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子吧 关注:29贴子:917

【华夏之乐器】818我国传统乐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了些聊影视里古筝古琴的,我个人很喜欢这类东西,就去搜了哈,现发表一哈,希望同好的一起来聊,也可以补充哈资料,毕竟这方面我也是小白一枚,这里上的都是道听途说的......
我们的民乐,如果追溯到各个朝代,在普及各个民族估计乐器成百上千,这里我看只能说道哈比较知名的,先上个大概概略..
拉弦乐器
  京胡 高胡 二胡 中胡 板胡 革胡
  坠琴 艾捷克 马头琴
弹拔乐器
  坠琴 艾捷克 马头琴 柳琴 瑟琶 阮
  月琴 古琴 筝 箜篌 杨琴 三弦 东不拉
  弹布尔 热瓦甫 扎木聂 考姆兹
吹管乐器
  笛子 箫 排箫 埙 笙 芦笙 巴乌 管子 唢呐 号筒
打击乐器
  号筒 编钟 编磬 云锣 曲锣 排鼓
  铜鼓 大鼓 堂鼓 钹 锣 碰铃 包锣
  木鱼 南梆子 拍板 板鼓 梆子 手鼓 大锣



IP属地:山东1楼2012-08-06 22:05回复
    图片来自网络,只想宣传同好,如有冒犯请多包涵



    IP属地:山东2楼2012-08-06 22:06
    回复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
      


      IP属地:山东3楼2012-08-06 22:06
      回复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
        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明代:鹤鸣秋月(鹤鸣秋月式)
        


        IP属地:山东5楼2012-08-06 22:07
        回复
          依次为
            明代:中和(列子式)、
            明代:壑雷(落霞式)
            宋琴:铁客(凤势式)
            唐代:老龙吟(响泉式)
            一池波(神农)




          


          IP属地:山东6楼2012-08-06 22:09
          回复
            宋琴:海月清辉(仲尼式)

              唐琴:春雷(伏羲式)

              唐琴:大圣遗音(灵机式)

              唐琴:九霄环佩(伏羲式)

              唐琴 太古遗音(师旷式、单月式)

            


            IP属地:山东7楼2012-08-06 22:12
            回复
              京胡,又称胡琴。拉弦乐器。
                  京胡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京胡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紫竹京胡、染竹京胡和白竹京胡。此外还有罗汉竹京胡和凤眼竹京胡。
              


              IP属地:山东8楼2012-08-06 22:13
              回复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二胡分类
                  依据制琴产地可分为三类
                    苏州琴
                    上海琴 (敦煌牌)
                    北京琴
                    依据琴筒形状可分为四类
                    圆筒二胡
                    八角二胡
                    六角二胡

                


                IP属地:山东9楼2012-08-06 22:14
                回复
                   云锣,出现于元代,是蒙古、满、纳西、白、彝、藏、汉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改革云锣所用铜的合金成分与传统响铜有别,其音质更纯正结实。演奏时使用软硬两种锣棰,每种两支一副,由一人左右手各执一棰站立演奏。
                    乐曲有《水库凯歌》、《旭日东升》、《渔舟凯歌》、《钢水奔流》等。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8-06 22:15
                  回复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IP属地:山东11楼2012-08-06 22:16
                    回复
                       铜质圆形的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
                      


                      IP属地:山东12楼2012-08-06 22:16
                      回复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描述:螺钿琥珀紫檀阮咸 100.7宽42CM

                        近年来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长了琴杆,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减薄,面板里面粘贴“V”形音梁和周边挖“U”形槽,音孔改为对称的鸟形,造型美观,发音坚实、宏亮,音色纯厚圆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
                        


                        IP属地:山东14楼2012-08-06 22:20
                        回复
                          月琴,我国汉、彝、苗、侗、布依、白和哈尼等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弹弦乐器。历史久远,流传广泛,音色清脆,常用于独奏、民间器乐合奏、歌舞、戏曲和说唱音乐伴奏。
                            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也有二弦、三弦的月琴。用于京剧、楚剧等戏曲伴奏。月琴是从阮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我国的月琴在唐代传入日本,19世纪3O年代达到最盛时期,遍及一般人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月琴在日本被禁,战后才又恢复。
                            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
                          


                          IP属地:山东18楼2012-08-06 22:23
                          回复
                             月琴乐曲丰富多彩,各民族、各地区又有所不同。彝族较著名的传统独奏曲有:《刮地风》 、《野马过河》、《一对鹅》、《六背腔》、《甘洛调》、《数西调》、《雷波调》、《威宁调》、《大理调》、《草皮调》和《嘎木调》等。哈尼族月琴曲有《过山调》等。
                            


                            IP属地:山东19楼2012-08-06 22:23
                            回复
                              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亚速、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扬琴。清末以来,扬琴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
                              


                              IP属地:山东20楼2012-08-06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