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末晚上帮一个朋友的朋友搬行李,他要从堪培拉去阿德莱德,十八个小时的车程。听他讲他昨天才刚从国内赶过来都没时间休息就得奔去阿德了,因为签证的问题一直没好他在国内耽搁了半个多月,不由得就叹了口气,想到自己当初等签证时的感觉。他说,其实一个人出门在外的都挺不容易的。
帮他搬完行李回到家,看着有些凌乱的房间,桌上放着的台灯也没有关,墙上也贴上了自己喜欢的海报,厨房里放着切了一半的柠檬,似乎终于可以对自己说一句,这样可以算是长大了吧。想想自己三年前在墨尔本的情形,居然不能确定那些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只有在好好审视了现在的自己之后,才能明白那些生活或多或少地在我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比如学会了好好做顿饭,比如一次次凌晨五点看着天亮,比如曾经的异地恋分手后那种世界末日的感觉,也在博客里写过那种一个人搬家时的痛苦,所以到后来,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就很少搬家。也曾经有个一阵子心血来潮,想要每天傍晚的时候出去跑步,想看着天亮变成天黑的那种静谧感,可是没有坚持几天也就放弃了。
那时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一切都没有现在这样驾轻就熟,写到这里我才突然意识到,这是我一个人住的第4年。
2.
在ANU的日子其实挺新鲜的,每天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也听着朋友或悲或喜的故事,膜拜着那些离自己生命中很近的强人。每天晚上回来上扣跟老妈汇报下情况,然后总会听几首歌在歌里寻找点灵感,跟TIMI讨论新书的插画然后上校内看大家的动态和留言。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有的时候交谈,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温暖。
那天凌晨3点的时候看到留言,有人问我,觉得孤单吗。我想说,没有人是不觉得孤单的,可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解释。我们常会感到莫名的孤单,即使朋友父母都陪在身边,我们还是会觉得自己像一个局外人。我们不得不面临很多人的分离,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我们会感到孤单的原因,比如从小照顾我的爷爷奶奶有一天会离开,比如从出国起就一直陪着我的本子突然不见了,比如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人离开你远去了。可是那些孤单,却是必要的存在,或许我们都需要这么几年,学会一个人过日子,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后沉浸其中,那些与自己度过的日子,是一种独特地存在,它慢慢地化成音符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每当你坐地铁,听音乐,看电影,或者跟朋友交谈的时候,它就会不经意地蔓延上来,这是属于你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
其实总是很怕接到从国内打来的电话,因为我妈经常在网上跟我聊天也就很少跟我打电话,每次接到她电话的时候都会很害怕,害怕是家里出事了,在每个这样的时刻我都会觉得,家是我最重要的东西。
可是你说,为什么我们的故乡,放不下我们的梦想。
3.
其实一个人生活的故事还有很多可以写,比如也总算是一个人穿过了几个城市去看了喜欢的乐队的演唱会,比如这几年都是很安稳地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唯一的一次是发烧把自己闷在被子里,对自己说明天就会好的,比如也算是一个人去了欧洲一次,然后遇到的那些人,不管是跟我交谈过还是只留下一个侧脸的,都深深地记住了。也算是有几个不错的经历,旅行的途中也遇到了两个跟我一样一个人旅行的中国学生,还记得那个女生背着包离开车站的时候,很用心地对我这个刚认识的陌生人说:不用害怕那些嘲笑,说出来被人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很多时候,都不想做什么,就这么在傍晚的时候出门慢慢踱步买东西,看着周围的人来来往往,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去,会觉得似乎自己和自己心里所想的东西,都被慢慢地拉长了,那是属于自己的,跟别人不同的东西。或者会按部就班地慢慢把要做的食料放好,动作会特别细心特别慢,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慢,只是觉得那样的时刻很安心。似乎一个人久了,就会变得有条理起来,有着自己的节奏,跟自己独处的时候,会变得特别敏锐,后来我才明白,那是一种抵抗,抵抗孤独,抵抗寂寞,抵抗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