
    Q:目前官方身份为中国花样滑冰队教练,是否想过有一天真的走上教练岗位?
    A:一定会走上教练的岗位,队里现在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更好地去推广花样滑冰。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冰上雅姿,如何在南方推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花样滑冰,这也是一个过程。从年龄上看,我们也不可能一辈子去表演,也有褪掉冰鞋的一天。接下来的工作,一定会使在青少年培养这一块。
    Q:在中国推广花滑的进度是否顺利?
    A:我觉得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从2010年奥运会到现在,我们的冰上雅姿已经有5场演出,每次影响也都不错。而且我们在上海和台北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花样滑冰在那边还没有北京这样普及,但是也场场爆满,让我们更有信心这么去做。2012年还要做4场,把深圳也融进当中。这种推广会让更多人学会欣赏了解花样滑冰,让很多孩子家长愿意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慢慢达到后备人才的储备。
    Q:曾计划成立一个基金,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苗子以资助?
    A:是这样的,但因为遇到了很多问题,进展得还不是很顺利。例如企业参与后,方向是搞赛事还是单纯培养后备人才?单纯给这些孩子提供资助,还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因为我们是想让孩子在一层层选拔后,组建一个青少年队伍,让他们有固定的活动周期,集中训练。我们会让他们接触更多国际上非常好的技术,最高效地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但这个需要很长的时间整合。
    Q:面对网球、高尔夫这么多体育项目,如何向家长推荐花样滑冰?
    A:花样滑冰是一项集艺术等多种技术合并的项目。我们现在对孩子的要求是先去感受,然后慢慢体会这个项目的乐趣。比如说身体能力提高了,对伤病、感冒的抵御能力增强了,当他们提高一定水平的时候,可以通过舞蹈,提高孩子的气质。我们在深圳的时候,帮很多孩子解决了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自闭的孩子,通过训练慢慢就开朗;多病的孩子通过锻炼,也变得强壮了。
    Q:对中国花样滑冰的前景怎么看?
    A:还需要努力,索契冬奥会是对中国运动员的又一次挑战。上一届是金、银牌,这一次和俄罗斯还有德国选手竞争,我们确实处于下风。还需要这些运动员共同加油,好好训练。但我相信,只要不受伤,我们还是有机会争夺金牌的。
    Q: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A:当然了,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们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压力,反而能感受到花样滑冰带来的快乐。每次看到观众看完表演后的那种感动,让我们感到欣慰,因为确实给他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Q:如果可以穿越时光,最希望回到自己的哪个时段?
    A:再让我年轻十岁。比赛的感觉还是很让人难忘的,通过不懈的努力、艰苦的训练,最后站到最高领奖台上,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回味和珍惜的经历。


    IP属地:上海2楼2012-04-16 22:36
    回复
      总结:
      1,“因为我们是想让孩子在一层层选拔后,组建一个青少年队伍,让他们有固定的活动周期,集中训练”
      这个和日本常用的集训方法有些相似,希望结合tc的实际情况,让训练更有效率。
      2,“我们与世界上著名的编导都有书信上的来往,可能对世界发展趋势更为了解,对裁判的判罚也会更有数。”
      这就是所谓的吃透规则咩,这样教学更能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了。
      最后的悬念就是,sz两位大忙人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接手,我赶脚得是宝宝出世之后了
      届时希望sz能给教练组带来新的理念,希望tc的小将们都能顺利成长。


      4楼2012-04-18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