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真心佩服作者的文笔和史学功底,虽然是站在庾信、徐陵、陈昭三人的角度看东魏北齐,但文中透出的六朝风雅和苍凉意境还是令人唏嘘。
庾信和徐陵是多年老友,又都出使过东魏,但出使的时间不同,心境也自然就不同。我喜欢温子升和邢邵,对魏收的人品和他死后的情景自然嗤之以鼻,他性情轻佻,又诋毁邢邵,自然让子山和孝穆嗤之以鼻,让徐陵将他的文集投入江中,说是“为魏公藏拙”。魏收的诗文只是模仿南朝作品,缺乏生气和艺术感染力,又因为杨愔在宴会上拿“魏收惊蛱蝶”开涮,明着与杨愔结党,背地里利用充当史官的职务之便篡改历史,将杨愔家传由“弘农华阴人”改为“自云弘农华阴人,贬低他的门庭,所以后来高湛修改他编写的《魏书》,魏收是文人无行的典范。
庾信和徐陵是多年老友,又都出使过东魏,但出使的时间不同,心境也自然就不同。我喜欢温子升和邢邵,对魏收的人品和他死后的情景自然嗤之以鼻,他性情轻佻,又诋毁邢邵,自然让子山和孝穆嗤之以鼻,让徐陵将他的文集投入江中,说是“为魏公藏拙”。魏收的诗文只是模仿南朝作品,缺乏生气和艺术感染力,又因为杨愔在宴会上拿“魏收惊蛱蝶”开涮,明着与杨愔结党,背地里利用充当史官的职务之便篡改历史,将杨愔家传由“弘农华阴人”改为“自云弘农华阴人,贬低他的门庭,所以后来高湛修改他编写的《魏书》,魏收是文人无行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