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茉莉吧 关注:82贴子:569
  • 1回复贴,共1

[转帖]回味无穷---新井一二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几乎每晚,快到午夜的时候,我有幻嗅。 

忙完了一天,半躺在床上,慢慢翻看书报杂志。忽然间,有一股微微的气味,食物的香味,不知从哪里飘过来。 

我住十二楼。虽说偶尔会有深夜醉客的歌声爬着外墙直上来,然而气味不大可能走这幺远。再说,左右两边的邻居都是老人家,晚上睡得早,不会半夜做起饭来。不必说,我家的厨房也早已灭火了。 

但是,几乎每晚,确实有一股香味飘过来。它每晚都不一样,却一定很微弱,于是我得集中精神,半闭着眼睛,在鼻尖使劲儿,方能辨别到底是什幺食物的气味。 
很多时候,我闻到的是好久没吃过的东西。例如,发紫红的菠菜根,小时候称为「菠薐菜赤」。母亲做的「菠薐菜御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是把菠菜焯一下,上面搁了点酱油和柴鱼而已。可是,我非常爱吃。尤其是那「菠薐菜赤」,充满大地的香味,我真是百吃不腻。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吃菠菜根了。虽然现在也经常吃菠菜,但只吃叶子而不再吃根儿。不为什幺,也许因为如今有太多别的东西可以吃吧。 

又例如炒豆芽菜渗出来的汁儿。那是幼儿园给小朋友提供的午餐里常出现的一道菜。就是把绿豆芽菜放消炒两下而已。其它孩子们光吃菜,惟独我一个人吃完了菜后端起盘来要把汁儿都喝得干净。当时觉得那汁儿实在非常好吃,于是要求母亲在家也做给我吃。可是,家里炒的豆芽菜,味道总是跟幼儿园的不一样,而且没有渗出多少汁儿来。 

这些年头,我都很少吃豆芽菜,虽然它仍然是在日本市场最便宜的一种菜。偶尔要买时,我会挑黄豆芽菜,比绿豆芽贵一倍半。小时候,母亲买的永远是绿豆芽,使我对黄豆芽产生无限憧憬。结果,长大了以后,自己买的则一定是黄豆芽菜,反正一包才七十五日元。 

菠菜根也好,绿豆芽也好,我并不是非常想念的。如果想吃,到处有得卖。半夜,我舒服地躺在床上翻看书报杂志时,为什幺忽然有气味飘过来刺激多年前的记忆? 

也许因为我的视线无意识地在书页上寻找着关于食物的叙述。晚上躺在床上翻看书报杂志,是我最喜欢的休闲法。能取得最大乐趣,乃当我读到关于食物、味觉的精彩文章时。 

专门谈食物的书,日本有吉田健一、丸谷才一、邱永汉、檀一雄、池波正太郎、石井好子等的名著。我曾一度移民去加拿大时,就把其中几本随身带去,在他乡不知重看过多少次,而且真是百读不厌。 

现在,连看一般小说,我都希望会碰到关于食物的精彩叙述。纯文学作家金井美惠子的作品,一句话往往长达几行十几行,有时候过几页才另起一行,按道理应该不容易读。可是我看得津津有味特快翻页,不外是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动不动就聚在一起大喝大吃。最近问世的「关于她(们)我所知道的两三件事情」里,多次出现「中华风冷奴」,也就是中式凉拌豆腐,是在豆腐上搁了盐和胡椒,最后浇热麻油吃的。实际上做起来(我做了)没什幺特别,真不懂怎幺在作品里显得那幺有吸引力。 

已故作家森茉莉可不一样。现实生活当中的她是极为无能的人。在一间公寓住了十多年都没打扫一次,最后要搬家时,地上有一米深的垃圾早已变成泥土,朋友们帮她把几件家具挖掘出来了。至于平时的生活、写作、见客都是半躺在床上;吃饭时铺一张新闻纸当饭桌,吃的至多是买来的面包和罐头食品。然而,在作品里,她描述地道法国菜,而且按照她叙述做(我做了),结果好吃至极。 

森茉莉十几岁时住过一年巴黎。几十年后,记忆中的巴黎仍给她作品提供丰富的营养,虽然作者本人永远半躺在垃圾堆里。 

前些时去世的法国文学专家河盛好葳曾道:年轻时不旅行,年老后则没故事可讲。换句话说,年轻时候尝过的酸甜苦辣,多年后都不时会使人回味无穷。



IP属地:上海1楼2007-01-31 20:34回复
    ,多年后都不时会使人回味无穷。
    嘻 、


    IP属地:天津2楼2009-07-25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