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
旁白
【北宋神宗年间,国祚已不复当年仁宗朝之辉煌,朝堂之上放眼望去,文臣武将,亦已才干平庸。幸有当朝宰辅王安石,冲破重重阻力,大兴变法,使得渐趋衰落的大宋朝得以恢复生气。故事发生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寒风瑟瑟,汴梁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远处传来的阵阵乌鸦聒噪。这时,从远处缓缓地走来了一个老人,他步履蹒跚,满头白发,手中拿着一个蓝布包袱,一切故事的追溯,便是从这里开始……】
老人(丁武)
【捧着视若生命的东西,停步在丞相府外。仰首眯起眼看向悬挂门上的镶金大字,颤巍巍抚了抚手中蓝色包袱,心头不禁浮上一股酸涩。公孙先生,我终于不负所托,我等到了这一天了啊……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的老泪,蹒跚走向府门前站立的府丁】小哥,劳烦通报一声,老朽要见王丞相,有要事禀报……
家丁
【手握刚从老爷刚弄来的酒壶,正靠在石板上酣睡中,突然听到门外一阵响声,立刻披上外套,心里骂道:是谁中午吃饱了撑的,大中午的,还让我睡不睡啊,扰了我的美梦。略思考一阵,打着哈欠,不情愿地推开们,朦胧地眼里呈现出一老头,那老头衣衫褴褛,心中很是恼火。见老头并不起色,大声骂道】我当是谁呢,大中午的来了老不死的破老头子。喂……要饭的,大半夜的,大爷这可没饭给你吃啊。。【自己得意的八字胡抖了一下】
老人(丁武)
【闻言弓了弓身子】这位小哥,小老儿真的有重要的事情要求见丞相,烦劳您给通传一声,小老儿感激不尽!
家丁
【伸出耳朵,假装没听到,满眼充满着对眼前这老不死的轻视,轻扫这老头几眼】老头,你说什么。你找相爷何事啊,你知道相府的规矩否【伸出收来,嘴角露出笑容】
老人(丁武)
【自己身在公门多年,哪里不懂这个意思?只是,这可是包大人一手栽培出来的好官哪,怎么会有这样的家丁!莫说自己没有带银子,就是带了银子,也断不会给!猛地一抬头,一手颤抖指向眼前人】王丞相一向清廉为官,体恤百姓,怎么……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下人!……【合臂抱紧了蓝包袱,低头躬身就要往府里走】我要见王丞相,我要见王丞相!
刘二
【看了看时辰,估摸着相爷也准备下朝了,便领着一些下人先行来到大门等候。谁想还没到门口就听到有人大喊求见相爷,身后的下人议论纷纷,自己的脸上更是挂不住,赶忙领着人快步走向大门,心里不由得暗骂看门的那个饭桶】这是怎么了?待会儿相爷就回来了,让他看见我等在门口喧哗,这成何体统?!【死盯着那个看门的家丁,怒气满面】连个门都看不好,废物!
家丁
【听到管家如此骂自己,心中虽然很生气,但不敢说出口,心里暗骂,小心别把我给惹怒了,我会把你这几年的所做的丑闻讲给老爷听。当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那时管家不是我了吗,故意装成很顺从的样子,小声说道】是,刘管家的。小的下次会注意的【灰溜溜地闪在一旁】
刘二
待会儿再收拾你!【也不再去看那家丁,转身对着那老人,大致扫视了一眼衣着,也不像是什么有钱人,便没好气的看着他,道】老头,这里可不是乞讨的地方【指了指门匾】这可是相爷府,知道不?没事的还是趁早离开!不然别怪我下令赶人
老人(丁武)
【刚喊了两声,看到又有一人出来斥责了那个家丁,忙挪步到那人面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这位大爷,老朽真是有要事要求见王丞相!【将怀中的包袱往前送了一送又收抱在怀中】我有重要的东西,一定要亲手交给丞相,求大爷行行好,通报一声……【说罢俯身磕了一个头】
王安石
【午后,坐在微微摇晃着的轿中闭目沉思,今日的早朝竟然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原先已想到了变法之路必不平坦,实际实行起来也确实不出所料,不过有一点自己倒是坚信不疑,那就是这变法必能改变整个国家,想到自己身上亦是担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轻轻揉了揉太阳穴,略带些疲惫的叹了口气,任重道远,亦是相当的压力。轿外渐渐传来些许争吵之声,估摸着轿子应该已经快到府门前了,撩起轿帘向外一看,竟是自己家门前闹了起来。为了整理文案已有两日没有合眼,听到吵闹之声心情竟变得略有些烦躁起来。眉头不禁深深锁起,起身下轿,略带些不满的向刘二看了一眼。】刘二,这是怎么回事?【转而粗略的打量了一下跪在地上的老者,实在是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没再留意。】
老人(丁武)
【若是不能交东西到王丞相手上,那么自己就是死也不会瞑目……正要继续求人,却瞅见身边忽然来了一人,蓝底波浪纹的袍角正入眼帘,心中一动,颤巍巍抬头,头戴珠盘冠,身着绛红官服,清癯而严肃的面容,这是……一时呆愣,仰了脸不知该如何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