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官秩
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就是两千石,其下有比二千石。
中二千石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其地位在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之上。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等到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在地方官中还有三辅的设置。所谓“三辅”,即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秩皆中二千石。
真二千石
汉官秩。《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举百官俸给数,万石、中二千石之下,为真二千石,在二千石之上。惟《汉书·外戚传》言妃嫔等级,云:“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经少上造”。据此,二千石之上尚有真二千石一级。同传颜师古注云:“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岁凡得千八百石耳。”
二千石
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
比二千石
官秩等级。汉朝置,三国两晋南北朝因之。次于二千石,银印青绶。西汉凡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司隶校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郡都尉等秩皆比二千石。东汉诸中郎将、光禄大夫、侍中、诸校尉也为比二千石。西汉月俸谷百斛,一岁凡得谷百斛,一岁凡得钱一千二百石,或钱谷兼给。东汉半钱半谷,偶有变动。
-----------------------
补:从上到下共21级:
1、万石:每月谷350斛。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前后左右将军
2、中二千石:每月谷180斛。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
3、真二千石:每月谷150斛。
4、二千石:每月谷120斛。太子太傅、太子少傅、詹事(一说真二千石)、将作少府、大长秋、长乐少府(后改中二千石)、长信少府(同前)、典属国、水衡都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司隶校尉、城门校尉、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诸侯相(初为真二千石)、郡太守、长信中太仆、诸侯太仆、诸侯御史大夫、诸侯中尉、中少府、左曹、右曹、大郡都尉、州牧(一说真二千石)、长陵令、大内
5、比二千石:每月谷100斛。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光禄大夫、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五官中郎将、监羽林中郎将、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郡都尉
6、千石:每月谷90斛。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御史中丞、将军长史、太常丞、光禄丞、卫尉丞、太仆丞、大鸿胪丞、宗正丞、大司农丞、少府丞、执金吾丞、廷尉正监、廷尉左监、廷尉右监、诸侯郎中令、诸侯仆、万户县令
7、比千石:每月谷80斛。太中大夫、郎中车将、郎中户将、郎中骑将、谒者仆射、期门仆射
8、八百石:成帝时除
9、比八百石:谏大夫
10、六百石:每月谷70斛。将作少府丞、詹事丞、水衡都尉丞、廷尉左平、廷尉右平、京兆丞、左冯翊丞、右扶风丞、京辅都尉丞、左辅都尉丞、右辅都尉丞、郡长史、州刺史、郡太守丞、郡都尉丞、朔方刺史、太子门大夫、太子庶子、太常掌故、武骑常侍、公车司马令、太厩令、未央令、家马令、车府令、骑马令、骏马令、式道左候、式道右候、式道中候、外史、闾师、廪牺令
11、比六百石:每月谷60斛。博士、议郎、左中郎、右中郎、五官中郎、戊己校尉、太子洗马、谒者
12、五百石:成帝时除。县长
13、四百石:每月谷50斛。大县县丞、县尉
14、比四百石:每月谷45斛。五官侍郎、左侍郎、右侍郎
15、三百石:每月谷40斛。次县长
16、比三百石:每月谷37斛。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
17、二百石:每月谷30斛。左冯翊卒史、县丞、县尉
18、比二百石:每月谷27斛。
19、百石:每月谷16斛。御史属、左右内史卒史、郡国五经卒史、大行卒史、长安游徼、长安狱吏
20、比百石
21、斗食:每日一斗二升。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