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花絮吧 关注:46贴子:2,908
  • 14回复贴,共1

『转贴』大唐西游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转自“西游记吧”,帖子取材应该是央视10频道播出的“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大唐西游记》

第一集    《神话与现实》 
玄奘法师去世的葬礼是空前绝后的庄严,后来他被认为是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原型。 
《西游记》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只是在历史上玄奘法师是一人走完了西行全程。 
可是传说中他有四个奇形怪状的随从,他们是怎么来的呢?他们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 
四个徒弟中,最先出现的是孙悟空与白龙马。他们出现的时间惊人的早,至少从中唐时期就开始流传,这一切让人不能不怀疑他们也是真实的人物。 
在敦煌莫高窟中,有两副唐僧取经图,一副是取经前,一副是取经后,所以唐僧有佛光上的不同,上面都有孙悟空与白马。 
与之几乎同时,在福建的古建雕塑中,已经出现了孙悟空。 
时间相隔如此近,地域相隔如此远。明显在那个时候,孙悟空取经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 
那么他是真实的吗? 
最近有人说,孙悟空是一位唐朝僧人,叫车奉朝,他曾是名唐玄宗时期的朝庭官员,出使印度,但在归国前突发疾病,被迫留了下来,遍游印度四十年后归国,他的法名就是悟空,是唐朝最后一个踏着玄奘足迹出国的中国僧人。但这种说法遭到置疑,因为悟空之名常见于僧侣。 
另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孙悟空是胡人石磐陀,他是唐僧取经的向导,是在甘肃遇见的,他很有能力,也是唐僧收的弟子,然而却起心要害师傅,最后还是离开了唐僧。这些与孙悟空很是接近。后来在漫长的流转过程中,“胡僧”逐渐音转成了“猢狲”。 
但这种说法也不可靠,因为,石磐陀只出现在玄奘门人编写的《大唐西域记》中,于唐僧本人的记述中没有出现。 
然而,胡适在二十年代提出的观点引起了注意,那就是印度神猴哈努曼,它是印度教中的重要神灵,有莫大法力,胡适认为他随佛教东传而进入中国,化身成了孙悟空。 
由于孙悟空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位神明,所以此说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他在后来取经故事的发展,特别是八百年后的《西游记》一书中,更是地位超越了唐僧,成为故事的主角。 
为什么会这样呢?据推测,应该是在宋代,说西游故事的书的时候,说书人为了不至冷场,在主要人物玄奘出现之前,为等候听众,先说一段次要人物故事,但久而久之,发现孙悟空的故事比玄奘更受欢迎,于是他变成了《西游记》的主角。 
取经队伍中的另一个角色白龙马却没有孙悟空这样幸运,他一直是作为唐僧的交通工具出现的。但在《西游记》中,他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小说中,他被塑造成龙的化身。而龙与佛教也有不解的因缘。中国传统的龙的故事较为简单,而从佛教的东传开始,印度丰富多彩的龙王传说进入中国,让中国的龙的故事更为生动,玄奘取经时就见闻了不少恶龙的故事。如一个村庄前的河流定时发水。据说是有一个能降龙的巫师,村人没有给他驱龙的报酬,他愤怒地发誓说死后化为恶龙。此话果然应验,但他后来被佛祖降伏,却对佛祖说:“我也要生存,请让我十六年发一次洪水吧,这样我可以攒足粮食。”佛祖同意了。这大概就是白龙马的来历。 
接下来出现的是老三沙和尚,他比老二猪八戒出现得要早。 
沙僧的原型是深沙神,帮助过唐僧西游,而他的胡人面貌也是唐僧所见异域人种面貌的反映。 
猪八戒出现在元代,他的形象来自于印度的欢喜天,其神有象首人身与猪头人身两种造像,随密教的传播而进入了中国。他加入取经队伍后,沙僧的价值就降低了,最后沦为挑担的,而他,升任二师兄。 
尽管众说纷纭,但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唐僧只凭一人走遍了西游全程。 
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形象,可它的原型无支祈(又称无支祁、无支奇、巫支祁)却鲜为人知。无支祈的神话故事,在吴承恩《西游记》问世前,就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唐《国史衤甫》、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明《骈雅释》等书中都有记载,尤其是其中大禹降服无支祈的故事流传更广。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指出的:吴承恩的《西游记》将无支祈“神变奋空”,“于是禹伏无支祈的故事遂以湮昧。”(湮昧:埋没。)  
  传说中的无支祈是淮水的水神。大禹治水,3次到淮河源头的桐柏山下(河南与湖北两省边境)。无支祈利用惊风狂雷、石吼树鸣等自然灾害与大禹作对。大禹怒火中烧,召集各路神祗抓住了淮涡水神无支祈。这水神形状像猿猴,缩鼻高额,青身白头,金目白牙,脖颈伸出有百尺长,力气大过9头象。它不但能轻便快速地搏击、跳跃、奔跑,还能回答人的问题,能分辨江淮的深浅与湿地的远近。起初,大禹手下的神祗听说要去捉拿水妖,一个个都吓慌了,都跑过来请求禹帝饶命。禹疑心他们包庇妖物,便把他们当中的几个如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梨娄氏等囚禁起来,加以审问。果然问出实情:无支祈火眼金睛千变万化,无法治服。于是禹亲自下达命令给夔龙(又名夔牛、夔年),叫他想办法除妖。夔把这妖怪擒来,禹把它交给童律,童律管不住;交给乌木由,乌木由也管不了;交给庚辰,只有庚辰才能管束它。那时数以千计的妖物如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等等都来捣乱,聚绕在怪物周围,企图把它掩护起来。庚辰便拿戟把所有的妖物都赶跑。大禹令人拿大铁锁来,锁在无支祈的脖颈上,又将鼻孔穿上了金铃,把它押去镇在淮阴龟山足下,使淮水从此可以平安地流入海中。  
  吴承恩幼年时就喜欢听神话故事,喜爱读志怪小说。他从老人们讲的“禹王降伏无支祈”的故事中获得灵感,把无支祈的影子提升为孙悟空的形象,成为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文学人物。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的《西游记》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1楼2007-03-18 12:14回复
    第二集《暮鼓与晨钟》 
    《西游记》中,唐僧是状元与丞相家小姐所生,父母在上任途中,路遇劫匪,父亲被杀,母亲被霸占。其时,唐僧尚没出世,母亲为了他的安全,忍辱从贼,生下他后放入一盆中,顺水而去。被金山寺的老和尚救起,收为沙弥,后来为父母报了仇。这是真事吗? 
    唐僧是出自父母全亡的家庭不假,他父亲也做过官,但没读过书,官职是靠那时即将作废的举荐制度作上的。只是一个县令,后来也辞了官了。五岁时唐僧母亲死去,十岁时他父亲也死了,唯一的姐姐也远嫁他乡,唐僧只有靠他已出家为僧的大哥生活,于是也出了家,他出家的那个寺院就是天下闻名的中华第一寺洛阳白龙寺。那一年还是隋朝,与此同时,隋炀帝举办了一个文艺大会,光演奏乐器就有一万余种,然而喧天的鼓乐声中隐隐透出不祥的征兆。 
    果然不久,乱世开始了。 
    玄奘与哥哥为了平安,远去四川成都。这时,虽然年龄小,他已经是名正式和尚了,因为炀帝对出家奉行严格的控制,终他之世,全国只有数千人出家,玄奘出家那家,全国只有26人出家。 
    他与哥哥在蜀中名声大震,与当时精通经学的苟家八龙齐名,这时他才21岁,但这时他通过自己努力的学习已经对佛教中很多经典产生了疑问。 
    因为当时很多佛经不是由印度直接翻译过来,中国佛经翻译据说起于公元1世纪,翻译者是西域僧人,多由其他语种转译,因为水平问题,所以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23岁时,玄奘毅然放弃了在成都的优厚生活,展开了他的第一次远行,遍访天下以求名师。 
    在行游过程中,他目睹了天下的苦难,坚定了他以佛法拯救世间的想法。 
    26岁时,他来到长安,新兴大唐帝国的都城,这时唐太宗刚刚即位。 
    与小说中观音选取经人类似的因缘,在一个寺院中他遇到了一个胡僧,向他讲述在遥远的天竺中,有一座大寺名曰那烂陀寺,那儿聚集了天下最杰出的僧人,于是,到那烂陀寺就成了玄奘的直接目的。 
    与小说中唐僧得到唐太宗的资助不同,27岁的玄奘在几次出国的申请被驳回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偷渡出关。 

    (未完待续)


    2楼2007-03-18 12:15
    回复
      这帖子不错,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可以加精了


      3楼2007-03-19 12:33
      回复
        后面呢?老师可别学宁远,动不动就扔下个没有结尾的悬念......,呵呵!


        4楼2007-03-21 11:23
        回复
          这是什么话?芳草!


          IP属地:云南5楼2007-03-23 11:53
          回复
            嘿嘿


            6楼2007-03-24 11:10
            回复
              • 58.213.207.*
              人家还想看嘛


              7楼2007-03-26 21:15
              回复
                可不是,老师可以快点转吗


                IP属地:云南8楼2007-03-28 13:37
                回复
                  很渴望见到下文!


                  9楼2007-03-30 15:20
                  回复
                    还原历史真相,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当年一代高僧为求佛家真谛远赴西域的经历,期待下文!


                    IP属地:云南12楼2007-04-04 12:00
                    回复
                      老师加油


                      13楼2007-04-05 19:03
                      回复
                        第五集 菩提·佛影 
                        在高昌王的热情帮助下,玄奘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人数增加到了三十人,特别是那四个小沙弥,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他四位弟子的原型。但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即使在《大唐西域记》中,这四位弟子的记载也是相当少的,除人数外,与小说中的那只队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有这样周密的准备,在翻越雪山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在后来的回忆中,玄奘说:“雪山上住有恶龙,一被人惊动就发雪杀人。”后人认为这是自然的雪崩。 
                        当幸存的人员看到山下的绿洲时,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里已经是西突厥的领地。 
                        强大的草原帝国突厥,在中国历经三百年的战乱,建立起统一的王朝——隋朝时,分裂成东西两大突厥国,西去的道路为突厥人所控制,玄奘如果想顺利达印度,必须要有西突厥的支持。在草原上,他们遇到了一群打猎的人马,那率队的就是西突厥的首领叶护可汗。 
                        玄奘恭敬的递上了高昌王的介绍信,与小说中的国王相同的是,叶护可汗给予了玄奘帮助,不过他不需要玄奘象小说中一样,派遣徒弟来降妖捉怪,救他于难。 
                        接下的路程相当顺利,玄奘很快就到达了现在的阿富汗,在那时这是印度的北部。 
                        当时,印度也才从分裂中统一。统一者是一个叫戒日王的国王。但在这时,他还只控制着恒河流域。 
                        但在恒河边,玄奘遇到了危难。一群婆罗门教徒,每年烧死一个俊美的男子以祭祀女神,这次他们看上了玄奘。在玄奘被绑上木柱,点燃柴堆时,他依然双手合十,虔诚的向佛祷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际电光大作,狂风暴雨席卷而来,浇息了火焰,异教徒惊异不已,认为玄奘有神灵护身,于是放了他并归依了佛教。 
                        在小说中,佛拥有不可议的法力,甚至能穿越时空,玄奘的行动全都在他的眼中。也许,这伙盗贼就是被佛收服的妖魔的原型吧。 
                        有趣的是,现今对这个国家的称呼“印度”,所确定者正是玄奘,这也许就是佛在冥冥中种下的因果。 
                        梦寐以求的那烂陀寺就在眼前,这座千年古庙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仍有数千僧人,堪称佛教的最高学府。玄奘记述下的那烂陀寺更是佛塔如繁星,经楼入浮云的美好去处。根据他的描述,千年后,佛教早已在印度消失的时候,一个英国人发掘出了早以湮灭的那烂陀寺遗址,但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佛的故乡是印度。 
                        在小说中的天竺大雷音寺,是居于白云之上的佛之家园,无数神灵,包括在旅行中一路拯救玄奘他们的观音菩萨也往在里面。统治这个佛国的,是如来佛祖。 
                        现实中的那烂陀寺,对应如来的是一位法师,也就是在长安那位胡僧告诉玄奘精通《瑜伽师地经》的戒贤法师,据说已经年过百岁,早想告别这个烦扰尘世,但一个声音阻止了他的死去,告诉他,他最重要的使命并没完成,不久之后,一位来自远方异国的僧人,将来到这里。见到玄奘之后,戒贤感慨神灵的安排,收了玄奘为徒,亲自为他说法。 
                        玄奘在印度一住就是十三年,在这岁月,他一边仔细地学习佛经,一边不改游历本色,遍访印度大陆。这样,他的名声在这遍大陆上广为流传。 
                        在游历过程中,玄奘听到了有关罗刹女的传说,这群女人住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以劫掠过住的商队上的男性为生。这个故事在后来的小说中变成了女儿国王的故事,但女儿国王是希望以自己的温柔留住唐僧。 
                        十三年后,玄奘已经名满印度,戒日王也听说了他的名声,请他前去说法,与一个小乘教徒辩论。然而在同时,印度的另一个大国王也向玄奘发出了邀请,这让戒贤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那位国王强行将玄奘请到了自己的王国,戒日王随之派使者到了那个国家要人。国王与玄奘相处甚欢,一急之下,说出:“我即使不要命也不能不要玄奘。”这话激怒了戒日王,几乎引起两个国家的战争,最后是玄奘以答应戒日王的请求,到了他的身旁参加印度最宏大的辩论大会。 
                        这场辩论是讨论宗教问题,与会人数上万,胜出者可以获得至高的荣誉,但也暗含凶险。玄奘是作为主辨登台的,他精妙的写出了自己的论文,张贴给诸位与会者参看,但凡有一人发现一个错误,他将会被砍头。 
                        整整十八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指出一个错误。玄奘的学识当之无愧的冠绝全印度。他一举获得了佛教两大宗门的最高荣誉。 
                        人们沸腾了,他们要让玄奘骑上大象遍游全城以接受大家的敬意,但是玄奘谢绝了。戒日王无奈之下脱下了玄奘的袈裟以为替代。 
                        会后,玄奘当即向戒日王提出了东归的意向。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取回真经,宏扬中土,现在只完成了一半。 
                        在与玄奘的交谈中,戒日王对高僧的故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不久,他就派出使者,访问了贞观年间的大唐。 
                        玄奘谢绝了戒日王的再三挽留,要回国了,这时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佛学高僧,在小说中,唐僧也是在灵山成为了仙人,可以腾云驾雾,但在归途中,他们被一股妖风吹到了河里,这就是他们最后的第八十一难。现实中的玄奘回到崇信道教的李唐王朝,会面对什么呢?大唐与突厥的战斗一触即发,前方的路途上,有什么样的第八十一难在等候着玄奘?


                        14楼2007-04-06 22:49
                        回复
                          完了吗,老师?辛苦了


                          IP属地:云南16楼2007-04-10 18:09
                          回复
                            真是一帖生动的“西游实录”啊


                            17楼2007-04-17 13:25
                            回复
                              五一期间,云南都市频道“都市条形码”节目时间在播放《大唐西游记》,云南的朋友或可以收到云南都市频道的朋友可以在每晚18:00-19:00之间收看


                              IP属地:云南18楼2007-05-03 1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