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 成长作者:雨印内观工作室
我曾经是一名“强迫症患者”,历经多年的痛苦挣扎,在走投无路之际,很幸运遇到了周老师。在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我渐渐地摸到了门道,走出了强迫的泥潭沼泽。回首这些年来,心里有颇多的感受,想与各位分享:
我从小就比较争强好胜,家里对我的期望很高,期盼我能够“鲤鱼跳龙门”。不负父母所望,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位列年级前茅,自己也有点洋洋得意起来。读了高中之后,由于学习压力很大,同时身体不太好,每天睡不好,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影响了学习成绩。多疑和完美主义倾向使我时时陷入自责和绝望的境地。于是只好靠一些“励志”的话来鼓励自己,结果使强迫思维越来越严重和泛化。现在想想,就是周老师说的“对好的情况生起强烈的喜欢,对坏的情况生起强烈的讨厌”所致。
从高中一直到大三这六年里,每天几乎都生活在一种急促的焦虑感之中,因为缺乏心理知识,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只是觉得自己算是完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大三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太好常常去看中医,中医师是位很敬业和慈祥的老先生,他看出我老是叹气,精神状态很差,就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并对我进行了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告诉我看心理医生并不是说我是神经病,每个人的心理也会有感冒的时候,心情抑郁去看心理医生就像去看伤风感冒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看好了就行了。我当时有点忐忑,但是我深信这位老先生的为人以及他给我的指导。于是我就答应了,令人感动的是,他还帮我预约了一位心理医生。并告诉我,那位心理医生是专业人士,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了,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我深深地感谢这位慈祥的严医生。
心理科的李医生,从业十几年,是位敬业的好医生。她细致地问了我情况,给我做了些心理的辅导,从她那儿我知道了,我可能有强迫症和抑郁症,最后给我开了些药,百忧解。我按照李医生的叮嘱服用了半年的药,治疗期满后她告诉我已经康复了。在药物的作用下,我每天心情轻松,开朗阳光,我也以为已经康复了,于是就停了药。然而,服用药物的结果是,我的思维模式其实没有变化,这些问题只不过被掩盖起来罢了。停药后的半年间,情况每况愈下,因为我无法接受不开心的我,无法接受没有100%投入学习工作的我,无法接受比不过别人的我。终于,抑郁强迫复发了,一如既往的猛烈袭来。
在读研的时候,我疯狂地上网搜集和强迫抑郁相关的资料,看到了网上原来有那么多和我同病相怜的朋友。还看到了论坛里弥漫着的称其为“精神癌症”的恐怖气氛。在某个网站,我看到了一种名为“森田疗法”的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疗法,于是下载了资料,就开始研究和实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我想只要是强迫症患者且接触过森田疗法,对这八个字应该都会倒背如流了吧。可是要具体怎么顺这个“自然”却是个很难的事情,那时的我心里面全是对强迫思维的警惕和对抗,一旦难受的感觉升起或者纠结的想法出现,马上会投入到与它们的战斗中去,巴不得它们快点消失。越是这样,纠结就越是严重,它每一次的出现都会让我焦头烂额。现在我明白了:我们需要训练自己有一点宽容,让这些痛苦先存在一会儿,看看自己是怎么反应的。这个训练不能让我们马上获得轻松和解脱,但是它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改变。因为之前,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全都是在憎恨和斗争,你可曾带给自己哪怕是一点点的宽容呢?顺痛苦“自然”发展,去尝试一下,你就知道。
当时由于对森田疗法不甚理解,转而研究一修老师的“醒悟”疗法,因为一修老师已不做咨询,所以也是似懂非懂,虽然他说的话都说到我的心里去了,但是具体操作上还是不会。我看到森田和醒悟都引用到了一些佛学的故事或者名词,心生一计,看来佛家的思想应该是很牛的喽,要不也试试,反正走投无路了。于是研究起佛学来,哪知佛学知识浩若烟海,不知从哪里入手,念佛之类的,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不太想去做。神经症患者总是想“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所以就从“直指人心”的禅学入手。买了书籍,下载了资料,跑了道场,可是对于当时颇为经功近利的我来说,收效甚微。我向往禅宗那种清风明月的洒脱,但是一遇到纠结时,我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做。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08年的时候,我从网上看到了动中禅的介绍,宗教色彩不浓,同时又是内观的一种,正和我意。我自己一个人练习了起来,初步知道了“觉知”的概念,但由于对“如实观照”没有重视,依旧是被纷至沓来的杂念所困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周老师,他以亲身经历跟我讲了“四念住”对治强迫症的方法,指导我练习动中禅。看到有过来人“现身说法”,我顿时有了信心。自己一个人钻研动中禅,由于神经症人的急躁心理,我个人感觉效果还是不理想,得失心太重,练习的时候如坐针毡。
后来09年的时候又跟周老师联系,周老师问起我的状况,我像找到知音一样,所有的困惑都倾述了出来。是啊,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我们的苦迫呢?即使是父母,他们也是持怀疑态度:那个强迫症有那么厉害吗?所以这些痛苦,终将由我们自己,也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勇敢的承担,去发现这些痛苦带给我们的启示。引用一修老师的一句话:独自承担,用心体察,自强不息是神经症者唯一可最终依靠的意志品质。
周老师开始指导我用“它就是如此”来进行训练,在看到、听到、想到的时候,说“它就是如此”。特别是有痛苦来临的时候,对那些感觉说“我在痛苦,它就是如此”,看看自己能不能待在这中痛苦里面。刚开始的时候,我有点怀疑,这也是神经质症人的特点。这个“它就是如此”太平凡内容太单薄了,仅仅这五个字就能搞定一切么?虽然怀疑,但我还是决定一试。因为我相信周老师的为人,周老师经历了那么多的苦痛,却还有那么好的心态,是我学习的榜样。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用它就是如此进行反复的练习,在平时看到、听到、想到时,只要记起来就念一下:它就是如此。由于自己掌握不太得法,还有点急躁,所以造成了关于它就是如此的强迫思维。想达到一念“它就是如此”就能获得解脱的境地。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旦痛苦强迫来临,就赶紧念,但是它们还不走,以前有用的,现在怎么没用了?怎么办?难受死了!这个时候周老师不厌其烦对我的督导给我很大的决定性的帮助。每次联系,他都会问我练习多长时间,遇到什么问题,那个时候我常常向他倒苦水,周老师只是平静地带领我做“它就是如此”练习:我在忧虑治不好了,它就是如此。我的情况有反复,它就是如此。我难受死了,它就是如此。接纳当下的状态,让其存在。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反复了,其中有几次还很大,每次周老师都会平静地分析我的情况,有时只需一句话,就可以让我知道症结的所在:我的情况在反复,它就是如此。 是的,此时此刻,它就是如此,还会有其他么?我们只是忽视了这个事实,我们只是不愿去发现这个事实而已,而用“它就是如此”进行细致的观察,接纳,我们会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到的东西,一些以前没有细细体味过的感觉。这些经验会给我们带来帮助,就像在黑暗里,点燃了火把,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经过那么长的时间的训练,现在的我已经与以前相比完全不同了,在强迫来临的时候不再慌张失措强力镇压,我知道该怎样对待他,给他尊重,给他点空间,和他共处。就像周老师说的,要培养一个心理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经历过很多次的反复,能有现在的成果,真心感谢周老师的悉心指点,做心理咨询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生活中的痛苦和彷徨依然会来临,这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洗礼。这些经历,会帮助我们的内在真正地成长起来。我们会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前进的道路!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