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又回看了几期非你莫属的节目,心里想着如果我是应聘者,将在什么样的心态之中经历整个事件。思来想去,一是觉得整个平台的宽容度不够,好像不太能容纳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个性,不给选手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表现。二是张绍刚老师作为主持人,并没有站在本该合适的位置引领节目的进行。
首先,张绍刚老师是节目节奏的控制者和节目氛围的主导者。每一位上台来应聘的应聘者,都是在反复的决心和自我鼓励之下,才突破自我走到人前来。其本身就有很多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更是舞台上的弱者。作为主持人,他应该给予选手更多的善意和理解,用更宽容的心来接受不同人的差异,而不能老是以自己的想法判断别人好与不好。或者用比较容易激怒别人的语气来问一些问题。其实换一种方法,或许会减轻舞台现场的焦虑感和危机感。
其次,张绍刚老师经常性打断嘉宾的提问。我不知道这属于大男子主义的舞台表现,还是为了控制活动的进程和节奏。但张绍刚老师并没有达到让应聘者与嘉宾更好互动和交流的目的。而是自己评判和提问。这种进程的引领是偏离主题的,所以极容易导致互相不能理解的情况发生。
对于整个活动,我也觉得很让人伤脑筋。一个是导演没有做足后期该做好的工作,对于学历真假等必须明确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反而是把问题放在了舞台上,耽误了时间,更造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发生。舞台是考研能力的,而不是考验经历和学历的。
再有就是单从应聘者一个人来讲述自己,难免有了解的纰漏和片面性,为什么不采取向非诚勿扰和职来职往的方式呢?在后期拍摄一些能更好了解应聘者的视频,了解真实生活中的人,就不必浪费口舌到舞台上解释了。及时这些方式老套,没有创新性,但也绝不能省略了这样的环节。
以上是一点点思考。如果张绍刚老师本人能看到的话,希望能为节目带来一点提高和帮助。
首先,张绍刚老师是节目节奏的控制者和节目氛围的主导者。每一位上台来应聘的应聘者,都是在反复的决心和自我鼓励之下,才突破自我走到人前来。其本身就有很多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更是舞台上的弱者。作为主持人,他应该给予选手更多的善意和理解,用更宽容的心来接受不同人的差异,而不能老是以自己的想法判断别人好与不好。或者用比较容易激怒别人的语气来问一些问题。其实换一种方法,或许会减轻舞台现场的焦虑感和危机感。
其次,张绍刚老师经常性打断嘉宾的提问。我不知道这属于大男子主义的舞台表现,还是为了控制活动的进程和节奏。但张绍刚老师并没有达到让应聘者与嘉宾更好互动和交流的目的。而是自己评判和提问。这种进程的引领是偏离主题的,所以极容易导致互相不能理解的情况发生。
对于整个活动,我也觉得很让人伤脑筋。一个是导演没有做足后期该做好的工作,对于学历真假等必须明确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反而是把问题放在了舞台上,耽误了时间,更造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发生。舞台是考研能力的,而不是考验经历和学历的。
再有就是单从应聘者一个人来讲述自己,难免有了解的纰漏和片面性,为什么不采取向非诚勿扰和职来职往的方式呢?在后期拍摄一些能更好了解应聘者的视频,了解真实生活中的人,就不必浪费口舌到舞台上解释了。及时这些方式老套,没有创新性,但也绝不能省略了这样的环节。
以上是一点点思考。如果张绍刚老师本人能看到的话,希望能为节目带来一点提高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