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烟落尽吧 关注:184贴子:11,184
  • 12回复贴,共1

╱/゛- -:「 什么破格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先,等着


1楼2012-08-10 00:23回复
    我这格式怎么了!!!!一个二个嫌弃的!!!!


    2楼2012-08-10 00:31
    回复
      (现下是五月的天,虽说不上闷热和酷寒,顶多是荫凉适人。这京城里九曲十八弯随处一打听哪个人不知道城东有所名为伊穆图府坐落在那地,这一来二往的也算摸透了路。本想着上次同瑾然说的事有些眉目进展,奈何不过是点头即止不够尽心。这次找他定是要论个结论)
      (让人带着直接朝伊穆图三少的书法里走去,这才刚一推门进去。三少我是没见到,不过瞅到个小丫头坐那看着书,这...女儿家读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江南凡事大户点的姑娘都懂得识文断字,只是这姑娘看的..眯了眯眼望去,三国志?好丫头,还看的那么入迷连人进来都不知道,瑾然家什么时候有个这么好学的小丫头?我虽冷性,但还是第一次见女人看颇有深奥的书,忍不住问道)
      看得懂么?
      


      3楼2012-08-10 00:38
      回复
        ( 已是五月天,虽不至于炎热,但终究快要入夏,总归有些暑气,本就是不爱往外跑的性子,这些时日便更是大门不迈了,只是自己阁内找不着想看的书,这才起身来了风过无痕。三伯书房里头藏书多,自己没什么特别的爱好,也就爱看看闲书,三伯也发了话,只要不入内间,外头的书也就由着我翻了。)
        ( 一如往常在三伯书房里头看书,却不料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着,下意识便转过身去,瞪圆了双眸凝着来人,倒是个眼生的人,只是既然是下人带着来的,定也是三伯的友人。这才想起他方才的问话,心里冷哼,淡道: )
        女子不是只能看懂《女诫》、《女训》两本书的。


        4楼2012-08-10 00:57
        回复
          (这丫头瞧着年纪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口气倒不小)
          (如今四九城中的格格们都讲究看书习字,赫舍里家的格格们便是如此,整日介被先生困在书房,没两三个时辰是出不去的。可在我看来,女儿家的,字纸文墨终究不是归宿,更何况书中那些艰深就是男子也未必能轻易探得真谛,况女子呼?不着痕迹的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丫头,继而挂上了一个略显不屑的轻笑)
          女子若是能读懂《女戒》同《女训》已属罕见,听姑娘这口气,莫非将来相当女状元?恕在下冒昧,女子还是同针线女工待在一处会比较稳妥。


          6楼2012-08-10 01:20
          回复
            窦太后和武则天便是书读的多了,干预朝政。虽是一时风光,可结局仍旧逃不过没落二字.
            (虽然窦太后和武则天都逃不过没落二字,不过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能有这番见解已实属不易让我感到意外。这样的女子我是第一次见,虽在江南有不少红颜知己能够合拍,但能真正提出赞扬窦后和武则天的实属不多。而后,听她提起诸葛夫人黄氏时原先不屑的轻笑早已不在)
            至于黄氏,这木牛、流马虽有她一半的功劳,诸葛偶略同她请教一二。可世人提到她还是更热衷于她的相貌,可见世人眼中最看重女子的是什么.无外乎,贤,德,冒,略才也
            


            8楼2012-08-10 01:55
            回复
              ( 几番话说下来,自己也没了看书的闲心,索性顺手合上了书册子,搁置在一旁案上,尔后径自往一旁坐下,本是该有所谓的待客之道,只是这客不客,主又何必主。偏生这客嘴里吐出来的还都不是好词,那我便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了。峨眉轻挑,唇角这时才扬起,只是笑意里蕴着的绝不是愉悦:)
              看来阁下是推崇‘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一论了。恕小女子多嘴一问,这与你们大男人常挂在唇边的‘能者居之’四字,可不是自相矛盾了?
              ( 自己最看不惯便是如此,口口声声说着能者居之,可当女人胜过男子时,又摆出牝鸡司晨四字。三国志一书,自己也不是第一次翻阅了,其中自己尤为敬仰黄氏之才德出众,如今在他口中却只剩下相貌二字,对他的印象自然也就跌到谷底。眉目间也隐隐有了些不耐。)
              更何况,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美人也好,丑妇也罢,相貌总归不过皮囊一副,再耀眼的美貌终究敌不过年岁,可她的才学却是经年不衰,她胜过诸葛孔明也是半点不假。庸俗之辈,才热议其相貌而对她内在美视若无睹,难道,阁下也是其中之一?
              (稍事一顿,复而启齿:)
              娶妻当娶贤,贤淑贤惠自然可谓之贤,可难道聪慧明大义、有才能者便不可谓之贤?
              


              9楼2012-08-10 03:13
              回复
                非也非也,在下并不是要否定诸葛之妻黄氏,作为女子她有贤良才也,作为妻子她可以提丈夫分担杂碎琐事,这般奇女子如此了的,只是人们在提到她时第一念头想到的则是诸葛孔明之妻,不过成了诸葛孔明的陪衬。恕在下冒昧,自古以来女人便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若想着有朝一日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恰恰不成功
                (这番争论下去也不会得下个完美的答复,顿了一下,自是看到那姑娘眼中不满,想必是对我推崇的不满。不过我今日来倒是长见识了,城里闺阁还能有如此气度的女子委实少见。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书翻阅着,这才继尔开口])
                姑娘语话句句利落,试问平日里最喜欢谁的诗?


                10楼2012-08-10 23:09
                回复
                  ( 他的一番话下来丝毫也说服不了自己,不过是些腐旧思想作祟再加上大男人主义的言论,看着他径直往书架那走过去,欲启齿反驳,却被他一句问话给打住了。蹙起了秀眉,撇过头,道: )
                  真不巧,我最喜欢的恰恰又是阁下口中该找准自己定位的女人,鱼玄机。
                  ( 虽爱读诗,但从来也没论过最喜欢哪位诗人之作,每个诗人的作品都有其过人之处,各有千秋,之所以说鱼玄机,则因为他既说不过我,却又不愿继续听我说,那我偏要寻了机会说。敛衽而起,双手负在后头,微微侧首,眸子凝着他的身影,道: )
                  论诗文,班婕妤、李清照、许穆夫人、鱼玄机一众才女的才华并不逊色于男子;论行军打仗,秦良玉、梁红玉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更胜男子;论胆识谋略,有平阳公主;论仁杰孝义,有花木兰;对了,论治理国家,还有方才提过的窦太后和武则天。女子为何就必须是陪衬?女子之所以成为陪衬,是我们女子愿意屈居,而不是我们不能担大任。若人人如阁下一般,只知一成不变,抱着腐朽观念不放,那恐怕如今我们还在茹毛饮血呢。


                  11楼2012-08-11 04:34
                  回复
                    @赫舍里旻澈 明显我是来催的
                    


                    13楼2012-08-13 23:16
                    回复
                      ( 我是个性子倔的人,更是个嘴硬的人,这一点,我认。)
                      ( 从小待在额娘身侧,阿玛一步都不曾步入过尘烟落尽,让我们母女二人受尽委屈而无所依靠,额娘又只会以泪洗面,那么唯有我自己护着自己,不让自己受委屈,所以几番话下来,我句句刺耳,句句都不留有余地,便是脾性使然。我听不得别人的冷言冷语,更听不得别人话中带的讽刺和不屑。)
                      ( 可我也是个心肠软的人,这,我是不得不认。)
                      ( 本来一来二去都快吵起来,对上他眸子时我还想着要恶狠狠瞪上一眼,却因着那一抹柔和而愣了一愣。他忽而做低姿态,让我倒是不知所措了好一会儿,就这么一番话下来,自己的气便消了大半,心里头用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骂着自己不争气,谁让我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别人给个糖吃就什么气都消了,真真是不争气。)
                      ( 转身冲着外头唤了一声: )
                      世馨,还不快端茶盏子过来。
                      ( 世馨倒是动作快,才一喊便端着两个茶盏进来了,估摸着是方才小厮便端来了,只是世馨瞧着里头我们俩火药味重,才先拦下了没敢送进来。素手摸了摸茶盏,倒也没冷,便从世馨手上接过了茶盏子,双手毕恭毕敬端着杯托部分,挪步到了他身侧,举着茶盏言:)
                      方才是我不对,出口相撞,言辞上多有得罪,连待客之道也忘了,该是我道声见谅才是。这是明前龙井,也不知道合不合阁下口味,若是不合,我去让人给阁下泡过另一盏茶吧。


                      15楼2012-08-14 02:39
                      收起回复
                        (这。。是怎么一回事?起先还挺伶牙俐齿的一姑娘怎么现在跟方才如同两人?感情还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丫头,摸透这点也懂见好就收,我面上温和也不喜麻烦,当即告诉她“这一盏茶便好”随后又等了一会仍然不见三少出来便又看了些书,寻了她问,她也一一答复,使我很是讶然,我虽知道京城里女子读书不是稀罕事,但没想过还有这等读于心,看法颇远的女子)
                        (合上书本交递于她,起身拱手道)
                        如今也叨嗑姑娘半日是在下冒昧了,往后若是有缘必会再见的


                        16楼2012-08-15 0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