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高兴吧 关注:531贴子:25,389

卡莫莫太给力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6-09 08:24回复
    我正好要学习高低杠
    http://tieba.baidu.com/p/1645959763


    2楼2012-06-09 08:25
    回复
      为了防止被3掉我备份了: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个帖子呢不算什么高深的技术探讨贴,只是一些常识性的科普贴,是专门针对新手们对于学习高低杠知识时的种种困难而发的(PS:我小白的时候也是最后弄懂高低杠的。。。TAT),像一些比较月经的问题,例如什么什么叫死挂什么叫KCH这种的,╮(╯_╰)╭还有关于握法和三大转体的辨认。希望老手们能在这个帖子里面收获到新的知识,而新手们能够学习到并了解到高低杠知识。(有什么缺点或者不足,欢迎大家的补充和批评,别喷就行。。。)我只是负责整理资料的O(∩_∩)O哈!
      现在前面鸣谢:
      最爱周芷若1
      前世今生爱体**是恒星
      酥妮妮
      病毒大叔爱大婶
      祝福体操小花们
      dddaccord
      jujukamkam
      WM2232279
      树在冬季
      插播一首歌给大家听听
      (Music:安妮的仙境


      3楼2012-06-09 08:26
      回复
        


        4楼2012-06-09 08:26
        回复

          目录
          PART1 高低杠编排要求以及涉及到的问题
          PART2 高低杠成套难度计算
          PART3 握法及三大转体
          PART4 KCH
          PART5 死挂
          PART6 虚摆
          具体的我会用分割线来隔离开,大家不用担心。


          5楼2012-06-09 08:27
          回复

            PART1高低杠编排要求以及涉及到的问题
            说到高低杠的编排要求呢其实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五个特定”,只不过后来都管叫特定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高低杠的五个特定有哪些:
            1:从高杠至低杠的飞行以及从低杠至高杠的飞行 价值0.5
            2:一杠再握的飞行 价值0.5
            3: 向前/后的近杠回环类动作(非后摆/上法/下法) 价值0.5
            4:非飞行类的360度转体动作(在杠上完成) 价值0.5
            5:下法
            无下法或A/B组下法 无价值
            C组下法 价值0.3
            D组或更高难度下法 价值0.5
            第一个特定呢就是说的换杠动作,必须要求有高到低还有低到高,少一个也不行。这也就出现了有的选手出现掉下器械的失误(导致没有高到低的动作)然后直接上低杠回到高杠,这样,这0.5的特定就没了。
            


            6楼2012-06-09 08:27
            回复

              还有塞特兹的蹬杠Shapo360
              E组

              还有一些什么踩杠马桶换杠这里就不一一点明了╮(╯_╰)╭
              像蝴蝶姐姐那样的腾身回环换杠是C
              正掏回环换杠C

              腾身回环换高 C

              


              9楼2012-06-09 08:31
              回复
                -----------------------------我是分割线-------------------------------------------------------------------------


                16楼2012-06-09 08:37
                回复

                  PART2
                  高低杠成套难度计算
                  首先呢我们要弄清楚
                  高低杠的难度分(D分)由三个部分组成:
                  选取成套的八个最高难度动作(必须包括下法,DV)+连接加分(CV)+满足五个编排要求所获得的2.5分=最后的难度
                  但是我们有时候看到最终承认的难度和原来的难度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有可能原有的动作进行了降组(比如前面提到的近杠回环、或者后面要提到的三大转体的转体时机)
                  二是有可能选手在成套出现失误(如掉下器械),最终有些连接加分与动作难度不予计算等等的。
                  像符合运动轨迹定律的转体
                  从固定的侧面看高低杠的一面(A面),这个动作进入前的运动轨迹是逆时针,而结束后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那转体的顺时针时正握还是反握,只要这个动作在完成时超过中垂线10度就降组。(特指带有180度极其以上转体的动作)
                  动作完成后依然呈现逆时针,那么这个动作除非是完成的特别奇葩(角度偏得太多),偏离中垂线实在太多,否则都予承认难度。
                  具体的像公主以前的成套里的反吊360成正握,进入前的运动轨迹是逆时针但是结束后成正握改变了运动轨迹成了顺时针而接上了帕克换杠(连接加分还是符合原来的加分公式)。。。就是这种情况,不过真的因为这个而降组的却很少,大部分都是狠扣完成分。。。再加上这种动作非主流,所以只是提及一下没必要深入了解。。。╮(╯_╰)╭
                  好了╮(╯_╰)╭想要学会算难度得先把动作的组别认熟
                  这里借一下树的帖子
                  http://tieba.baidu.com/f?kz=485193815
                  1.101 低杠屈身上 (kip) A
                  1.102 向前跳转180-成低杠屈身上支撑/并腿中穿成后撑 A
                  1.202 向后跳转360-成低杠屈身上成支撑 B
                  1.104 跳抓高杠成悬垂(无论成正/反握)-屈身上成支撑 A
                  1.204A 面对高杠-跳转180抓杠-屈身上成高杠支撑 B
                  1.204B 未触低杠的跳转180越低杠成高杠悬垂 B
                  1.304 未触低杠的跳转180越低杠-屈身上成高杠支撑 C
                  1.105 面对高杠-跳转360成高杠悬垂 A
                  1.305 面对高杠-前团抓杠成悬垂 C
                  1.106 (有手撑低杠的过程)分腿腾越低杠抓高杠 A
                  1.206A 团身/分腿(未触低杠)越低杠抓高杠成悬垂 B
                  1.206B(有手撑低杠的过程)并腿腾跃低杠抓高杠成悬垂 B
                  1.207 团身/屈体/分腿前空翻越低杠撑扭臂悬垂 B
                  1.307 A 面对高杠-前空翻抓杠成悬垂 C
                  1.307B 经过低杠手撑倒立的屈体前空翻抓成高杠成悬垂 C
                  1.407 前团越低杠(未触杠)撑高杠悬垂 D
                  1.208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向后腾跃(分腿)成低杠分腿(clear)支撑 B
                  1.308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向后腾跃(分/并腿)低杠抓高杠成悬垂 C
                  1.408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后跳转体360越低杠抓高杠成悬垂D
                  1.409A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后团越低杠成低杠悬垂 D
                  1.408B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小翻成低杠手倒立 D
                  1.509A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小翻转体360成低杠支撑(clear)或成手倒立 E
                  1.509B 面对低杠助跑-踺子-alba团身/屈体越低杠(未触杠)抓高杠成悬垂 E
                  1.210 屈髋跳上低杠通过展体成手倒立/可以在倒立位转180 B
                  1.310A 屈髋跳上低杠通过展体成手倒立并在倒立位转体360 C
                  1.310B 直体跳上低杠成手倒立C
                  1.310C 屈髋跳上低杠展体并在倒立前单臂转体90度,在倒立位置单臂(非第一次的转动臂)再转体90度 C (这个动作原本是D组,当时的做法要求在起跳腾空阶段转体180,但是似乎没有人能做到,所以降组了)
                  


                  17楼2012-06-09 08:38
                  回复

                    1.410 直体跳上低杠成手倒立并在倒立位置转体360 D
                    1.411 跳上成高杠支撑(clear)-腾身回环成手倒立/可加转180 D
                    ―――――――――――――――――――――――
                    第二组
                    2.101 后摆成手倒立(分腿/屈髋)可以小跳换握 (cast)A
                    2.201 后摆成手倒立(并腿并展体)可以小跳换成反/扭臂握,也可并腿或分腿转180(cast) B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我们平时说的KCH-kip and cast to handshand是第一组第一个动作和第二组第一/二个动作组合而成的)
                    2.301 后摆转体360 成手倒立 C
                    2.401 后摆转体540成手倒立 D
                    2.202 高杠前撑-并腿或分腿(free)越杠转体180成悬垂 B
                    2.302 向后腹回环跳转180成同杠悬垂-也可以通过腾身回环完成 C (这个动作应该是以前被删除,这次又被恢复的)
                    2.303A 高杠前撑-后摆(悬垂状态下)转体360成高杠悬垂 C
                    2.403 低杠内侧前撑起-后摆前空翻抓高杠 radochla roll D
                    2.503 高杠前撑-后摆分腿前空翻成高杠悬垂 (科马内奇空翻) E
                    2.104 高杠悬垂-后压上成高杠(clear)支撑 A
                    2.105A 腾身回环 (没有倒立位置要求) A
                    2.105B 低杠向后腹回环-hip
                    repulsion – flight with regrasp on
                    LB to glide ("false-pop") A
                    2.305腾身倒立;可以在倒立位置换握并可加转180 C
                    2.405 腾身倒立360 D
                    2.505 腾身倒立540 E
                    2.306 腾身弧形/回环或加转180抓高杠 C
                    2.406 SHAPO/加转180 D
                    2.506 腾身特卡 E
                    2.407 向前腾身回环/加转180 D (这个动作用原来的C组升成了D组)
                    ――――――――――――――――――――
                    第三组
                    3.201 向后大回环,正握,单臂完成同样难度 B
                    3.401 向后大回环跳转体360 D
                    3.202 向后达回环转体180成手倒立 B (删除了伪转体的做法)
                    3.302 向后大回环转体360 C
                    3.402 向后大回环转体540-720 D
                    3.403 弧形转体180成低杠倒立 D
                    3.503 弧形转体540成低杠倒立 E
                    3.404 特卡切夫 D
                    3.504 屈体特卡 E
                    3.704 舒舒诺娃 G
                    3.205 高杠悬垂,面对低杠-前摆后空翻( 团身并腿或者分腿屈体)成低杠支撑 B
                    3.405 PAK D
                    3.505PAK360 E
                    3.605 金空翻 F
                    3.406 德尔切夫:并腿屈体/直体金格尔/分腿屈体金格尔:可以单臂完成 D
                    3.706 360金格尔 G
                    3.207正/反/混合握向前大回环成倒立,也可分腿或屈髋压上成倒立,并可在倒立位置转体180 B
                    3.307向前大回环转体360(在倒立时开始并完成转体的) C
                    3.507向前大回环单臂转体360,倒立前完成转体,未经换握 E
                    3.308 分腿后撤成低杠手倒立 C
                    3.408后撤转体180抓低杠悬垂 D
                    3.309 团身叶格尔 C
                    3.409 屈体/分腿叶格尔 D
                    3.509 直体叶格尔/分腿叶格尔转体180成悬垂 E
                    3.709 莫空翻 G
                    3.310A 后摆并腿/分腿腾跃(free)高杠并转体180成悬垂:猫跳180越杠 C
                    3.310B 后摆分腿越高杠成扭臂悬垂(俗称 “佳尼腾跃”)或者后摆分腿越高杠并转体180成悬垂(和3.312A不同的是完成这个动作时手是抓着杠的,就是抓杠完成马卡洛夫的感觉) C
                    3.410 后摆转体180分腿越杠抓杠成悬垂 (马卡洛夫) D
                    3.313 扭臂向前大回环(屈体或直体姿态)成手倒立,可在倒立位置加转180 C
                    3.413 扭臂向前大回环转体360 D
                    3.513 扭臂向前大回环单臂转体360,未经换握,倒立前开始转体并再倒立位置完成转体:或者扭臂向前大回环转体540(指可以双手完成,换握法,再倒立状态下开始转体) E
                    


                    18楼2012-06-09 08:39
                    回复
                      ―――――――――――――
                      第四组
                      4.101 反掏回环成支撑(Clear:没有展体过程) A
                      4.201 高杠屈身上,通过分腿支撑(clear)-摆或压上成手倒立,可加转180 B
                      4.301 反掏成倒立,可加转180 C
                      4.401 反掏360 D
                      4.202 高杠正掏回环,小跳换低杠成悬垂 B
                      4.402 高杠正掏回环,飞行成低杠手倒立 E
                      4.502 正掏特卡切夫 E
                      4.403 扭臂反掏成手倒立,可加转180 D
                      4.503 扭掏360 E
                      4.104 分腿正掏成支撑(clear,没有展体过程) A
                      4.304 分腿正掏:可以在倒立位置换握法或者加转180 C
                      4.404 分腿正掏转体360 D
                      4.504 分腿正掏转体540 E
                      4.305 分腿正掏回环/弧形换高杠 C
                      4.405 正掏shapo/加转180:正掏回环加转180换高杠 D
                      4.106 后撑起-并腿反掏成后撑 A
                      4.406 并腿反掏/加转体180 D
                      4.506 并腿反掏360 E
                      4.207 后撑起-并腿正掏成后撑 A
                      4.407 并腿正掏/加转180 D
                      4.507 并腿正掏转体360 E
                      4.308 并腿正掏回环/弧形换高杠
                      4.409 从倒立开始的并腿正掏回环成未经换握的扭臂屈体支撑 D (这个动作就是李莉正吊前的那个动作)
                      ――――――――――――
                      第五组
                      5.101高杠或低杠后撑起-屈身向前回环分腿后切成一杠悬垂 A
                      5.301A 面向高杠外后撑起-向后屈体摆动或者向前屈体回环-分腿后切越低杠成悬垂 C
                      5.301B 高杠后撑起-向前屈体回环分腿后切换握抓高杠成悬垂 C
                      5.501并腿屈身前上展体成扭臂握倒立,可加转180 E
                      5.202 高杠后撑起-屈身向后回环跳转低杠成悬垂
                      5.302高杠并腿成未触杠后撑-后摆成高杠并腿未触杠后撑 (没有形成完整的正吊回环
                      即steinemann circle)
                      5.402高杠并腿未触杠后撑: D
                      -后摆回环成高杠悬垂(完整的正吊回环)
                      -正吊pak
                      -正吊弧形转体180成低杠手倒立
                      5.303高杠并腿未触杠后撑-后摆回环并并腿“后出”成高杠悬垂:后出的意思就是一个解除正吊姿态,类似与把中穿反过来完成的情形 C
                      5.403 李莉特卡 D
                      5.104 高杠屈体向后回环转肩成高杠悬垂 A
                      5.304 屈体向前回环转肩后小跳换成正握抓高杠成手倒立(near) C
                      5.404 高杠屈体向后回环转肩腾越低杠成手倒立,可以并腿完成 D
                      5.105扭臂(并腿/分腿)蹬杠向前回环 A
                      5.305 反握/扭臂向前蹬杠回环成倒立,可加转180 C
                      5.405 反握/扭臂蹬杠向前回环转体360 D
                      5.206 低杠蹬杠回环转或不转180飞行抓高杠,抓杠后换握 B
                      -或者蹬杠弧形抓高杠 B
                      5.606蹬杠金空翻 F
                      5.107 (并腿/分腿)向前/后回环A
                      5.307 蹬杠向后回环成倒立,可以在倒立位置小跳换反握,也可加转180 C
                      5.407 蹬杠360 D
                      5.507 蹬杠540 E
                      5.408A 面向内侧的低杠前撑-并腿蹬杠向后回环经倒立飞行至高杠悬垂D
                      5.408B 加转180 D
                      5.508 分/并腿蹬杠特卡切夫 E
                      (原本是F组的并腿蹬杠特卡降组)
                      ――――――――――――
                      第六组
                      6.101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转体180/360下(完成转体后直体跳下,没有空翻过程)A
                      6.201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团身/屈体前空翻下 B
                      6.301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团身/屈体前空翻转体180/360下C
                      6.401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团身前空翻转体540下 D
                      6.102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转体180/360下(完成转体后直体跳下,没有空翻过程)A
                      6.302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团身/屈体前空翻转体180或者分腿腾身前空翻下 C
                      6.402A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团身前空翻转体360 D
                      6.402B 蹬杠向后回环成直体前空翻转体180下 D
                      6.502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团身前空翻转体540下E
                      6.203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转体180-团身/屈体后空翻下 B
                      6.303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转体180-团身/屈体后空翻下C
                      6.403A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转体180-后直下 D
                      6.403B 高杠前撑-腾身弧形转体180-后直下D
                      6.403C 高杠前撑-蹬杠弧形转体180-后团360下D
                      6.104 前摆-后团/屈/直下(flyaway)A
                      6.204 前摆-后团/直转体180/360下(fLyaway)B
                      6.304 前摆-后直540/720下C
                      6.404 前摆-后直900下D
                      6.504 前摆-后直1080下E
                      6.205 后团两周下 B
                      6.305 后屈两周下C
                      6.405A 团身/屈体旋下(早/晚旋) D
                      6.405B 直体后空翻转体180(第一周)-屈体前空翻转体180(第二周)D
                      6.605 团身720旋F
                      6.406 后直两周下D
                      6.506 直体旋下(早/晚旋)E
                      6.706 直体720旋下G
                      6.407A 团身后空翻转体180(第一周)-团身前空翻(第二周)D
                      6.407B 前摆转体180-前团两周下 D
                      6.507A 直体后空翻转体180(第一周)-直体前空翻(第二周) E
                      6.507B 前摆转体180-前屈两周下 E
                      6.707 后团三周下 G
                      6.108后摆前团/屈/直体一周下或者分腿反掏(clear)-前团一周下 A
                      6.208 后摆前团/直转体180/360下(一周) B
                      6.308后摆前直540/720下(一周)C
                      6.408A后摆-前团两周下 D
                      6.408B后摆-前团两周转180下/前团转体180(第一周)-后团一周(第二周)D
                      6.508 后摆-前屈两周转180下 E
                      6.209 高/低杠向后腹回环-腾跃下(也可以腾身回环)
                      6.309 高/低杠向后腹回环-腾跃转体360下(也可以腾身回环)
                      6.409 高/低杠向后腹回环-后团下(也可以腾身回环)
                      6.509高/低杠向后腹回环-后团180下(也可以腾身回环)
                      6.609高/低杠向后腹回环-后团360下(也可以腾身回环)
                      6.210 高杠前撑(杠外)-后摆-前团下
                      6.310 高杠前撑(杠外)-后摆-前屈下或者后团/屈下
                      具体的就是这些,我怕有些人不想点开那个链接于是贴出来了╮(╯_╰)╭
                      


                      19楼2012-06-09 08:39
                      回复
                        然后就是连接加分:
                        高低杠中只有直接连接才能获取加分,连接加分分两种,0.1和0.2.
                        D+C 的情况一般是0.2 比如飞行+转体(塞梅诺娃的 特卡+大回环360)
                        又或者是换杠+转体(比如 Shapo+正掏180 DC 0.2) 当然现在的要求是D组必须为飞行或者换杠,C组必须带至少180的转体,否则将没有0.2的CV(C组动作必须在高杠开始和完成)
                        0.1的情况一般是高换低+转体,比如PAK+正掏180/腾身180.一样的,这个C组也是要求至少180的转体才能获得CV(此类C组动作是在低杠开始,可以结束时是在低杠完成(比如PAK+正掏180);也可以结束时在高杠(弧形倒立+正掏弧形换高杠)
                        其他什么C+D的非飞行+飞行/换杠,可以直接无视了,没有连接加分╮(╯_╰)╭
                        D+D 这种情况有可能没有CV就是如果是 非飞行+飞行/换杠,非飞行+非飞行的时候,有一个或者两个都不带转体,那就无法获取CV。比如说 并掏+特卡 并掏+正掏Shapo 并掏+正掏360.这样的情况是无法获得CV的。
                        而0.1的话则是(非飞行+飞行/换杠 D飞行+D组高换低)同样,非飞行要求带转体,比如并掏180+叶戈尔,正掏360+特卡,蹬杠360+蹬杠Shapo,正掏360+PAK,特卡切夫+PAK。这样的D+D能够得到0.1的链接加分。
                        最后的一种呢当然就是0.2了,0.2的D+D连接有同杠的飞行+飞行(例如特姐的马凯洛夫+京格尔、商春松的特卡+京格尔),还有一种就是低换高+D组转体。同样的D组至少要有180的转体否则不予以CV
                        现在的高低杠CV可以说除了飞行+飞行。。。其他的非飞行动作起码要有180度的转体才能获得CV。。但是也有特例,比如就像后面就会说到的,中穿倒立。。。
                        D+E组 这样的连接也会出现无CV的情况。比如 D组非飞行+E组非飞行(其中任意一个不带转体,D组非飞行(不带转体)+E组飞行,具体的例子就有:并掏+并掏360、并掏+蹬杠屈体特卡。。。╮(╯_╰)╭
                        CV 0.1的情况是像非飞行(带转体)+非飞行(带转体)。比如正掏360+腾身360、并掏+跳转360这种的。。。。
                        CV0.2的就是带转体的非飞行+空翻/换杠啦。。。毕转+叶戈尔,毕转180+京格尔、蹬杠360+蹬杠Shapo180这种的。。。提及一下这里有个特定就是中穿倒立。。。中穿倒立(E)+叶戈尔 这个连接虽然没有转体但是任然可以获取0.2CV。当然如果中穿降组就要损失0.2CV以及0.1DV了。。。中穿倒立(E)+D组下法也可以获得0.2CV。
                        E+E无论带不带转体什么接什么都是0.2了,同杠D空翻+D空翻或以上组别都是0.2(李娅+叶戈尔 ED 马凯+京格尔 DD 都是0.2)
                        下法连接的话一般的是 E组(带转体)+D组下 比如林180+团旋、凌180+后直两周
                        D组(带转体)+E组下法 比如蹬杠360+团身540旋下、正掏360+前摆180前屈两周下。。。
                        还有。。。Shapo后面一般都是正握然后直接接PAK,获取0.1CV。但是如果Shapo抓杠后有出现换握的情况再接的就无法获得CV了(眭禄Shapo后面成混合握再换握成正握接的PAK)
                        


                        20楼2012-06-09 08:41
                        回复

                          22楼
                          PART3 握法及三大转体
                          首先呢这个问题可以查看一下小爱@前世今生爱体操的这个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626755678?pn=1(谢谢小爱把帖子借给我!!)
                          不过图基本上死光了我还是要自己做图 ╮(╯_╰)╭
                          首先是关于反握和扭握的问题 在高低杠里形成反握或者扭握主要是靠KCH或者KCH180或者大回环180/540这几种 最常见的就是KCH后正握换成反握(参见何可欣的上法)以及大回环180成反握或者扭握了(参见杨伊琳的高低杠)
                          先给他家看几张静态图
                          正握:

                          像这样手背向上最正常的抓杠方式就是正握了╮(╯_╰)╭
                          反握:

                          这是源源的大回环180成反握后的样子
                          扭臂握:

                          这是杨伊琳大回环180成扭臂握后的样子
                          我们可以看到YY的反握要比10的扭臂握放松些,而且仔细看可以发现反握的时候手肘要弯曲一点。。。
                          楼主我呢教大家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在家里面随手找一根棍子平放然后手背向上握着这样就是正握。。。。反握的话呢。。。先松开右手,以左手逆时针将棍子转个半周,现在呢你的左手是向上的感觉还是比较轻松,再将右手按照左手的握法握在杠子上,那么现在你的双手的握法就可以理解为反握了。
                          扭臂握的话就先按照反握的样子不动,松开右手。以左手为轴顺时针转动棍子一周(这个时候比较难受了)如果真正转完的话左手就是掌心向上,现在你的左手已经成了扭臂握了。右手再按照左手的握法握在杠子上就是扭臂握了(可能会比较难受,不是每个人都能扭)
                          ╮(╯_╰)╭
                          


                          23楼2012-06-09 08:44
                          回复

                            23楼
                            继续小爱的帖子
                            方法很简单 注意看杨伊琳大回环180的转体方向 仔细看会发现 杨伊琳做大回环180成扭握时 身体是向背部那一侧旋转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以左手为旋转轴 身体逆时针旋转180度或者以右手为旋转轴 身体顺时针旋转180度,两种方法看你喜欢哪个)

                            而她在做大回环180成反握时 身体是向腹部那一侧旋转的(另一种说法就是以左手为旋转轴 身体顺时针旋转180度或者以右手为旋转轴 身体逆时针旋转180度)

                            告诉大家一个方法O(∩_∩)O哈!
                            就是如果你看一个人在做大回环180的时候到了倒立位置的时候才转的180,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做的大回环180成扭臂握
                            如果在倒立之前就开始转体,在倒立的时候180就转完了(比较轻松)那么可能就是做的大回环180成反握啦
                            


                            24楼2012-06-09 08:44
                            回复

                              再一次
                              现在是谈谈三大转体
                              毕文静转体(毕转):扭臂握开始的单臂转体360成反握结束(要求在倒立位置之前的10度就要开始转体) 这个是有亮臂的,所以毕转一般是最好认的
                              很明显杨伊琳在大回环后成为了扭握 因此后面的转体为毕转

                              林莉转体(林转) 反握开始的单臂转体360成扭臂握(未经换握,这个很重要 )同样要求倒立前10度开始转体
                              可以看到 江钰源在大回环180后成为了反握状态 因此后面的单臂转体360就是林转

                              有趣的来了 既然毕转扭握开始反握结束 林转恰好相反是反握开始扭臂结束 因此两个动作可以直接相连
                              猜猜杨伊琳做的什么(珍有趣哈╮(╯_╰)╭)

                              凌洁转体(凌转) 扭握开始中间经过一小跳迅速换握成为反握 继续转体 最终又成为扭握

                              我特意在10的左手换握的时候放慢了。。大家可以注意看看10的左手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林转和凌转的左手
                              想分清楚林转和凌转的话就要注意她们的左手。。林转是一直抓在杠子上面不动得,而凌转的左手很明显的有一个小跳换握的地方
                              又有有趣的事了 林转扭握结束 凌转则扭握开始 因此有了林转+凌转的连接(非常有趣
                              ╮(╯_╰)╭)

                              这是何可欣的林转+凌转注意她做了KCH后迅速换握 由正握变成了反握 然后顺理成章地做林+凌
                              再教大家一个方法(前提是是在分不清林转和凌转),如果你看到两个很相似的单臂转体360相连,那么一般前面那个就是林转而后面那个是凌转。。。因为林转是反握进扭臂出,凌转是扭臂进扭臂出。所以凌转后面不能接林转。只能林转接凌转。。。
                              总结一下:
                              毕转:扭臂进反握出
                              林转:反握进扭臂出
                              凌转:扭臂进扭臂出
                              


                              25楼2012-06-09 08: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