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但衷心希望你们看完。
就当听歌讲座吧,可是个有用的讲座。
填志愿快到了,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最近一定都在翻志愿书,都在考虑自己能考什么学校,自己能填什么学校。
不过事实上大家真正关心的真正在考虑的最重要的都是自己的第一志愿,
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总之是最想去得哪一个学校,一个。
在说之前,我想先给你们说说我的经历。
我是06届的,也就是刚毕业一年不到,
去年填志愿前也和你们现在一样,踌躇满志的怀着美好的憧憬,兴奋地一次又一次翻阅志愿书,
看学校,看专业。
我先说一下我但是的成绩,我成绩不算很好,
我加化学的,化学一直都很差,
我三门跟四门每次月考都是B档(无一例外),
也就是老师所谓界定的能考一本的层次。
我当时因为拿到了华东政法的加分10分,所以认准了华东政法。
填志愿那几天,考虑得最多的都是华政各个志愿的专业排序,
而一本第二专业跟二本的专业都是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
就是填的时候即兴随便填的。
然后填完志愿草表去学校那天,我妈妈还特地从家里跟我一起赶到育才,问我们的班主任我的志愿填的是不是可以。
而我们那位班主任,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她,她也许真不是个好的咨询对象。
她照理说应该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高三班主任,可她对志愿填报的态度跟指导根本不像。
我们排着队,前面好几个家长,说了很久,并都送了礼物,我们不知道有这个规矩,也就空手进去了。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她撑着脑袋看了看我的志愿表,竟然就丢出一句她么华政肯定就去掉了,后面的志愿都不用看什么了。
其实我当时很明确第一志愿要填华政的,我让妈妈跟我一起去问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关于后面的志愿。
当然,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作为一个临考的考生,听到老师对自己这样充分的肯定,更多的是高兴而不是疑虑。
于是也就将志愿表交了上去,过了一个放纵的五月,上了考场。
结果我的考分大跌眼镜,
非但没有到华政的分数,竟然连一本都没有到。
直到我最后的下场么?补填志愿,补填的学校都是上海的民办跟外地的小学校。
最后我万不得已,真的是万不得已选择了复读,
虽然我只念了三个月,春考考了上大走人了,
但复读实在是恶梦一般的回忆。
好了,我的故事说完了,不知道你们是当一个别人的个案在听还是什么。
我现在开始说我想对你们说的话了。
首先我要告诉你们,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及其个别的。
尤其是考试考砸,我们一个班级,特别是女生,正常发挥得很少很少。
高考这种东西,真的说不清楚
其实最尴尬最应该注意的也就是我这个水平的学生了,复旦交大不用想,财大不敢填,上大看不上,二本从来没有想过。
但很多事情跟你预想的不一样的,我们同学之间考后都流传着一句话。
考前看什么学校都不好,考后给什么学校都要。
是的。不过如果志愿填的恰当,是不会有这样的尴尬的。
不过说实话,如果一个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一本的学生,
有人告诉你要好好看看二本的志愿,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会觉得感觉不对劲。
但我真的要告诉你们,你要考的那个志愿也学不一定就是你最后能进的那个志愿,
不管怎么样,你都要想想,你考不上这个的话怎么办,你得给自己铺后路
当时坐在我周围的三个女生,只要一吃好饭,就捧着志愿书在那里讨论填什么学校,
当然,她们考虑的都是第一志愿,正常人都是。
她们成绩也许都比我更好。都是至少能考一本中上学校的。
最后呢?一个进了二本,一个复读,只有一个进了要去的那个。
女生真得很容易发挥失常。
亲戚朋友同学之间问起来志愿填的什么,都是指说第一志愿。
但请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你的志愿表上有那么多空格,并不是者有一个才有意义。
第二志愿还有二本,一定要考虑到。
我的分数照理说除了外贸跟交大二本其他二本都能进的。可最后呢?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的二本志愿。
交大,中医,立信,还有一个凑的外地学校
其实等于说我的二本志愿的意义就是要是不进交大的话就是落榜。
我最后因为补填志愿,看了很多当时的信息,其实大多数非民办的二本学校都是第一志愿招满的。
有的学校你看不上,很多人是当第一志愿来填的。
所以二本的第一志愿很重要。
按我的话来说,外贸跟交大都是高于一本的分数线,除非它们是你的首选,否则不要去填它。
因为如果你从一本掉下来被二本筛选,这两个志愿填了是没有意义的!!
二本育才大多数人来说是保底,既然是保底,就不要把它当一本一样充满憧憬的填。
像立信中医这种二本的热门学校,第一志愿绝对收满的。
不要觉得不甘心,不要觉得考虑到这种学校感觉很可怕。
考后你会为自己的选择心存感激的。
我说得很罗嗦,中心思想就是,每一条志愿都很重要,每一种可能都存在。志愿一定要有坡度。
如果你们家能联系到考试院等方面的人,填好志愿让他们看看吧。那些人毕竟是专业的。
学校的老师,说句实在话,除非你考名校,跟学校利益振中有关的只有你的考分,你最后进了什么跟学校无关。最多时你的落家好老师从感情角度为你高兴罢了。
另外一条忠告就是,填完志愿后那段时间请你们一定要继续努力,绝对不能松懈,我当时一直抱着木已成舟的信念,放松得很,也是我最后考成这样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学会说,我绝对不会复读的,但其实复读离每个人并不是这么遥远。我上过复读班什么情况的人都有。像我这样的性格的人,都只能做出这种选择。
所以,为了避免更深远的痛苦,晚一点在逍遥吧!
希望学姐血淋淋的遭遇放在你们眼前,你们能真地听进去!
这新的祝福你们填的好,考的好
就当听歌讲座吧,可是个有用的讲座。
填志愿快到了,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家最近一定都在翻志愿书,都在考虑自己能考什么学校,自己能填什么学校。
不过事实上大家真正关心的真正在考虑的最重要的都是自己的第一志愿,
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总之是最想去得哪一个学校,一个。
在说之前,我想先给你们说说我的经历。
我是06届的,也就是刚毕业一年不到,
去年填志愿前也和你们现在一样,踌躇满志的怀着美好的憧憬,兴奋地一次又一次翻阅志愿书,
看学校,看专业。
我先说一下我但是的成绩,我成绩不算很好,
我加化学的,化学一直都很差,
我三门跟四门每次月考都是B档(无一例外),
也就是老师所谓界定的能考一本的层次。
我当时因为拿到了华东政法的加分10分,所以认准了华东政法。
填志愿那几天,考虑得最多的都是华政各个志愿的专业排序,
而一本第二专业跟二本的专业都是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
就是填的时候即兴随便填的。
然后填完志愿草表去学校那天,我妈妈还特地从家里跟我一起赶到育才,问我们的班主任我的志愿填的是不是可以。
而我们那位班主任,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她,她也许真不是个好的咨询对象。
她照理说应该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高三班主任,可她对志愿填报的态度跟指导根本不像。
我们排着队,前面好几个家长,说了很久,并都送了礼物,我们不知道有这个规矩,也就空手进去了。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她撑着脑袋看了看我的志愿表,竟然就丢出一句她么华政肯定就去掉了,后面的志愿都不用看什么了。
其实我当时很明确第一志愿要填华政的,我让妈妈跟我一起去问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关于后面的志愿。
当然,在当时那个情况下,作为一个临考的考生,听到老师对自己这样充分的肯定,更多的是高兴而不是疑虑。
于是也就将志愿表交了上去,过了一个放纵的五月,上了考场。
结果我的考分大跌眼镜,
非但没有到华政的分数,竟然连一本都没有到。
直到我最后的下场么?补填志愿,补填的学校都是上海的民办跟外地的小学校。
最后我万不得已,真的是万不得已选择了复读,
虽然我只念了三个月,春考考了上大走人了,
但复读实在是恶梦一般的回忆。
好了,我的故事说完了,不知道你们是当一个别人的个案在听还是什么。
我现在开始说我想对你们说的话了。
首先我要告诉你们,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及其个别的。
尤其是考试考砸,我们一个班级,特别是女生,正常发挥得很少很少。
高考这种东西,真的说不清楚
其实最尴尬最应该注意的也就是我这个水平的学生了,复旦交大不用想,财大不敢填,上大看不上,二本从来没有想过。
但很多事情跟你预想的不一样的,我们同学之间考后都流传着一句话。
考前看什么学校都不好,考后给什么学校都要。
是的。不过如果志愿填的恰当,是不会有这样的尴尬的。
不过说实话,如果一个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一本的学生,
有人告诉你要好好看看二本的志愿,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会觉得感觉不对劲。
但我真的要告诉你们,你要考的那个志愿也学不一定就是你最后能进的那个志愿,
不管怎么样,你都要想想,你考不上这个的话怎么办,你得给自己铺后路
当时坐在我周围的三个女生,只要一吃好饭,就捧着志愿书在那里讨论填什么学校,
当然,她们考虑的都是第一志愿,正常人都是。
她们成绩也许都比我更好。都是至少能考一本中上学校的。
最后呢?一个进了二本,一个复读,只有一个进了要去的那个。
女生真得很容易发挥失常。
亲戚朋友同学之间问起来志愿填的什么,都是指说第一志愿。
但请你们自己心里清楚,你的志愿表上有那么多空格,并不是者有一个才有意义。
第二志愿还有二本,一定要考虑到。
我的分数照理说除了外贸跟交大二本其他二本都能进的。可最后呢?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的二本志愿。
交大,中医,立信,还有一个凑的外地学校
其实等于说我的二本志愿的意义就是要是不进交大的话就是落榜。
我最后因为补填志愿,看了很多当时的信息,其实大多数非民办的二本学校都是第一志愿招满的。
有的学校你看不上,很多人是当第一志愿来填的。
所以二本的第一志愿很重要。
按我的话来说,外贸跟交大都是高于一本的分数线,除非它们是你的首选,否则不要去填它。
因为如果你从一本掉下来被二本筛选,这两个志愿填了是没有意义的!!
二本育才大多数人来说是保底,既然是保底,就不要把它当一本一样充满憧憬的填。
像立信中医这种二本的热门学校,第一志愿绝对收满的。
不要觉得不甘心,不要觉得考虑到这种学校感觉很可怕。
考后你会为自己的选择心存感激的。
我说得很罗嗦,中心思想就是,每一条志愿都很重要,每一种可能都存在。志愿一定要有坡度。
如果你们家能联系到考试院等方面的人,填好志愿让他们看看吧。那些人毕竟是专业的。
学校的老师,说句实在话,除非你考名校,跟学校利益振中有关的只有你的考分,你最后进了什么跟学校无关。最多时你的落家好老师从感情角度为你高兴罢了。
另外一条忠告就是,填完志愿后那段时间请你们一定要继续努力,绝对不能松懈,我当时一直抱着木已成舟的信念,放松得很,也是我最后考成这样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学会说,我绝对不会复读的,但其实复读离每个人并不是这么遥远。我上过复读班什么情况的人都有。像我这样的性格的人,都只能做出这种选择。
所以,为了避免更深远的痛苦,晚一点在逍遥吧!
希望学姐血淋淋的遭遇放在你们眼前,你们能真地听进去!
这新的祝福你们填的好,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