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村吧 关注:3,186贴子:73,340

【小墨】历史上有名的情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


IP属地:江西1楼2012-06-02 19:25回复



    (大汉天子版的刘彻,阿娇,卫子夫)
    


    IP属地:江西2楼2012-06-02 19:26
    回复

      首推
      阿娇和刘彻
      刘彻:“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金屋藏娇”婚约是当时汉朝政治的一个转折点。馆陶长公主(阿娇她妈)设计废掉了当时的太子刘荣,把刘彻给推上去。文帝挂了,刘彻就当了武帝。刚登基,在政见上跟他祖母太皇太后窦漪房发生分歧,新政又触犯了当权派的利益。幸亏皇后阿娇极受太皇太后喜爱,加上馆陶公主的全力支持和周旋,有惊无险保住帝位。此时,“金屋藏娇”就象当时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是令人津津乐道又羡慕不已的婚姻传奇——年轻的皇帝与皇后琴瑟和谐、患难与共。
      太皇太后又挂了之后,刘彻亲政,终于大权独揽。可叹的是:“苦尽”之后未有“甘来”,能够“同患难”的夫妻却不能“共富贵”。
      阿娇出身显贵,自幼荣宠至极,性格骄纵率真,且有恩于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渐生。兼之岁月流逝,却无生育,刘彻喜新厌旧,厌弃于她。
      史载,汉武帝喜好女色,多内宠,后宫无数。
      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以‘巫蛊’罪名把阿娇幽禁在长门宫内,但是衣食用度上依旧是皇后级别待遇。
      至此,金屋崩塌,“恩”“情”皆负。
      阿娇失位,明面的罪名是‘巫蛊’。但‘巫蛊’一说,后世多认为推敲起来破绽百出,总体上匪夷所思。馆陶公主问平阳公主(刘彻他姐)阿娇被废除的原因。平阳公主的回答是“无子”却非明面上的巫蛊一说。
      另一种更受肯定的说法认为:武帝废后的真正原因是‘防患外戚’。
      刘彻得帝位是因为外戚(姑母馆陶长公主和堂邑侯陈府),险失帝位也是因为外戚(祖母窦太皇太后和窦家);最终保住皇位还是因为外戚势力的手下留情。
      “千金买赋”一说,馆陶公主在女儿被罢居长门宫后,花费千金请来司马相如写就《长门赋》。赋写得很感人,但刘彻仅对《长门赋》表示了称赞 ,却始终未再见阿娇。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一般讲到汉武帝刘彻,我们都会想到四个女子: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
      卫子夫是第二任皇后,贤良有德,生有太子刘据。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无限风光。最后却因为“巫蛊之祸”导致卫氏几近灭门,和自己的儿子先后自杀。
      李夫人倒是个传奇,她得宠是在卫子夫年长色衰的时候,所以深懂“以色事人,色衰爱弛”的道理,临终前硬是不让刘彻看到自己憔悴的容貌,她死在刘彻最宠她的时候。但是因她荣升的李氏一族在后来却遭灭门。
      钩弋夫人最悲剧了,刘彻年老,怕钩弋夫人以后会干扰政事,于是来了招“立子杀母”。她儿子就是后来的刘弗陵。
      这样看下来,除了李夫人死得及时,其余妃嫔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很多个在刘彻死了还给陪葬了。
      然后讲回阿娇,虽说被废长门,但用度依旧是皇后级别,一直到她死去还隆重地葬在了窦太后陵墓旁边,她的母亲馆陶尽管受冷落,却仍是安度了下半生。后世评说到刘彻多会觉得他随意斩杀大臣,迷信巫蛊,是个很残忍的人,但在阿娇这方面,我却觉得他是极重情义的,在皇后外戚势力扩大的情况下,没有直接不念情义摈除之,而是选择和阿娇永不相见的方式,也许这是年轻的皇帝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既能保阿娇周全,又能稳固自己的皇位,人得到了什么总是要失去些什么,而他选择了皇位。
      


      IP属地:江西3楼2012-06-02 19:27
      回复

        妾薄命 ——李白
          汉帝重阿娇 贮之黄金屋
          宠极爱还歇 妒深情却疏
          咳唾落九天 随风生珠玉
          长门一步地 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 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几时好
        


        IP属地:江西4楼2012-06-02 19:28
        回复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卓文君本是有婚约的,但未婚夫早逝,成了寡妇,而且是才色双绝的寡妇。
          司马相如又是风流才子一枚。才子对佳人,《凤求凰》一曲促成眷属。奈何家族百般阻挠,于是两人只好私奔。
          后生活窘迫,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两人日子过得自在。可是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二人故事遂成佳话,司马相如赋也是当时一绝。既归京,司马相如的事业开始风生水起,应汉武帝的诏在外一待就是五年,卓文君盼啊盼,盼来的却是司马相如的变心。
          面对昔日深爱之人的背叛,卓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xiè dié)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shāi shāi)。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后来是说司马相如看到了这首诗,想起昔日情深,惭愧不已,终是回头同卓文君白首一生。
          但是,卓文君一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其实也说明她看破了男子的薄情罢,纵然当时琴瑟和鸣,思白首同眠,也敌不过五年离索,情义渐薄。即便那人最终真的和自己白首到老,却也再不是当时的一心人了。
          错把千金买词赋,相如本是薄情人。
          


          IP属地:江西5楼2012-06-02 19:28
          回复

            周瑜小乔
            “......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小乔本为小桥,与周瑜之舟,合为“一舟一桥”。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那一年,周瑜二十四,小乔十八。
            但是大乔和孙策仅过了六年的夫妻生活,孙策便被杀害,境况凄凉。
            小乔较之幸运,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
            《演义》三十四回,诸葛亮欲使周瑜与之结盟,便言:“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且取操子曹植所作作《铜雀台赋》: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大怒,便坚定孙刘联合抗曹的决心。
            二乔在《演义》中从未登场。即便通过铜雀台事,小乔在书中也只是虚出。但小乔的国色天娇与其在周瑜、曹操心目中的地位,却被展现无遗。赤壁之战竟为小乔而起,两人姻缘佳话传流于世。
            “佛弦顾曲,话周郎竟能赤壁鏖兵,恨消铜雀;
            同穴湘山,羡妃子抚此东吴抔土,望断秭归。”
            十二年后,良人福薄。周瑜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
            这一年,小乔三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廖生活。
            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
            尽管战争中女子的性命如草芥,却难得“一舟一桥”的相守;或许《演义》只是《演义》,也难拒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情义;纵然只是短暂是十二年光景,若能不负相思意,即便下半生茕茕单影,也宁愿此生不换。
            


            IP属地:江西6楼2012-06-02 19:29
            回复
              电影版~

              


              IP属地:江西7楼2012-06-02 19:29
              回复
                范蠡和西施
                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
                范蠡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被勾践拜为上大夫,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
                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复仇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后经商有成,世人称陶朱公。
                故事到这里就完满结束了,这就是所谓的传奇,我们都知道。
                但是事实是,记越史的《国语·越语》、《越绝书》、《史记·越世家》以及《吴越春秋》、《史记·货殖列传》均不见范蠡与西施的恋爱关系。勾践为了腐化吴王夫差献美女西施、郑旦于吴,此时范蠡有见到西施的机会,但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只会敬佩西施为国献身精神,不会有过多想法。范蠡应该是个很理智的人才对。
                但是我们不愿意,西施就这样成默默无闻的牺牲品,太可怜了。
                有传闻说西施本是范蠡的情人,被范蠡送给吴王完成灭吴大业,后两人功成身退,归隐山林,成良缘眷属。
                曾经也喜欢过这个说法,只是啊,这样子西施就能幸福了么?若事实真是这样,西施被自己的爱人当作工具送给别人,即便是为了大业,那也是男人的事情,他们安排这样那样,却未想过她的一片情深误遭践踏。复仇,国难,杀戮,我想,西施都是不在意的,纵然抱着一片为爱人的赤子忠诚,在成为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后,生死无法掌握,曲意色侍他人,再深的爱意也早就日渐蒙尘。传说中归隐山林的西施和范蠡,就像一面重圆的破镜,有些裂缝,是永远都愈合不了的了。
                有时候相濡以沫,却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宁愿西施和范蠡从始至终都不曾有过纠葛。
                西施沉在了海底,范蠡隐归于山林,便是最好的结局。


                


                IP属地:江西8楼2012-06-02 19:30
                回复

                  冒辟疆与董小宛
                  历史上的冒辟疆与董小宛是才子佳人,患难夫妻。
                  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才情容貌绝佳。
                  冒辟疆,风流名士翘楚,满腹经纶才华。
                  这样相配的两人,相遇,相识,相知...
                  小宛洗尽铅华,为君洗手调羹。恩爱一时间。
                  后值明朝动荡时期,冒家几经离乱,辟疆因此染上了重病,小宛日日侍奉在榻,不离不弃,终于待得辟疆病愈,小宛却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她手中紧握着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一对金钏,辟疆泪如雨下,最美好的九年是和她相伴的。
                  但是这只是世人误解的才子佳人。
                  实际上,冒辟疆一开始只是对董小宛抱着一时兴趣,才子多风流,在与小宛有所来往后,很自然地想抽身走人,而这时的董小宛有意从良,且属意于他,便来了一桩佳人追才子的妙事。于是有了小宛在家中对他的一再挽留,送别时一送便是整月,最后追得冒辟疆的一句承诺,但是小宛当时身负重债,即便冒家是大户人家,冒辟疆也不愿为她揽下这麻烦,所幸一友人相助,小宛还尽债务一身轻松地去找冒辟疆成亲。董冒二人成亲后小宛只能屈居冒的元配之下当妾室,而且过上了婢女兼厨娘的生活,即便如此,她仍旧尽心尽力侍奉公婆,打理家事,舍弃了自幼苦学的诗书琴棋,日着粗布罗衫,发上甚至没有一支像样的银簪,俨然小家粗陋妇人。
                  适逢国家动乱,冒拉着爹妈老婆孩子逃命,小宛也默默跟在他后面,甚至后来动了将小宛丢给别人的打算,因其父母反对作罢。不管怎样,小宛都是一副卑贱到尘埃里的模样,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在冒重病的时候常常让冒靠在自己身上睡觉,自己则整宿坐着睡,侍奉汤药,嘘寒问暖,一直到冒病好。冒病好了之后小宛就倒下了,多年的辛劳加上身体孱弱,积劳成疾,药石不灵,最终撒手人寰。冒只是感叹了一句,自己最幸福的九年是小宛的辛劳给的。
                  小宛这种随意让人糟蹋,近乎自残的行为令人费解,秦淮八艳,多响亮的名声,足够让她得近宠爱,可她偏偏向往寻常女子的生活,她不愿一辈子“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她想着自己要成为一个很合格的妇人,这种救赎的心态,想通过冒这个男人来实现,他怎样对自己没关系,重点是自己做到了,终于心安。

                  


                  IP属地:江西9楼2012-06-02 19:32
                  回复
                    陆游唐婉《钗头凤》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
                    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亲后,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借八字不合强迫陆游休掉了唐婉。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后陆游受到当朝宰相秦桧的排挤,仕途不顺。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写下《沈园怀旧》(取其中两首):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二>写于陆游八十五岁时,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IP属地:江西12楼2012-06-02 19:37
                    回复
                      李煜和大周后
                      大周后,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她的本名是周宪,“娥皇”其实只是她的字。她不仅容貌美丽,能书善文,而且深谙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中主李璟觉得她与第六子李煜很般配,就把她赐给了儿子。两人曾经一起合作完成了残缺不全的《霓裳羽衣曲》,婚后恩爱无比,如胶似膝的情感有增无减,生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李煜流传下来的诗词多为她所作。
                      怎奈好景不长,公元九**年,周娥皇因病逝去,年仅二十九岁。
                      李后主为她写了一篇祭文,颇为感人。
                      但是,实际上李煜对周娥皇的爱情并不专一,在娥皇抱病时,他就与娥皇的胞妹私通。当年娥皇突然病倒,久治不愈,病魔将娥皇折磨得形体枯槁,神态木然。尤其是知道了李煜和娥皇的胞妹私通的事受了刺激,又因爱子仲宣卒死大受打击,才猝然长逝的。
                      他流传下来的『花明月暗笼轻雾』和『蓬莱院闭天台女』两首《菩萨蛮》,就是与周后妹偷情的写照,后来立后妹为『小周后』。
                      琴瑟和鸣,竟是这般经不起推敲。
                      


                      IP属地:江西13楼2012-06-02 19:38
                      回复

                        钱谦益和柳如是
                        关于明末名士和名妓之间的传奇故事,最有名的当是钱谦益和柳如是。主要是难得钱能用迎娶正妻的礼仪纳柳入室,而明亡后两人态度不同,一个名妓比一个做过崇祯朝礼部侍郎、弘光朝礼部尚书的文坛领袖更有气节。
                        只是国破之时,读书人比青楼女子还不知亡国之恨。钱在柳的建议下决定效仿屈原沉水殉国,而且事先告诉了很多亲友,钱柳二人载酒泛舟湖上,待要殉国时,钱突然伸手试了试水,说:“冷极奈何!”就是水太冷了,不能下。柳气结,转身想要纵水,又被钱拉下,不了了之。
                        事后跪降多铎,受清廷之征,上北京做官了。钱谦益北上后,柳如是独自留在南京。她对丈夫投降新朝不能原谅,自己留在江南,避免降清的尴尬。
                        柳如是留在江南期间,发生了一件丑闻:柳和一位姓郑的书生通奸。这件事有点蹊跷,尽管柳出生娼门,和陈子龙、李待问等才子等有过同居或一夜情的关系,但嫁给钱以后,所谓妓女从良,比贞妇还要守妇节,钱和柳居金陵时,见到李待问,并将李当年赠予的定情物还给李。这次红杏出墙,大约是对钱失节降敌失望所致。钱谦益的儿子认为柳的行为有辱门风,将这件事告官,并将书生杖死。
                        被戴了绿帽子的钱谦益从北京回来后,对儿子的行为不但不赞赏,反而十分生气,不愿意见他。钱谦益说:“当此之时,士大夫尚不能坚节义,况一妇人乎?”
                        对自己的失节,钱很羞愧,他明白妇人失贞和士大夫失节相比,只是小事一桩,他没有资格指责红杏出墙的柳如是,所以只能宽容她。而很多士大夫,自己道德败坏毫无气节,却要求闺房里的妻妾成为贞节烈妇。
                        晚年钱谦益不得意,动不动就发牢骚说,要死要死。柳如是如此嘲笑她的丈夫,公不死于乙酉国亡之时,而要死于今日,岂不是太晚了?
                        怨偶一对。
                        


                        IP属地:江西14楼2012-06-02 19:39
                        回复

                          石崇和绿珠
                          石崇,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著名富豪。父亲是西晋开国元勋号称“娇无双”的美男子石苞。石崇作为古代富豪知名度颇高,人们常爱说他和皇亲贵戚斗富及绿珠为之坠楼的故事,导致后人对石崇之富印象特深,而石崇是怎么富起来的人们仿佛不很在意。
                          史书中记下了这样一笔:“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短短一语,总算使后人明白石崇是怎么富起来的了。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商人路过荆州,石崇对他们实施了明火执杖式的抢劫,这种勾当绝对是亦官亦盗,至此才可明白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的。
                          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
                          绿珠,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十斛得到了绿珠。
                          绿珠善笛,善舞,才情卓绝,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每次宴客,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
                          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时石崇正在金谷园饮宴,见孙秀差人来要索取绿珠,大怒:“绿珠是我所爱,那是做不到的。”
                          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
                          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
                          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
                          说罢转身从楼上一跃而下,堕楼身亡。
                          撇开石崇的强盗行径和风流奢侈,后面拒绝送出绿珠也算是感人。但是最后仇家杀上门了,他说“我是因为你而获罪的。”绿珠要是不跳楼还真是对不起他了。在危难关头对绿珠说这样的话,等于间接让绿珠死吧。绿珠死了,可他还活着,为生计奔波,虽说后来还是难逃被杀的厄运,但是原因在于他舍不得散尽自己的家财,那是后话。


                          IP属地:江西15楼2012-06-02 19:40
                          回复
                            确实都还满有名的……楼主辛苦了……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6-02 2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