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旨谈情”的《红楼梦》的叙事线路,是以叙述贾宝玉的情恋线索为中心而展开的,在以贾宝玉为中心的情恋线索中,又是以贾宝玉分别与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几乎等距离的情恋线索为主导的。而在宝玉与钗黛的情恋故事里,人们最所看重的是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恋,如今常称之为“宝黛姻缘”。
这“宝黛姻缘”在小说中却称之曰“木石姻缘”;此一语正出自于“木石姻缘”的当事人贾宝玉。在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中,宝玉在梦中说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可见,此“木石姻缘”所来有据,是对宝玉黛玉爱情故事最简明也最形象的概括,从而最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民国二十五年(1936),有一位叫做陶明浚的,将整部《红楼梦》故事,以“木石”命名,改写成《木石缘》①,主要叙述宝玉黛玉的情恋故事,此正是这种阅读理解的集中体现。因此,这本小书就以“木石真情”开篇。
《红楼梦》中的木石姻缘故事,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情恋故事,也是最为神奇、最为浪漫、最为美丽、最为动人;也最为凄婉的爱情故事。
●前世今生续奇缘
这一故事为什么叫做“木石姻缘”呢?
小说的第一回楔子说,宝玉的前身是当年女娲娘娘补天遗弃的一块顽石。女娲当初炼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色石用以补天,用去整整三万六千五百块,独将此石遗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自此,这块弃石采天地之精华,受日月之灵气;“自经锻炼,灵性已通”。渐次幻成青年小伙,被收为天上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的光彩,此顽石所化,即“木石姻缘”之“石”。而同时,在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生长出了一株绛珠仙草——何等清雅美丽的名字!于是,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浇灌这绛珠仙草,不仅使其“久延日月”,且能脱胎换骨,“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女体”——此即“木石姻缘”之“木”!并使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样,神瑛侍者便与绛珠仙草之间产生了情缘。而这一石而玉、玉而人的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于是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就是“木石姻缘”的由来。
这样,原先“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女娲弃石遂降生为荣国府里的公子贾宝玉;原先生长在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托生于宝玉姑妈家探花府里的林黛玉,使此天上神话中的一“石”一“木”成为中国古代最佳婚配方式的姑表兄妹!
这不是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吗?这不是最神奇浪漫的情恋姻缘吗?
然而,贾宝玉所生所长的荣国府是在京城的“金陵”,而原籍苏州的林黛玉其时生活在父亲林如海所任的扬州盐政衙门,怎么才能使之相遇而展开两表兄妹之间的情恋故事呢?于是,作者笔锋一转,让宝玉的姑妈,黛玉的母亲贾敏生病故世。林如海即因“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便委托起复后谋职的西席贾雨村将黛玉送往外婆家荣国府。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个素未谋面的表兄妹竟然一见如故: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甲戌本此处有脂砚斋的侧批:“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接下来宝玉问黛玉:
“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好东西。”
这里描写,既是天上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美丽神话的接续,又是尘世中的宝玉黛玉情缘的肇始。宝玉这里“问玉”可谓奇绝、趣绝。若用脂砚惯用的词语,谓之“接的无痕”、“接的高妙”。这一高妙,就在于把这横亘天上人间的千古奇情极为顺畅圆转地接上了,接得既新颖别致,又了无印痕。宝玉这一奇问,更是奇特之至!故众人都不解,惟黛玉“心有灵犀一点通”,思忖以后作了这么得体的回答。读者请务必注意,宝玉听了黛玉的回答后却是摔“玉”;——这摔玉是意味深长的,因为我们知道,在尘世间,此“玉”,主要地代表“金玉姻缘”之“玉”;因此,这一“摔”,表明宝玉天性中所认可的是自己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的本相“顽石”与黛玉的本相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的情缘——木石姻缘!
这“宝黛姻缘”在小说中却称之曰“木石姻缘”;此一语正出自于“木石姻缘”的当事人贾宝玉。在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中,宝玉在梦中说道——“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可见,此“木石姻缘”所来有据,是对宝玉黛玉爱情故事最简明也最形象的概括,从而最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民国二十五年(1936),有一位叫做陶明浚的,将整部《红楼梦》故事,以“木石”命名,改写成《木石缘》①,主要叙述宝玉黛玉的情恋故事,此正是这种阅读理解的集中体现。因此,这本小书就以“木石真情”开篇。
《红楼梦》中的木石姻缘故事,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情恋故事,也是最为神奇、最为浪漫、最为美丽、最为动人;也最为凄婉的爱情故事。
●前世今生续奇缘
这一故事为什么叫做“木石姻缘”呢?
小说的第一回楔子说,宝玉的前身是当年女娲娘娘补天遗弃的一块顽石。女娲当初炼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色石用以补天,用去整整三万六千五百块,独将此石遗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自此,这块弃石采天地之精华,受日月之灵气;“自经锻炼,灵性已通”。渐次幻成青年小伙,被收为天上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瑛,玉的光彩,此顽石所化,即“木石姻缘”之“石”。而同时,在西方灵河岸上的三生石畔生长出了一株绛珠仙草——何等清雅美丽的名字!于是,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浇灌这绛珠仙草,不仅使其“久延日月”,且能脱胎换骨,“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女体”——此即“木石姻缘”之“木”!并使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样,神瑛侍者便与绛珠仙草之间产生了情缘。而这一石而玉、玉而人的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于是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就是“木石姻缘”的由来。
这样,原先“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女娲弃石遂降生为荣国府里的公子贾宝玉;原先生长在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托生于宝玉姑妈家探花府里的林黛玉,使此天上神话中的一“石”一“木”成为中国古代最佳婚配方式的姑表兄妹!
这不是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吗?这不是最神奇浪漫的情恋姻缘吗?
然而,贾宝玉所生所长的荣国府是在京城的“金陵”,而原籍苏州的林黛玉其时生活在父亲林如海所任的扬州盐政衙门,怎么才能使之相遇而展开两表兄妹之间的情恋故事呢?于是,作者笔锋一转,让宝玉的姑妈,黛玉的母亲贾敏生病故世。林如海即因“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便委托起复后谋职的西席贾雨村将黛玉送往外婆家荣国府。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个素未谋面的表兄妹竟然一见如故: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
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甲戌本此处有脂砚斋的侧批:“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接下来宝玉问黛玉:
“可有‘玉’没有?”众人都不解,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好东西。”
这里描写,既是天上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美丽神话的接续,又是尘世中的宝玉黛玉情缘的肇始。宝玉这里“问玉”可谓奇绝、趣绝。若用脂砚惯用的词语,谓之“接的无痕”、“接的高妙”。这一高妙,就在于把这横亘天上人间的千古奇情极为顺畅圆转地接上了,接得既新颖别致,又了无印痕。宝玉这一奇问,更是奇特之至!故众人都不解,惟黛玉“心有灵犀一点通”,思忖以后作了这么得体的回答。读者请务必注意,宝玉听了黛玉的回答后却是摔“玉”;——这摔玉是意味深长的,因为我们知道,在尘世间,此“玉”,主要地代表“金玉姻缘”之“玉”;因此,这一“摔”,表明宝玉天性中所认可的是自己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的本相“顽石”与黛玉的本相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的情缘——木石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