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如同有专家所说,自晚清以降,经过多少仁人志士的热血奋争,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最大命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现已进入“总结期”。正因为如此,变化之剧烈、转型之迅猛、牵涉面之广,可想而知。
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剧变,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
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些变化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审视,我们才不至于在纷繁的表象面前变得迷惘而再次失去方向。那便是:一百多年来,虽然历经曲折,但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到人民共和国的民主自由,这一“历史之河”无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流淌,而且不可逆转。
但历史又不只是几页冰冷的纸张。只有把变化同时放在现实中、放在每个社会个体的日常悲欢中来考察,我们才能在认清方向的同时更加清醒,而不至于走向虚妄。那便是:即使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每个个体的幸福和上升通道仍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很好的制度保证。
具体而言,在健康的力量正在生长和发育、社会总体走向繁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对生存保障、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对社会公正的诉求。
没有人能忽视、也没有人会忽视他们的诉求。尤其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正义往往会成为变动的代价而被轻易支付,但成为悖论的另一面是:越是变动的时代,人们也越呼唤正义,呼唤公平。
自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潮发端以来,“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成为影响全人类的最基本信仰。有历史学家甚至曾经精辟地对刚刚逝去的20世纪这样进行总结:整个世纪,人类都是在对“发展”和“平等”这两大主题的追逐和摇摆中度过的。所有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思潮,都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