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某地,有个大寺院,寺院里有个饭头僧。此人整日与诸多灶具为伍,昼行厨室,夜宿灶间,一无所有,不改其乐。因为要给许多僧人做饭,他无暇禅修,无暇学经,表面虽一无所得,但他也一无所求,每日只于宁静之中,将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僧众。从外相上看,他甚至算不上“僧”,因为他不读经,不修禅,不辩经,不祈祷,他只是默默而为,安分守己,专注于本职工作,从不曾好高骛远。其所异于别人者,就是他的一切行为都清醒无惑,专注宁静,视手头的事,为世上头等大事。他不焦虑,不嗔恨,不求赞美,也不在乎批评。因为恒常的宁静知足,他已没有了执著,不再有偏见,不再争强好胜,不再别有思虑。因为他的努力,僧人们饮食无忧,身体健康,修学上进,但同时,僧人们甚至有些忽略了他,因为几十年中,一切都是那样子,仿佛本来如此。数十年之后,饭头僧圆寂了。寺院为他举行了荼毗,人们惊奇地发现,火光上空出现了彩虹。火熄后,饭头僧的骨头上,竟然有许多种子字。骨灰中,还出现了许多舍利子。人们这才明白,那位毫不起眼的饭头僧,竟然是一位圣者。于是有人猜测,那人在干做饭洗碗等杂事时,心定然不曾离开他观修的本尊和咒子,但一些有见识的喇嘛说:“那人已证得了跟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他从不刻意地去执著什么,当生活中的诸种境界现前时,他都能以明空之心相应。他已超越了尘世上的所有修持法,而宁静地独享开悟之乐。”
这个故事很感动我。我自己觉得我个人修行目的,就是追求这种境界。
这个故事很感动我。我自己觉得我个人修行目的,就是追求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