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好忙、现在我好累”,这两句话成了当下许多中国人的常用语言,“忙”和“累”似乎成了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常态,“忙”和“累”后面我们更看到是世人对金钱、名利、物欲的狂热追求和执著,进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疲惫不堪,患得患失、焦虑不安、心浮气躁的面孔。人们在追求幸福快乐生活的同时,生活却过得越来越沉重。滚滚红尘,生命的意义何在?《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抱朴子·内篇》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如此至美,生命如此宝贵,此刻间芸芸众生熟视无睹,却深陷物欲洪流中不能自拔。《道德经》中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如何让世人抛却纷繁浮华,让心灵找到皈依,快乐而宁静的生活,“清静”无疑是道教给当代社会开出的一剂速效救心良药。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清静”的真义,涤除蒙蔽我们的双眼,开启心灯,照亮人生,回归大道。
一、清静在于淡泊明志
追求事业成功,获得财富,实现自身价值,为多数人一生理想,也皆为人之本能。《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经》中说:“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倡导“自强”,倡导顺天应势,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在倡导“自强”的同时,更强调清静修身,淡泊明志对人生的重要性。《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是说,人能修持自己达到虚静状态,便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美和通晓世间万物变化之理。《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现在的话的来说,要时常保持清静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厉行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保持清静和淡泊,心中无尘杂,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所侵蚀,也不会被虚荣所蒙蔽。保持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当下,“清静恬淡”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处处所看到的现象是,人们不再是想着脚踏实地或安心地工作和生活,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着一夜暴富,想着一夜飞黄腾达,想着立马功成名就。家长望子成龙,不断强加孩子学习压力,幼小心灵苦不堪言;企业产品以次充好,盲目追逐利润最大化;艺人不再潜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靠制造绯闻来炒作自己;影视剧泛滥,却少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大片。求功名利禄,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一个个原本是前途无量或正值事业巅峰的成功企业、成功人士,在纷扰的世间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道德经》中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清静、淡泊是一种大智慧,如能领悟清静、淡泊的真谛,人生必将通达,广博而宽厚。
二、清静在于知足知止
“幸福指数”成了当前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你随便在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他:“你幸福吗?”他很有可能是一脸茫然。据相关调查,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最后。人均收入一般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前列。在高楼大厦竞相拔地而起的时候,在人们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幸福”这个词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惑和奢侈品。那么,到底是什么谋杀了我们的幸福?《清静经》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处境和工作压力,其根源更多的来自于对物欲的过度迷恋和贪求。当前社会充斥于耳的却常常是,谁谁在股市房市中一夜间挣了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太多唾手可得的致富消息导致太多的人内心不平衡,无法安心工作。很多人每天不是去想着如何本质地生活,如何宁静地过日子,每天关注的是存折上的数字,追赶时尚的潮流,今天MP4,明天3G手机,后天新款汽车,每天所做的就是被诱惑所挟持,很多的人认为只有这些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自己,关注金钱,变得自私自利,变得骄狂浮躁,结果是反而活得更累,不堪重负。《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祖老子在这里告诫世人,再多的财富最终没有人能够守得住,过分的贪恋物欲只会让人产生更多的烦恼和痛苦,过多的积累和占有财富招致祸患的危险就越大。只有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够永享快乐安宁的幸福生活。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的积累金钱,他们其实更像是在迷宫里转圈的老鼠,可能一生都走不上财富快车道,却让身边真正的幸福悄悄溜走。幸福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保持清静,摒弃物欲的诱惑,知足知止更是人生幸福生活的根本。
一、清静在于淡泊明志
追求事业成功,获得财富,实现自身价值,为多数人一生理想,也皆为人之本能。《周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经》中说:“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倡导“自强”,倡导顺天应势,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在倡导“自强”的同时,更强调清静修身,淡泊明志对人生的重要性。《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是说,人能修持自己达到虚静状态,便能体悟大道的清静之美和通晓世间万物变化之理。《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现在的话的来说,要时常保持清静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厉行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保持清静和淡泊,心中无尘杂,志向才能明晰和坚定,不会被贪念所侵蚀,也不会被虚荣所蒙蔽。保持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才能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当下,“清静恬淡”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们处处所看到的现象是,人们不再是想着脚踏实地或安心地工作和生活,而是迫不及待地想着一夜暴富,想着一夜飞黄腾达,想着立马功成名就。家长望子成龙,不断强加孩子学习压力,幼小心灵苦不堪言;企业产品以次充好,盲目追逐利润最大化;艺人不再潜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靠制造绯闻来炒作自己;影视剧泛滥,却少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大片。求功名利禄,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一个个原本是前途无量或正值事业巅峰的成功企业、成功人士,在纷扰的世间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道德经》中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清静、淡泊是一种大智慧,如能领悟清静、淡泊的真谛,人生必将通达,广博而宽厚。
二、清静在于知足知止
“幸福指数”成了当前茶余饭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你随便在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他:“你幸福吗?”他很有可能是一脸茫然。据相关调查,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最后。人均收入一般的城市,幸福指数却排在前列。在高楼大厦竞相拔地而起的时候,在人们钱包越来越鼓的时候,在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幸福”这个词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困惑和奢侈品。那么,到底是什么谋杀了我们的幸福?《清静经》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过得不快乐不幸福,一方面来自于现实的生活处境和工作压力,其根源更多的来自于对物欲的过度迷恋和贪求。当前社会充斥于耳的却常常是,谁谁在股市房市中一夜间挣了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太多唾手可得的致富消息导致太多的人内心不平衡,无法安心工作。很多人每天不是去想着如何本质地生活,如何宁静地过日子,每天关注的是存折上的数字,追赶时尚的潮流,今天MP4,明天3G手机,后天新款汽车,每天所做的就是被诱惑所挟持,很多的人认为只有这些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自己,关注金钱,变得自私自利,变得骄狂浮躁,结果是反而活得更累,不堪重负。《道德经》中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祖老子在这里告诫世人,再多的财富最终没有人能够守得住,过分的贪恋物欲只会让人产生更多的烦恼和痛苦,过多的积累和占有财富招致祸患的危险就越大。只有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够永享快乐安宁的幸福生活。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的积累金钱,他们其实更像是在迷宫里转圈的老鼠,可能一生都走不上财富快车道,却让身边真正的幸福悄悄溜走。幸福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保持清静,摒弃物欲的诱惑,知足知止更是人生幸福生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