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重视加强部队政治工作。他说:“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没有它,不仅不能生长壮大,而且不能生存。”“要把我们军队的政治工作加强,把头脑武装起来,意志坚定起来,这样才能百折不回的斗争下去。”他指导召开了两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以及组织、宣教、青年、敌工等业务会议,对指导部队政治工作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他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经常给干部作报告。他领导创办了《抗敌报》和《抗敌》杂志,经常撰写文章,宣传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和光荣传统,介绍建军、作战的经验。他对陈毅所写新四军军歌原词《十年》,和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共同讨论修改,突出了东进抗敌和向敌后发展的思想,形成了由陈毅原词、集体改编的《新四军军歌》歌词,加之作曲家何士德的谱曲,使这首军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为广大指战员所热爱。他根据当时所处环境,告诫部队不要“把统一战线曲解为自己与人家一样”,“要加强马列斯(即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学习,来巩固自己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新四军政治工作的加强,成为激励广大指战员**斗争、勇敢打击敌人的巨大力量。
项英十分重视部队的团结统一工作。当时延安派往新四军的干部来自原红一、二、四方面军,特点各异,而来自各游击区的干部山头又多,项英努力做团结工作。新四军开始组建时任第六团团长、后任第一师副师长的叶飞曾经指出:“新四军是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组成的,一下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军,需要看克服山头主义,才能成为一个整体,这是不容易的。”“那时不要说一个团一个山大王,有的一个团几个山大王呢。所以说这一条项英同志起了作用,叶挺不可能起这个作用。第二条是克服游击习气,使部队正规化,他(指项英)是做出了贡献的。”
鉴于当时部队同国民党军政当局联系增多,项英强调要保持和发扬**传统。1938年1月10日,他率军部移往南昌后的第四天,就向干部专门作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讲话。他为有利于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将“保、持、发、扬、优、良、传、统”八个字,作为开始核定8个团对外的代字,如一团叫“保团”,六团叫“良团”。项英对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几乎逢会必讲,《保持和发扬新四军的优良传统》一文就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项英不仅号召艰苦奋斗,更带头实践。他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衣服,吸普通的烟,工作经常熬夜,作报告,自己查资料、列提纲,写文章,自己动手。1938年11月,项英在云岭用自己的津贴费来招待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当时陪客的军部战地服务团油画家涂克,在那53年后还对此专门写出回忆文章,赞扬了这种高尚的克己奉公的精神。
项英为实现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重视培养干部。他知道,部队要发展,根据地要开辟,需要大批干部,除重要骨干请党中央、中央军委派遣外,主要靠自己努力。1938年1月,军部移至南昌后,当即决定办教导队,2月15日第一期开学,4月扩建为教导营,7月扩大为教导总队,由副参谋长周子昆兼总队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兼政治委员。他们以延安抗大为榜样,在三年间培养出四五千名干部,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