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精品吧 关注:29贴子:418
  • 1回复贴,共1

我就是一俗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经觉得自己看上去应当还算谦和,直到某一天有人告诉我,很多人都觉得我这人比较冷,有点儿傲气,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内心。这一反思,却发现原来自己外在的宽以待人掩饰了骨子里的傲气十足。认真分析一下,自己还真的很少把什么人放在眼里过……傲的可以吧:)

     很多人夸我,说你这个人很大气:得不到奖励也不消极待工,职称评不上也不到领导那里哭天抹泪,不管分内分外的事情,只要人家开口总归尽心帮忙……我也因此而自豪,并且常常很不屑地想:我才不像你们那么俗呢……于是更加努力地维持自己这一高大的形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大气”形象也似乎一天天“高大”(自我感觉)起来。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不像在高大下去了。因为,别人有的我没有我也会不开心,背后有什么流言蜚语我也会生气,领导不理解我也会难过……原来我和真正的“大气”还远远差着火候,或者说在“养气”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于是,我对自己说:我就是一个俗人,请允许有俗人的想法吧,也允许我做一些俗人可以作的事情吧……

    这么说着,想着,也挣扎着……

    在痛苦中,我又一次开始反思,我的一身“傲气”哪里来的?

     今天到学校收到了妈妈的来信,信的内容主要是表示对我的不够大气而失望(因为一点家事,在这里就不做展开了),说:“妈妈一直觉得家里的几个孩子是我一生的骄傲。我的孩子都很大气,事事处处总是为他人着想,从不被俗事所羁绊。”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家庭给我的教育一直都是“骄傲”的教育,回忆起来,我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应当作与众不同的人,不与社会同流合污的人。长大以后也一直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因而,这种骄傲是已经渗透了自己的骨髓的了……还记得去年暑假我们三姐弟一起讨论做人之道,还说道“象足不履狐步”的问题,那时候发自内心的感觉我们仨就是那个“象足”了……

     一直喜欢鲁迅先生的那句“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并一直以此自勉。现在想想在人生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还真的很难把“傲气”与“傲骨”这两样东西区分开来。骨子里的傲难免有时候会趁你不备钻出来不说,“常在河边走”,这鞋要想不湿也的确并非易事,而且自诩有傲骨的人也有不得不低头的时候。

    就像我,年近不惑,平生虽想不起作过什么大的亏心事,小到偶尔闯闯红灯,见到乞丐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大到口没遮拦伤害了朋友,见不义不能勇为都是发生过的。

       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俗人,别把自己想的那么高尚……

      上学期,让学生读《论语》、《孟子》,谈读后感想,学生最多的反应是儒家学派提倡的“仁义”是太难做到或者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当然,我不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但太难、太难也的确是事实。反过来说,正因为太难,孔老夫子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才一代又一代艰难地追索,正因为太难能够做到哪怕其中一部分的人才值得称颂,能够以此为目标来要求自己的人才有了骄傲的资本。

      目前我有点困惑,一方面我不那么甘心,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可以“骄傲”的人;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可以有轻松的精神状态,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有享受的欲望……

      写道这里突然想到张岱的那句话:“人不可以无疵,以其无真气也;人不可以无癖,以其无真情也。”哈哈,看了没了“傲气”也不是件太可怕的事情,因为你得到了“有真气、有真情”的评价,这也不错啊……

       一下子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心里的郁闷立刻全消……干嘛让自己这么累啊,搞得如此严肃。其实做人还是自然一点为好,以让自己舒服、快乐为标准,相信自己的多年养成的思维方式不会让自己做对不起大众的事情,其它的又何必过多地苛求自己呢?

      呵呵,似乎“骄傲”的感觉又来了哦,警惕ing……



1楼2006-12-30 20:34回复


    2楼2007-07-09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