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吧 关注:1,182贴子:8,510
  • 13回复贴,共1

【原创游记】凋零之飞狂,盛开即绽放,何处是林中天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想到过会去吴哥窟.但最终还是去了.论说世界上各种遗址遗迹,最想去的无疑是遍布各地的阿波罗神庙,其次是奇琴伊察和马丘比丘……在去之前的这些年裏,对吴哥窟的印象,也就一直停留在学生时代英语课文中的介绍,地理课上的只言片语。以及俺小时候广播里常出现的关键字Khmer Rouge
於是,走访吴哥对我来说,就好像是某种命格所致。如同某天可以去那烂陀寺的遗址之类的话,即便对佛教一窍不通(除了大致知道释迦牟尼以及几个在中国著名的菩萨外加霹雳裏面佛家的一群帅和尚及为数不多的美尼)也会觉得是种天命而欣然前往。之於文明的遗迹,我始终会有著难言的兴趣。所以对於要去参观自己了解有限的吴哥,骨子里还是挺乐意的。
但正因为了解实在有限,所以赶紧回忆了下最近看的书中是否有讲到。这麼一想,去年看的《诸蕃志》中就有介绍真腊的。现在想起来,书裏对柬埔寨的描写还真是详细,但是对於吴哥王朝建立大小吴哥的描绘却是寥寥。只谈到了阇耶跋摩七世痛殴占城人(就是柬埔寨揍泰国,这两国从古至今打打停停,没怎麼真心消停过)顺便就把占城给吞并了,於是还是自己去看吧。
来到Siem-Reap的是在晚上,看不起机场周围的景致,但要说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那只能说是我小时候的暑假。很小的时候(上学前)在老家农村呆过很久,一到晚上就只见到处跳的蚂蚱,真没想到的是,来到暹粒率先迎接我的是机场满地跳的蚂蚱。我开玩笑说:这就是说,这里的生态非常好,原生态无污染。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让我有了别的想法。言柬埔寨必称吴哥,而要建立起这样壮观的建筑,显然势必在一个国家或说王朝最鼎盛的时候。而如同很多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一样,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的遗址。埃及那块今日未必就是欣欣向荣,巴比伦城空中花园无处寻觅,法洛斯灯塔在海底长眠,希腊的经济搞得欧洲颤抖, 至於我朝,为了和谐只能闭口不谈。暹粒的原生态一方面说明了该处的确是无化工污染,另一方面,唯贫穷可以概括。
第二天早起的时候,终於看见了暹粒的全貌,的确是和国内的农村差不多。而区别就在於,在国内的农村你想看见豪华酒店那就得去县城,在暹粒,这条街是豪华的酒店一条街,而只要在某个巷口转进去,即可看见农田以及瘦得皮包骨的牛= =於是在还没有心情去分辨柬埔寨农田水质土壤与国内的有啥区别,便已经来到了吴哥通王城。


IP属地:浙江1楼2012-09-04 01:11回复
    吴哥通王城南门
    到现在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来描绘第一眼看见通王城的感受。没有那种苍茫,如同在金字塔顶鸟瞰死亡大道(多提哈罕,不是埃及)也没有那种壮观,比如年少登上了长城,放眼脚下,好似“寰宇不足论,天下任吾之”一般气势。一面抬头仰望那独一无二的南门上巨大的四面佛,一面环视从小就很神往的热带雨林植被,最后脑子里想到的一句形容,是“历险穷幽飞,气概尽万里”走在红壤地上,一步步迈向城里的巴戎寺。
    巴戎寺
    端看巴戎寺的建筑外观,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只在心里想著,这不是空中破军府吗?破军府在外观上即玛雅金字塔的风格,所不同的是,巴戎寺并不像玛雅金字塔那样基座直立于地面,而是还有一个外观颇似相框的基座,而相框本身则是寺庙的入口。通俗说,即放在相框上的破军府。走进寺内,随处可见的就是那些精致的浮雕出现在建筑的每一面壁上,於是我凑近了那些墙壁看个仔细.隐约能看出些许佛教还是印度教中神只的模样, 但遗憾的是我对印度神话的了解远远不及我对希腊神话的了解,所以没办法努力去判断究竟是哪位神. 加上时间的限制,我也没法细细去看个清楚然后对比脑子里那点经常混淆的印度教诸神的形象,说真的这的确是很大的遗憾。然而我也算是认出了几个算不上特别熟悉的护法的形象,在即将离开巴戎寺的时候,我想起攻略上的一句话:业内人士认为,最先爱上柬埔寨的会是文化人或是商人。但我似乎不属於这两者中的任一,说到底,我所爱的只是一种文明的价值情感,因为有很多需要传承的东西,已经成了无可探寻的,历史之外的美丽。而对我来说,只要有这样的机会去寻觅,哪怕去触及,都是一种财富一般的给予。
    走出巴戎寺的时候,趁周围没人跟著,轻声唱起了Gackt的Kagero. 我曾经在《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一文中说过,(Kagero)深远依然,亲切依然,重又看了遍歌词,尽管还是不懂得那语言,仅能从几个汉字中来推测大概,那确乎是在描写人类文明史中失落的几页;或许,KAGERO可以被视作些给阿里斯文明的赞歌,而我在这个想法的外围,还能感受到KAGERO是陈述所有曾经美丽地存在过,而今却无从寻觅的,失落的帝国。而显然,巴戎寺也属於这个范畴,人类失落的,却真实存在过的文明。


    IP属地:浙江2楼2012-09-04 01:12
    回复
      为了观看毗湿奴的神庙,我於是克制了一把不愿排队等待的情绪,耐心等待著前一拨游客从高高的神庙中出来。原先神庙的台阶是非常陡峭的,若要登上去还真得手脚并用,但出於对安全因素的考虑,目前已经架起了木台阶,可以走上去。在这个攀登的过程中,我遗憾少了点自我追求的感觉。以前读书的时候在谈到奇琴伊察金字塔时,看过金字塔的照片,文中也阐述过金字塔时古玛雅人的祭坛。在当时,我就有过亲自沿著石阶去攀登的愿望,可惜到了在外观上多少和奇琴伊察金字塔相仿的吴哥窟毗湿奴神庙下,我的这个愿望还是落空了,於是也只能按捺住失望的情绪去参观。据导游介绍,神庙其实就是国王升天的地方。国王们坚信死后在此进行葬礼会升入“天堂”在神庙建筑的中心,便是一个乾涸了的池子,传说国王们沐浴的所在,通常国王们临终会在此沐浴以待升天,而池子的一侧也就是毗湿奴神庙。沿著石筑甬道绕过池子,便是毗湿奴的神庙了。整个建筑的通风效果非常好,虽然当时酷热难耐,但是不是吹来的风还是带来了不少凉意。神庙中的毗湿奴像看上去不太像画像的形象,倒像佛教神像,不过其手中的法器还是令我最终确定了他是毗湿奴。也是,按照神话的说法,释迦牟尼也是毗湿奴的化身,再者原本都是出自印度的神学人物,在塑像上有相似处也不足为奇。
      诚如前文所言,对印度神话的了解有限,所以也就不似希腊神话人物那般能够津津乐道。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之一是跑遍全球的阿波罗神庙,结果最终成年后并对神话有一定了解以来我所走访的第一个主神庙是印度神话中的毗湿奴神庙,不知道是否算是有缘呢?毗湿奴是印度神话三位主神中脾气最温和最大度的一位,我主管地把他和我在霹雳中很喜欢的一位佛门高僧蕴果谛魂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性格还是传说,这两位也算得上有渊源和联系,就当是参见了蕴果谛魂吧。我一面想著,一面走上台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高高在上接近天堂的神庙。
      沿著石铺地面走出吴哥窟的时候,想到了霹雳中十一天禁中最唯美的天堂之萼的诗号,化用一下,便轻轻脱口而出:凋零之飞狂,盛开即绽放,何处是林中天堂?
      吴哥窟,即林中天堂。


      IP属地:浙江4楼2012-09-04 01:15
      回复
        崩密列·万古哭城
        这趟柬埔寨之行对我来说最让我开心的,便是走访崩密列.
        崩密列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崩密列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建造这座寺庙最初所使用的材料是沙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而据导游介绍,柬埔寨政府也是由於经费等种种原因,而留崩密列保持著其被发现时的原貌而没有加以修复.也因为这个原因,崩密列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真实,真实到不容置疑,真实到当我走上那些断裂的建筑遗址,忍不住会觉得《万古哭城》就是对它的献礼。
        进入景区之前,导游就告诉我们,因为没有足够的修缮,崩密列景区内部的路径是只有一半的,走著走著就会发现前面没有路,这时候可以选择原路返回,也可以自己继续去寻路。我想著原路返回不仅会错过很多美景,也会失去来访崩密列的意义,再说也不符合我的个性,所以跟著大部队走的时候也想著怎麼在没有道路的时候继续前行。
        小向导·插曲
        一路走一路看,在这前行的过程中,一面让相机记录著所见,时不时自己也成为整个崩密列的一种点缀,但更主要的是,我努力去感受它。方言望去,整个遗址掩映在浓郁的绿色之中这不仅是周遭的参天古木,也是因为倒塌的建筑遗址上布满了青苔。沿著吱嘎作响的木质通道一路走来,我尽可能看清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就建筑的风格和艺术性,我也实在很难说出所以然,但能看出每一块石料都是经过很显著的人工雕琢,其精致程度并不亚於吴哥窟里的精美浮雕。那种密集的精雕石柱给我的感觉依然是亲切,只是无关破军府也无关奇琴伊察的金字塔,这种亲切感并不来自曾经读过的教材,而在於它的淳朴。一如前文我说的那样,个人十分不喜欢现代人为添加意味十足以及商业味浓重的雷峰塔那样,崩密列的每一段石柱,每一块倒塌的石料都保持著它最真实的一面,也许它所呈现的并不是这个王朝最繁荣昌盛的一刻,但它没有人为的添枝加叶,那麼它就是历史的见证,至少不再是一种虚构的浮华。走著走著,木质的小道终於走到了尽头,再往前只有密集而倒塌的建筑群,阻碍了前进的道路,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一个当地的柬埔寨小男孩,从我们进入景区开始就见到他,然而他并不是如同那些向游客讨要钱币那样兜售土特产的小孩们那样紧随人后,穷追不舍一般,时而我停下脚步拍照时,也曾留心过,这个小男孩并不在我们附近,而当这个时候他又出现时,我们因为前方已经无路而走到了某个建筑顶部的时候,他又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不知道是当年柬埔寨王行宫还是某个寺庙)一行人中只有我是通英语的,大家商议之后希望这个孩子能给予帮助,於是我走过去问他是否愿意做我们的向导?他有些害羞,在我重复了一遍英语之后,便也爽快地答应了。於是我们一行人中几个还有兴致且大胆的人跟随在他后面走进密林之中。
        攀爬这些遗址的断桓残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向导因为长期在这带活动,所以手脚十分灵活,我仗著平日还有登山之类运动的经历紧随其后,同行别的几个姑娘就被甩在后头了,他会在走出一大段后停下来,待我们人都到齐之后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行宫的桥梁,这里曾经是行宫的花园,在经过那些遗址上精美的雕刻时,小向导也会提醒我们仔细去看,使得我们不至於错过了美景。遗憾的是,小向导对印度神学实在了解无多,出发前攻略上谈到崩密列中有供奉湿婆的神庙,但实在是无从寻觅。我用英语对孩子说了很久的Shiva,到了他也只能告诉我湿婆不是佛教里的神只。因此最终在崩密列我也没能找到有关湿婆这位大神的丝毫相关遗迹(还好,来崩密列之前走访的女王宫中关於湿婆的诸多遗址倒是保存完好,使得我有机会在接触毗湿奴之后接触到印度神话中的另一位大神)在这些热带植物覆盖的绿荫中走著,一边看著这些树木的根部,贪婪地覆盖著石料建筑。这种奇特的景象在塔布隆寺也有所见(《古墓丽影》取景所在,鉴於篇幅问题就不写了)这些树木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却又保护了他们。没有树木根部的侵蚀,则这些建筑会倒塌得更快。脑子里回想著导游的介绍,一边努力脑补崩密列在繁盛时期的全貌。我想它的壮观必定是不输吴哥窟的,如果说吴哥窟比崩密列来得大气开阔些,那麼崩密列就是精巧而风雅。如果说吴哥窟那时候是国王的宫殿,那麼崩密列就是度假山庄,如果吴哥窟是北辰元凰,那麼崩密列就是策梦侯(喂,你够了,别人看不懂!某我:就是一个霸气一个风雅,神秘莫测)
        


        IP属地:浙江5楼2012-09-04 01:17
        回复
          在这个攀爬的过程中,我还是不忘从密封式的天井中去看那四方的天空。当人从密闭的空间中抬头看天,真的会觉得天只有四四方方那麼点巴掌大吗?我不知道曾经吴哥王朝的人是否也在建筑内部这样的狭小开口看天,但我所看到的是开阔。也许Jayavarman五世建造这座建筑只是为了避暑消夏或者就是为了作为休假疗养,顺便建立了湿婆的庙宇用於日常参拜(诚如中国历代皇帝有去皇家寺院进香的,法国凡尔赛宫也附带教堂以供国王和贵族们做弥撒礼拜那样,柬埔寨国王在行宫建立庙宇也不是什麽难理解的事情)那麼来往的王公大臣们就未必会像现在的游客这样,因为这座建筑在当时也并非是这样由几面残缺的墙壁组成这样一个密闭的天井。或许对当时的人来说,这座行宫是休憩的好去处,而对游客来说,这座遗址就是神秘探险的所在,崩密列和大小吴哥,塔布隆寺,宝剑寺等诸多景点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是未完全开发的,找不到人工的的痕迹,若要寻求它的旖旎,则势必躬行。而对我而言,崩密列的遗址之美,就在於它的纯粹。我能够根据有限的遗址风貌,发挥有限的想像来感慨它曾经的别致风雅,尽管我有足够的理由来相信我所能想像到的也不过是管中窥豹而不是崩密列鼎盛时期的全貌,然而在参观了吴哥窟等地,不止一次为柬埔寨人曾经创造下的高度文明惊叹过之后,即便崩密列是遗址,也无法掩盖它在吴哥王朝时那特有的壮观,甚至拓展之后是整个吴哥王朝的辉煌。沿著这些建筑遗址所延伸出来的狭窄的石壁跟著小向导这样走著,一边观察一边思索,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走回到了出口。於是我也再次被眼前所见所惊讶,在我以为这是一个迷宫的时候,事实告诉我它只是一座布局精巧的行宫;在我以为它深不可测的时候,事实告诉我它只有风雅精巧,在我以为还需要更深入游览而沉浸其中的时候,入口的古木赫然映入视野告诉我:The tour ENDS HERE. 所谓对神秘感的探求与逡巡,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痴妄,置身其中而享受其中,Veni,vidi,vici便是崩密列送给游人最精彩的东西。
          直到离开崩密列的时候,脑中所想的当年的辉煌依然是有限的冰山一隅,然而这趟出游真正的意义并不是在於寻找已经没落了的辉煌。自从大旱灾之后柬埔寨国王把都城从吴哥迁到金边也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是什麽导致了文明的没落?有人说是文化的断层,有人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失衡,也有人说是外族的入侵……无论哪一种,吴哥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承载了文明的价值情感,而我则通过这一趟的出游,感受到了这种沉甸甸的承载。
          走在进入之前的大道上,两边是荷叶池,池中开满了粉色的荷花,雨中的崩密列就这样送走了又一拨的游客,池边高大的棕榈树映衬著水墨色的天空,而在池中投下模模糊糊的倒影,仿佛守卫者依然坚定地守护著这片未被完全开发的古迹,便让它们这样守卫下去吧,如同廖明治作词的《万古哭城》那般沉淀著时代的记忆,收集并保存著文明的价值情感。等待大巴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荷叶池边大道护栏上,一个人凝视著雨水洒落的湖面,独自沉浸其中,唱起了《万古哭城》
          古老的玄黄 迷失的帝王
          一座欲望的殿堂
          消逝的战功 沉眠的神龙
          一段历史的逞强
          掩住疼痛 掩不住凄凉的骊歌
          彼夜尸横遍野 烙印战士的哭声
          忍住折磨 忍不住心内的惊吓
          今日枯骨葬瓦 堆叠万里的辽阔
          耸立的高墙 巍峨的长城
          禁锢无辜的生命 禁不住血泪填写的一页
          罪恶的心墙 哭泣的长城
          守护虚荣的名声
          守不住强权残酷的一夜
          万古哭城


          IP属地:浙江6楼2012-09-04 01:18
          回复
            全文完
            要看照片的密孤王,孤王会在群里发


            IP属地:浙江7楼2012-09-04 01:18
            回复
              能赶在我出发之前看到天后的游记,是一种好运呢~~~
              天后的文中总是能感觉到浓浓的情义,一种真情的表露,一份包含的深情,我想这是很多作家都需要学习的吧!
              去观赏一处地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文化、历史、宗教、美学、乃至哲学……每一份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历史的沉淀,滋味悠长


              IP属地:广西8楼2012-09-04 07:43
              回复
                哈,能得到妃德的肯定是我的福气。
                因为我为人直爽,对於自己喜爱的不加掩饰,对於自己憎恶的,这就看情况了。原因如同文中所言,需要继承的是文明的价值与情感,既然是人类的一员(文明的创造者)那至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继承,只要有这样的机会。喜欢这些遗址,绝非因为其“古”而在为“今用”若吴哥窟只能是用来倒卖赚钱的话,就是人类的悲哀了。
                最大的遗憾是我知识有限,原本还能深入,更深入,可是由於个人的局限,只能写那麼点了。
                愿日后去别的所在时,能看得更高更远


                9楼2012-09-04 19:14
                回复
                  顺便补充一点
                  如果查一下吴哥窟的纬度位置,会发现和奇琴伊察几乎在同一纬度位置(不完全一致,但很近)有一种说法,说玛雅文化起源於中国的商代文化,这点的话目前还是缺乏考古学证据,所以不能说这种观点必定成立,但换个角度看,类似北纬30°线总和一些古文明相关,吴哥窟和奇琴伊察美洲豹金字塔虽然不完全是同一种建筑风格,但其在外观上也有明显的类似之处,如果这是巧合,那还真是美丽的巧合


                  10楼2012-09-04 19:15
                  回复
                    天后的文章写的确实是用心,现在饱含深情实感的文章越来越少了!个人对那种只顾拿古迹赚取金钱却不加以珍惜和保护的作法很反感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9-05 23:09
                    收起回复
                      古迹的神秘和美丽值得我们永远体味和珍惜呢!(手机回帖无力……)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9-05 2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