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吧 关注:243,104贴子:2,717,206

那混沌世界的一抹黑色————纪念永远的蝙蝠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And I promise you, the dawn is coming! ————Batman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我向你们保证,
光明,就要来了
————题记
卸下厚重装束的布鲁斯.韦恩在视角的尽头莞尔一笑,猫女海瑟薇性感的背影侧目在旁,镜头所到处,恢复了本名的罗宾站在幽深的蝙蝠洞口,倾斜的瀑布由远及近,汇聚成最终的The Dark Knight Rises。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诺兰的《蝙蝠侠》系列跨越了7年三部曲的章节,终究还是以这般开放的视角,走向了必然的终极。
20世纪扭曲的哥谭市,充裕发达的现代经济和极度倒挂精神文明,腐朽的制度,空虚的法律,暴力,毒品,罪犯充斥的帝国世界,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就在这样的幽暗时代下悄然出现。相较于其他同类的美国漫画英雄,蝙蝠侠神秘,阴郁,却又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一个。他不似雷神托尔,没有与生俱来的神力,他不似蜘蛛侠,不曾被蜘蛛叮咬,他不似绿巨人浩克,没有受过伽玛射线的侵蚀照耀。甚至与其一样借助科技的美国队长相比,他也没有那传说中神秘莫测的血清助推。他生于哥谭,长于哥谭,他和所有在这个城市肆意横行的反派一样都曾饱受这座城市的摧残。追根溯源,他只是一个凡人,一个身怀绝技以强大的科技武器为后盾的普通人。正是这平凡而厚重的阴郁,让我对这个不存在于世的超级英雄异常神往。无限的喜爱中,透着对这个渺远的生物炽热的好奇。
伯顿的《蝙蝠侠》很浑厚,舒马赫的《蝙蝠侠》很奇幻,而克里斯托弗.诺兰手下的他则更多了一份阴郁与真实。你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城市都曾存在的暴力犯罪与制度腐朽05年看过他的第一部《蝙蝠侠:侠影之谜》之后我惊呼,原来超级英雄电影可以如此拍摄。从《侠影之谜》,《暗夜骑士》,到今天的《黑暗骑士崛起》,有人说诺兰不是跟风地流水线制作超级英雄电影,更像是在导演一场历久弥新的都市犯罪剧情片,这话着实不假。褪去那些空洞虚无的超能力,放大现实暴力中充斥的人性挣扎,诺兰正是用这种转变告诉我们,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随处可见,而超级英雄,或许,就在我们身边。于是,那个阴郁而正义的神秘生物,在每一个需要他的白昼和深夜,带着他一如既往的黑色身躯,轻驾而来。

他在白天是一手拿马蒂尼一手捧鸡尾酒的亿万富豪,到了黑夜他便化身为蒙面的复仇使者,在法外行事。他是正义的化身城市的英雄,也是生活一塌糊涂寂寞独行的悲情孤者。他坐拥着世上最优秀的尖端科技,内心却是无可附加的脆弱。在童年时幽深的井底,在父母双亡时的寂静黑夜,在环球旅行的幽暗角落,在每一个漫长而难耐的黑夜和白天,他心中无限恐惧的不是现实的黑暗和渺远的未来,而是现实中那神秘的生物——蝙蝠。蝙蝠侠害怕蝙蝠,乍一看这其中的春秋让人乍舌,然而现实却是这个悲情的男人一次次将自己的恐惧暴露在成群的蝙蝠中,他与恐惧共存,附之以对邪恶的仇恨,催生出他此生的使命:他要让世间的罪犯如他恐惧蝙蝠一般恐惧他——蝙蝠侠。这是个采用原本有着负面意涵的象征符号,然后主宰这个符号的英勇斗士。我觉得,这才是真实而全面的蝙蝠侠,一个将恐惧与仇恨完美结合迸溅出最大能量的阴郁侠士。



1楼2012-08-29 23:56回复
    6个小时前,坐在黑洞洞的电影院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上演,一如既往地沉重阴郁。贝恩同蝙蝠侠的打斗很原始,猫女海瑟薇的出场很惊艳,高潮部分,蝙蝠侠决意舍生取义带核弹飞走拯救城市,戈登说:哥谭市需要知道拯救它的英雄是谁。而蝙蝠侠的回答让戈登回想起了多年以前,韦恩夫妇被杀后,自己在警局安慰小布鲁斯•韦恩的事。当年那个失去双亲需要他不断关爱的可怜孤儿,如今就站在他的面前,带着厚重的面具和那颗始终都在火热跳动的心。这或许是这终结篇中些许伤感的镜头之一。韦恩一定想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父母关爱,像所有的年轻小伙一样同心爱的姑娘约会,像所有的普通百姓一样安然度日,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从他多年以前跌入蝙蝠成群的深渊开始,便已写好他此生的悲情。潦倒,放逐,周游世界,化身侠义,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试图重拾意义的追寻之旅,只不过旅途得终点是故乡,奖品是另一种别样的救赎。于是,他背叛一心毁掉哥谭的忍者大师,他亲手将十恶不赦的稻草人小丑绳之以法,他在绝望中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香消玉殒,他甚至担负罪名数十载只为还哥谭市民希望与和平。悲哉,韦恩,壮哉,蝙蝠侠!

    在超级英雄的世界里,反派定义了英雄本身。往往面临的威胁越大,英雄也就变得越发伟大。纵观蝙蝠侠系列,在这其中出场的反派们应该是所有与正义较量的邪恶势力中,心理创伤最严重的一群。的确,诺兰把蝙蝠侠的诞生背景投射到了与我们生活有些许交集的临界,将全世界太古以来随处可见的城市没落,法律破败,制度腐朽,暴力充斥,犯罪横行的现象浓缩在百感交集的哥谭。这里没有超能力,没有异度空间,没有神灵的庇护科幻的点缀,有的只是如你如我如芸芸众生般生活在城市各个阶层的人们,和随时都有可能让生活承受灭顶之灾的,原始暴力。任何一位反派,都是清一色的反社会者,都曾如韦恩一般饱受命运之苦。小丑因掉入酸碱池容颜俱毁,贝恩因护爱心切终身与面具为伴,即使是令无数人扼腕痛惜的双面人丹特,也是在痛失爱人后自暴自弃,从光明骑士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同样的哲学世界里,他们同蝙蝠侠有着不同的世界观。蝙蝠侠认为纵使世间险恶,正义终究有方式得以伸张和制衡。而他们则认为再完美的世界也会有崩塌的一天,因而世间根本没有正义可言。基于此,蝙蝠侠象征了当一个人选择往同一个方向持续迈进时,他所拥有的庞大力量,他不断的进行着这种选择,即为世间的正义,无条件的肯定生命。而众反派们坚信的则是在我身上所受的伤害,要以世界覆灭的代价为补偿。于是,两种信条的差异,让这群都深受制度和现实煎熬的可怜人们,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
    诺兰《蝙蝠侠》系列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完美的结合了我们所有人的双重面向,也就是人生中,时时共存的善与恶,让我们重新定义了蝙蝠侠,他的阴郁,他的忧伤,他在善与恶之间的徘徊。在蝙蝠侠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英雄气概,恐惧,仇恨,以及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黑暗。当人们经历某种创伤性事件的时候,往往会使人开始质疑自己抱有的根本信念,这也正是为何创伤可以成为使人成长的强大正面力量。或许,这也是蝙蝠侠带给人们的心灵慰籍和希望所在吧。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尾处,恢复本名的罗宾带着一脸惊异与狂喜出现在久违的蝙蝠洞,大洋彼岸,卸下一身戎装的男女正在佛罗伦撒享受美酒与浓情。此刻他们的身份不再是蝙蝠侠和猫女,而是普普通通的韦恩和塞琳娜。看到这样的结局,我也不由得会心一笑,纵然心中万般不舍,纵然些许失落无可填平,却也依然觉得此处甚好,穷极一生都在执守信念的蝙蝠侠,终于可以安然隐退了。那一抹混沌世界的正义黑色,也终于可以纳入夜空中,不再闪耀他辛酸的夺目。
    再见,韦恩,
    再见,蝙蝠侠,
    再见,那混沌世界中永远的黑色。
    说再见,不说分别!

    


    2楼2012-08-29 23:56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2-08-30 00:00
      收起回复
        LZ强大!!


        IP属地:吉林4楼2012-08-30 00:03
        回复
          写的好!是否可以转载?


          5楼2012-08-30 00:05
          收起回复
            楼主写得不错,诺兰的蝙蝠侠更真实了,这样结局大爱。
            并不喜欢蝙蝠侠拖家带口,能出这么多跟班,然后一直工作到老的动不了的结局
            而诺兰的大爱
            


            IP属地:天津6楼2012-08-30 00:07
            收起回复


              8楼2012-08-30 00:12
              回复
                向诺兰致敬,带给我们超乎想象的经典蝙蝠侠!


                IP属地:广东9楼2012-08-30 00:14
                回复
                  lz领悟到了诺兰版《蝙蝠侠》的真谛,它从来不是一部单纯的商业片,而是一部包含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顶!


                  10楼2012-08-30 15:53
                  收起回复
                    神贴,先留名再慢慢看


                    11楼2012-08-30 15:57
                    回复
                      神级诺兰,完美收官之作,这两天准备再去看一次


                      IP属地:河南12楼2012-08-30 17:00
                      回复
                        LZ写得太好了!光是那么多字数就能看出他的诚意,一定要顶


                        IP属地:甘肃13楼2012-08-30 17:27
                        回复
                          这写得太好了!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2-08-30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