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水流年,邀君与共
亦,字从简,型似人。
亦也,又为总也。
祖训云:集人心之所向,聚人心之所想。纵流年不复,子孙后代亦不散不失。
亦水之滨,亦氏相守。
经年转逝,亦水长流。亦氏一门,公孙轩辕氏之后也。昔轩辕败蚩尤于逐鹿之野,尤之徒风伯负隅顽抗,屠千余众,轩辕氏三子负伤而逃,至亦地而居,遂以亦姓。
后,轩辕三子薨,遗子数,裂地而分,互相而击,乱也。其时族谱不可考之也。
至殷商时,有王亦名,生于冬至,族人以为不祥,弃之。有千禽翔集以羽覆,万兽纷然以乳哺。其母以为神异,收而养之。少聪颖,长有猛力。引族人妒,家变以杀之。名力诛千余人,不敌,溃逃羑里,遇周文王昌。昌怜之,疗之,并以为友。名尝与昌共演先天,昌以为能。至昌之子发伐纣裂国而封,乃助名诛仇,封亦地。
名子桓,桓子居,居子尘,尘子然,然子天,天子威,威子麒,麒子衣,衣子伤。皆亦国之君,伤之后,臣于秦,因秦始皇政焚列国史书,故亦氏失载。
后秦归于汉,汉乱于魏,魏并于晋,晋分于南北朝,南北又合于隋,隋灭于唐。其一千五六百年间,亦氏皆朝臣也,其人其事皆记于二十四史中,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