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泉吧吧 关注:136贴子:5,699
  • 1回复贴,共1

微型诗的创作与鉴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微型诗的创作与鉴赏
一、微型诗的立意
微型诗,首先是诗,具有一般诗歌的特性和要求,具备意境这一构成诗歌的必要条件。另外,微型诗可以是古体诗(古诗和格律诗),也可以是新诗(格律体新诗、自由体新韵诗、自由体新诗)。但无论作为哪一种诗歌形式出现,微型诗还有一个约定的要求,就是篇幅做了限制。为区别于四行以上的小诗和短诗,微型诗要求除题目外,每首一般最多不超过三行,字数控制在三十字以内。这就决定了微型诗短小精悍的特点。
  短是短了,却要精。首先要在立意的深度和敏锐度上下功夫,在创设意境上精益求精,也就是说,微型诗创作在意境的要求方面更高于其它样式的诗歌。
  立意,是确立作品思想与感情的指向,即作品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或感情。写作诗文讲究立意,立意精美,创设意境才有章可循,规范思路,激发灵感,先声夺人。微型诗(写文章也一样)立意不可落入俗套。你想,别人都知道,都想到的东西你写出来谁还稀罕?别看论坛上又吹又捧地,那不是真实表态,都是干送人情,图个人气,真正研究起来就不能沽名钓誉,自欺欺人。作品要出彩,就要多角度切入,奇思妙想,平中见奇,出其不意。
  巫金余[香港]《墙头草》“用尽整个族群的臂力/毅然/把春天扎在高墙上”苍山一画先生这样评说: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人们常引以喻指和嘲讽那些立场摇摆、随声附和的人。对某一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往往与民族的心理积淀、文化背景有关。这首《墙头草》在立意上故意悖反人们的惯性思维,或者说思维定势,颠覆传统文本寓意,因而让人耳目一新。‘把春天扎在高墙上’,灵动之语也!它让人们对春天和青草产生美好的遐想!由此诗可知,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可以是多角度的,甚至可以是对立的。如对竹的评价,有人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有人说“未出土时犹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无所谓对与错,只是认知角度或价值取向不同而已。再如凡夫的《陀螺》1、忙得团团转/还不是为了自立;2、一点皮肉之苦/算是鞭策和鼓励;3、抽的再狠/我也不会妥协;4、生命在于运动/不倒才是硬道理;5、为了生存/这点事还摆不平;6、快站起来/不打不成器的东西;7、头重脚轻的家伙/看你能晃多久;8、在那里摔倒/就在那里爬起。紧扣陀螺运转的特点,各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立意,顾及了立意整体性。何谓立意的整体性呢?就是说,有的题材,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需要从多侧面来刻画。因此,此时的立意就非常讲究。一是尽量全面,力争把全部的内涵说出来;二是互相呼应,就是力求对称起来,增加美感。你看,这8个方面,有的是它自己说,有的是旁人说;有的用自立,有的用站;有的用抽,有的用打;而且,把古体七律的因素也兼顾一下,押韵起来,是不是就令人回味呢?再加上富有哲理的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就比较形象的将一个个陀螺印到读者心中,以引起共鸣。当然,这几首读起来理性有余,意象不足,虽然运用了拟人、比喻、双关、反诘等修辞方法,但描绘终归不够。
  再如,有关“祭父”的诗文相当多,祭父的形式虽无奇不有,人们也司空见惯。祁国的《祭父》微型诗却别开生面。“我拿起电话/没拨任何号码/轻轻地喊了一声爸爸”。说来文字平淡无奇,电话谁没有打过?可谁又打过这样的电话?这样的内容放在这个题目的语言环境里,立意陡然突兀起来。正如苍山一画先生所评:这首诗没有曲折的构思,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平静的陈述语气叙述着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平常行为,但是让人觉得它的每一个字都燃烧着情感的火焰。也正是这“不经意”,说明作者这种平常行为已是一种情感驱使下的必然行为,因而更是感人至深。在这首诗面前,任何的矫情都必须退避三舍,任何的藻饰都将黯然失色!
  微型诗的炼意,关键在于选准事物和感悟事理,事物的特征、特性和涉及的事理是多方面的,更加人们思考的角度与方法各不同,作者就要首先考虑把作品的主旨确立在什么方位,选定范围和目标。最好是大家人人关心,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定位后,就借助原型说开来,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点此说彼,将意象或扩大,或缩小;或抬高,或降低;或以偏盖全,瞒天过海;或攻其一点,暗渡陈仓等等。通过描绘各意象,组合成一副完美的意境。让读者能感受到,又若即若离。见又不见,闻所未闻,思之有理,心悦诚服。



1楼2012-09-02 18:40回复
    三、微型诗的分类
      微型诗的分类,应从属于诗歌的分类,有多少类诗歌,就有多少类微型诗,不过做了篇幅的限制而已。大量微型诗作品不仅汲取了我国古体诗歌的精华,而且成为新诗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我们还是按照通常的分类方法,以诗歌的音韵特征作依据(因意境是文艺作品的共性),大致说来,微型诗可分为:古韵微型诗、格律体新韵微型诗、自由体新韵微型诗和自由体微型诗几种。
      1、古韵微型诗。如:《候人歌》:“候人兮猗!”(一行诗);《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行诗);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三行诗)等等。古韵微型诗并不单指古人的诗,我们也可以写,只不过要写出那种古风古韵,或按一定的格律要求。可以是古诗或格律诗的截句、拼句,也可以是对联等,但必须注意结构的相对完整。
      2、格律体新韵微型诗(包括仿古微型诗和汉俳等)。这类诗讲究音步对称和韵律和谐,在平仄上不做严格要求。如黄淮的微型格律诗集《星花集》便是探讨格律体新韵微型诗的范例。仿古微型诗。模仿古诗词的体例、词汇和音韵。如:凡夫的<沉鱼>红颜兴国亮春秋<落雁>大学安边甲子悠<闭月>父子除奸起歌舞<羞花>青池望月古人愁。《瀑布》跳下去义无反顾/站起来荡气回肠.汉俳(仿日本俳句的一种汉语诗歌形式)在行文炼字上是有一定规矩的,如西情《情》“泪晶莹/串成缕缕风/入梦境”半半的《挥毫泼墨----读挥毫泼墨20100203微诗有感》“挥毫润早春/山村野色藏奇峻/泼墨醒红尘”
      3、自由体新韵微型诗。不求音步对称,只要求押韵。如凡夫的<牵牛花>自知羸弱/请篱笆帮忙/回报你的是一缕清香.《春梦》斜斜的雨织着/绵绵的梦在春枝头/张开惬意的眼睛.
      4、自由体微型诗。只要求具备诗素这一基本要素即可,所以这一类微型诗最多,比比皆是。<蚯蚓>拼命的钻营/竟未想到/为人做饵.《端海泼墨》端海泼墨/扯来今世五丈云/狂书天翻地覆。《过故乡》匆匆折叠故乡的山水/装上西行的列车/情思洒了一路.
      平时,大家说的微型诗,一般都是指自由体微型诗,其实应该是狭义的说法,忽略了其它类型的微型诗。
      人们还以其他的标准分类,如: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微型叙事诗,微型抒情诗,微型哲理诗等;以涉及的文体为标准,可分为微型小说诗,微型散文诗,微型寓言诗等。无论如何分类,它们的基本要素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相互交叉的部分,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不同形式。
      微型叙事诗,即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微型诗。如:冯异的《饥饿》“八亿人民,十年中/只吃了/八个样板戏”。凡夫的《乡路》“沿着小河是弯弯的乡路/我挑着太阳担着月亮/黄昏的风送来老娘的呼唤”。
      微型抒情诗,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微型诗。如:张绍民的《房租》“在娘身上十个月/我一生也交不起这房租/母亲给了我最为美好的人生空间”;凡夫的《那晚有月亮》“你没有在身旁/天上那颗好大的相思泪/淹没我的心房”。
      微型哲理诗,以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微型诗。如:秋原的《影子》“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凡夫的《陀螺》1、“生命在于运动/不倒/才是硬道理”2、“忙得团团转/还不是为了坚强的站立”。
      微型小说诗,大致具备小说要素的微型诗。如:郁汀的《村头》“古槐树下人们端着碗/咀嚼一个寡妇的情事/昨晚帮工的二狗从她家醉醺醺走出”;凡夫的《庄稼汉》“镰刀挥散朝雾/山梁上壮汉挺身扶起二寡妇/二嫂你看一亩两亩三亩”。
      微型散文诗,大致具备散文要素的微型诗。如: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微型寓言诗,托物或托事寓理的微型诗。一些咏物诗,生肖诗大多属于此类。再如:穆仁《蜗牛的评价》“用蜗庐丈量虎穴之后/蜗牛摇头道:‘大而无当!’”。
    


    4楼2012-09-02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