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吧 关注:298贴子:955
  • 3回复贴,共1

怀素 唐代书法的市场尴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0年11月,中国现存较古老的书法作品——唐代书法家怀素的《食鱼帖》(有人认为是唐摹本或宋摹本)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参加秋季拍卖。其实,面对艺术市场,绝大多数的人心情还是很平静,当然象碰到这么久远的书画艺术品尤其珍品肯定会拟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就象比尔•盖茨1994年在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买下达芬奇的手稿一样,3000多万美元买下达芬奇的几十张纸稿,为的是向往已久的经典和对大师的景仰,而不是去看达芬奇写的是什么,他的字写得好不好。不管是此前拍卖的北宋张先的《十咏图》(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经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拍卖会上以1980万元的价格购得此画作),还是后来拍卖的北宋书家米芾的《研山铭》(2002年12月举行的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北宋米芾书法《研山铭》被国家文物局委托机构以2999万元的创纪录价格买走。)都曾不同程度搅动了中国艺术市场。
正像当时的舆论、媒体或鉴定人士所说:“这部长期流传在民间的稀世之作极有可能创造中国书画拍品成交额的最高纪录。”
《生活时报》:“这是全世界距今年代最久远的中国书画作品。它为唐代大书法家怀素所书,从收藏的角度讲,宋元作品已是难求,唐代作品原作几乎不存,可以说能列入博物馆的最高级别。”
“《食鱼帖》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均在张先《十咏图》之上,因此极有可能创下中国书画拍卖的新纪录。”
怀素草书《食鱼帖》是“迄今为止最‘旧’的一件书画拍品”。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在拍卖新闻发布会上也特别强调说:由于怀素书法《食鱼帖》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因此他们此次将实行“定向拍卖”的原则,即只有中国的境内博物馆、图书馆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才能参加竞买。所谓“定向拍卖”,也就是说拍品只能留在国内。这更加强了此件作品的可信度和新闻效应,同时也起到了更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中国书画业务主管胡妍妍说:唐宋摹本并非作假,纯粹是为了流传而请高手按原件复制,复制时采用专门工具,力求忠实原作。“传统上认为摹本‘下真迹一等’,但收藏界普遍将唐宋摹本与真迹视为等同。”她其实在告诉我们,对待这么久远的书画艺术品,只要是一个时代的作品,即便是摹本,也是和真迹有同等的价值,因为岁月的沧桑和痕迹本身便是一种价值。
早在20多年前,徐邦达先生就看过此件作品。1977年,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率文物小组到青岛,并考证此件作品为怀素墨迹。徐邦达称赞《食鱼帖》:“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 可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1987年01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著录《食鱼帖》时标明了是一件“古摹本”。
就在人们期待之时,2006年11月02日,怀素《食鱼帖》从880万元起价开拍,至1000万因未及保留价而流标,这一结果让中国嘉德负责人和很多关注此件拍品的人,当然还有已经仙逝的怀素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惋惜。 


IP属地:四川1楼2012-08-17 11:25回复
     怀素还留有多少文化财富
    据不完全统计,散落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的公元7世纪以前的书画墨迹(包括早期摹本)总数还不足100件。这是一个很令人茫然的数据,这些珍贵的易碎的智慧和脆薄的文明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据文献记载,宋朝内府所收藏的唐怀素草书就有100多件。目前“公认”的怀素书法墨迹有以下几件:
    一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苦笋帖》: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怀素《苦笋帖》,绢本墨迹,草书。纵25.1厘米,横12厘米,仅2行共14字,无年款。内容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帖前有清乾隆皇帝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庠等题跋,钤有“宣和”、“欧阳玄印”“绍兴”、“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瑆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数十方。黄庭坚《山谷题跋》:“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帖宋时曾入绍兴内府收藏,后历经元欧阳玄,明项元汴,清安岐、乾隆内府、永瑢、永瑆、奕欣、戴滢等收藏。《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书画鉴影》等有著录。也曾刻入《大观帖》、《三希堂续帖》、《诒晋斋帖》等汇帖。
     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自叙帖》:  《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首六行早损,为宋苏舜钦补书。帖前有明代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自叙帖》曾经南唐内府、苏舜钦、邵叶、吕辩、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可谓流转有序。宋代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代安岐《墨缘汇观》等有著录。《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明文徵明题:“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大藏家安岐评价此帖:“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一是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论书帖》:  怀素《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唐僧怀素行书论书帖》,帖后有乾隆皇帝行书释文,赵孟頫、项元汴等人题跋。 卷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秋壑图书”、“内府图书之印”、“项子京家珍藏”、“旷奄”、“乾隆”、“嘉庆”、“宣统御鉴之宝”等鉴藏印。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明项元汴、清高士奇、安歧、清内府收藏。项氏收藏时,前隔水尚有宋徽宗泥金书签,今已佚失。《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江村清夏录》、《墨缘汇观》中均有著录。宋代董逌在《广川书跋》中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
     一是这件曾藏山东青岛博物馆,现藏山东青岛图书馆的《食鱼帖》。  《食鱼帖》,亦称《食鱼肉帖》。墨迹纸本。草书。8行,56字。高29厘米,长51.5厘米。《食鱼帖》释文是: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口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口日怀素藏真白。《食鱼帖》后有宋人吴(吉吉)于徽宗宣和甲辰(公元1124年)七月题跋,另有一未具名跋文。宋人跋后有清人何元英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跋文。帖前有米汉雯题 “翰珍”两字引首。卷中有诸多宋、元、明鉴赏印章。如左右角盖有古印(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另有宋代“希”字朱文半印、“军司马印”、北宋吴吉吉、元代“乔篑成印”、“赵子昂氏”、“张氏蓬山珍赏”、“张晏私印”、“句曲外史”、“大雅”、“子昂”、“贞节堂印”、“春草堂图书印”,“陈彦廉氏”,张晏“瑞文图书”、“贤志堂印”、“襄国张氏”、“瑞本家传”,“项元汴印”等鉴藏印80余方。此卷未见著录,但明人李日华在《六研斋三笔》卷二载有怀素《食肉帖》,文字和《食鱼帖》基本相同,只是“善”字下“之”字,“日”字上作“晦”。明代顾复《平生壮观》卷一、清代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八、清代吴升的《大观录》卷二也有《食鱼肉帖》的记载。 


    IP属地:四川4楼2012-08-17 11:29
    回复
       怀素其人
       怀素,和尚,俗姓说法不一。据唐代释智升《开元释教录》记载:怀素姓范。但也有说姓钱,字藏真(因自小“忽发出家之意”、“二亲难阻”,遁入空门后,改字藏真。)湖南零陵人,也有说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但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世称“零陵僧”或“释长沙”。为诗人钱起的侄子。是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关于怀素生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为开元二十五年生,德宗贞元十六年死(公元737—800年),享年63岁。一说为生于开元十三年,死于贞元四年(公元725—788年)。幼年出家,父名强,作过唐朝的左武卫长史。书法受惠于颜鲁公,书法史上的典故“笔冢墨池”(“蕉叶练字,秃笔成冢”)即出自他。怀素当时甚得颜真卿的欣赏,颜问他:“夫草书于师授之外,师有自得之乎?”怀素回答:“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壁坼之路,一一自然。”怀素天性豪放,不拘小节。喜欢喝酒,醉后常发狂,故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即是说张旭疯颠,而怀素狂放。他自己说:“得草书三昧”。当时的诗人如李白、戴叔伦、钱起、颜真卿等,都有诗赞美他的书法。
        唐代李白有诗赞:“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扫却山中兔。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忽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韩偓也有诗曰:“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宋代苏东坡跋怀素《食鱼帖》赞云:“素公自序,尤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倜傥,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此。如没人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今观此帖有食鱼、鱼肉之语,盖倜傥者也。至于行笔遒劲,如屋漏,如屈铁,非工其能如是乎?”
       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人们誉为“一字值千金”,遂被称为“千金帖”。明代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
       众所周知,毛的书法受到怀素的影响比较大,怀素和孙过庭是毛最为喜欢的古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帖,毛更是时常披阅。
       我常常在想,一千多年的岁月,这些脆薄的智慧还在影响我们的当代思维。究竟是什么力量阻挡了这岁月的磨砺和侵蚀。传统书法之于今天的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精神的延续和经典的回望。当很多人们在街头学习“签名”的时候,或在进行书法考级的时候,至少有很多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对待古老的文化传统或是祖先创造的文明,我们是否应该怀有温情和崇敬。或许,我们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书法生存的原生态环境,但问题是我们对待仅存的一点古老文脉需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博宝声明:文中出现的数据均来自博宝艺术网数据中心,文章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转载请标明出处。


      IP属地:四川5楼2012-08-17 11:30
      回复


        IP属地:甘肃6楼2014-12-26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