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24日,在宁化县淮土乡凤山村油茶林改造项目点上,数十名工人挥舞着锄头,忙着在油茶林里修建梯田。这个项目采用“隔坡梯田”模式,在坡面等距离修筑水平梯田,能有效截留从坡面流失的水土。这是宁化县完善多种治理模式,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加快水保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林地流转力度,对水土流失区实行全面封禁治理。截至7月,宁化共投入水保专项资金3972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88万亩,占年度13万亩任务的83.7%。
宁化县加快水保项目建设进度,采取“1+5”的治理机制,即成立以水保生态建设公司为龙头,采用林场开发、大户承包开发、股份合作开发、集体组织开发、社会参与开发等形式,进行开发治理或生态治理。目前,该县已新植、补植追肥水保林面积1.48万亩,新植、改造油茶林1.06万亩,新建蓄水池151口,修建排水沟及机耕路各20.6公里等。示范片建设上,宁化县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在石壁、淮土等水土流失重点乡镇建立1万亩连片的水保生态林示范片,在淮土乡建立5000亩连片的新植油茶示范片和5000亩的油茶林改造示范片等。
为加快水土流失区的连片治理,这个县加大林地流转力度。石壁、淮土等乡镇组建工作队,深入村组户,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算账对比等工作,让群众明白政策,最大程度支持配合土地流转工作。为调动其流转积极性,宁化县探索并推行“确保基数、增产分成”的利益分配机制,开发主体与各村委员会或农民联营开发,按照双方约定比例分成。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6.6万亩,为水土流失连片治理奠定稳固基础。
该县还坚持堵疏结合,对水土流失区实行全面封禁治理。县、乡两级制定了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封山育林村规民约,实行农户燃料补助,引导群众以电、沼气等燃料代替柴草。县里统一制作了封禁告示牌150块。石壁镇、淮土乡的工作人员本月或进村入户,或利用圩场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淮土乡还成立由乡干部、专职护林员和林业站工作人员等组成的3个督查组,对各村封山育林落实情况、护林队伍巡查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刘才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