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自己就要从大学下架了,反倒少了些许焦躁,安心地等待着现实的逆袭.
自己又很久没有发贴,就此发个贴,聊个电影.但惧于无人理睬,发个大家都熟悉的.
初看<阿甘>,自然跟许多同学一样,是初中的英语课堂.好在字幕清楚,也能看懂一二.大体感觉是美国人自己的一次集体怀旧,顺便还励了下志,在童话的世界里处处展现着现实的残酷.对于当时观影经验不是太多的我来说,印象极为深刻.
经过几年的电影梦境和校园宅居,不知怎地思想观念也居然趋于成熟固定.
再看<阿甘>时,便多了不少其他的视角.这里便说下其中一个视角--认同观念下的一些废话.
在这种视角下,其实<阿甘>是讴歌小共同体认同-家庭价值观念的胜利,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认同观念的一次消解.如同电影中所表现的:(没有再看,只是回想,记不清楚了)战争,反战运动,左倾思潮的情境下,人们显得冷漠而缺乏温情,社会环境则动荡不安,无处不在的矛盾和冲突.(虽然事实上这是思想蓬勃的表现,但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其另一面)
阿甘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则是最基本的底线-不伤害他人.他更代表着当时的大多数美国人,懵懂地,一路往前跑....向往家庭.
动荡过后,其他各种争执逐渐淡化,家庭却成为他们的中心....
如此,便算抛砖引玉....
自己又很久没有发贴,就此发个贴,聊个电影.但惧于无人理睬,发个大家都熟悉的.
初看<阿甘>,自然跟许多同学一样,是初中的英语课堂.好在字幕清楚,也能看懂一二.大体感觉是美国人自己的一次集体怀旧,顺便还励了下志,在童话的世界里处处展现着现实的残酷.对于当时观影经验不是太多的我来说,印象极为深刻.
经过几年的电影梦境和校园宅居,不知怎地思想观念也居然趋于成熟固定.
再看<阿甘>时,便多了不少其他的视角.这里便说下其中一个视角--认同观念下的一些废话.
在这种视角下,其实<阿甘>是讴歌小共同体认同-家庭价值观念的胜利,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等认同观念的一次消解.如同电影中所表现的:(没有再看,只是回想,记不清楚了)战争,反战运动,左倾思潮的情境下,人们显得冷漠而缺乏温情,社会环境则动荡不安,无处不在的矛盾和冲突.(虽然事实上这是思想蓬勃的表现,但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其另一面)
阿甘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则是最基本的底线-不伤害他人.他更代表着当时的大多数美国人,懵懂地,一路往前跑....向往家庭.
动荡过后,其他各种争执逐渐淡化,家庭却成为他们的中心....
如此,便算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