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content.oeeee.com/d/fa/dfa92d8f817e5b08/Blog/e07/dd3fd5.html
节选
黄居正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席,《建筑师》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策展人。2008年至今,一直任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已于近日启动自主申报程序。两年一届的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中国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体现公民视角,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奖标准的建筑奖。今日起,本报就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推出系列访谈。首篇推出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及初评委员会主席黄居正的访谈,他认为,建筑师不把中国当下的情形看成是自己一种不可逃避的命运,而是选择有操守、有坚持、有责任地生存的话,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商业项目也可以是公民建筑
南都:自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至今已有5年,你先后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提名及初评委员会,目前,又接手第三届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席。这几年,你对中国建筑传媒奖主旨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黄居正:记得200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提名人都不清楚这个以“公民建筑”为题的奖项公布出来大众会有怎样的评价。到了第二届,大家已意识到它和专业奖项不一样,不仅要考量建筑的功能,还要超越单纯的建筑美学评价,体察建筑是否蕴涵足够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建筑的社会伦理功能,譬如材料是否因地取材、是否环保,能否能唤起公众的交往意识和情感反应等。
5年来,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公民建筑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意义也在逐渐明晰。第一届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冯纪忠先生的获奖感言,对我震动极大,他说: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不管是什么类型,由谁出资,最终使用者为何人,只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建筑”,因此,大可不必对商业项目抱排斥的态度。
南都:刚才你主要谈的是这个奖的价值取向,在评选机制上,你认为中国建筑传媒奖和别的奖项有何不同?
黄居正:我参加过很多奖项的评选,这个奖项与其他奖项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公正性、透明性。我们评委经常会对某一作品各持己见,甚至很多时候还会争论到面红耳赤。我们没有所谓的“最权威人士”,评委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因为有某位权威发言而变得“沉默”。而这种情况在很多专业奖项的评选过程中很少见。更为重要的,对于进入评奖最后阶段的项目,评委会成员会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包括建筑完成度、使用情况、体验感受等的评价报告,提供给全体评委作为最后评判的参考,避免了仅依赖看图和照片可能带来的偏颇。
粗暴的造城运动切断城市文脉
南都:能否谈谈这几年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参评的项目?
黄居正:印象深刻的项目有很多,例如首届获得最佳建筑奖的项目“毛寺生态小学”。这个项目获奖之前引发了评委间激烈“PK”,因为从专业角度来看,它未必是在设计上有多大突破的建筑,或者说是多么吸引“眼球”的一个建筑。但是把它推上这个奖项,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公民建筑”的人文精神。它富有生态可持续性,依据了当地气候以及建房传统,就地取材,由村里居民来修建,可以说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
南都:这种建筑在我国多吗?你怎么看我们当下的“建筑”?
黄居正: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者更偏好于建设标志性建筑,竖立地标。最近热炒的“大秋裤”就是典型。很多建筑为了追求“标志性”而标新立异,经不起推敲。我以为,标志性建筑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图底关系”,即纪念性、地标性建筑与大量的“匿名性”建筑所形成的城市肌理之间应有一种合理的、有机的关联。另一个是建筑的形式造型,它能否表达该城市的性格,能否与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达成某种或共生或回应的关系,同时也考量着城市管理者和建筑师的格局和审美眼光,切勿把审美变成审丑。
节选
黄居正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席,《建筑师》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客座教授,策展人。2008年至今,一直任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委员会委员。
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已于近日启动自主申报程序。两年一届的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中国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体现公民视角,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评奖标准的建筑奖。今日起,本报就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推出系列访谈。首篇推出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人及初评委员会主席黄居正的访谈,他认为,建筑师不把中国当下的情形看成是自己一种不可逃避的命运,而是选择有操守、有坚持、有责任地生存的话,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商业项目也可以是公民建筑
南都:自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至今已有5年,你先后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提名及初评委员会,目前,又接手第三届提名及初评委员会主席。这几年,你对中国建筑传媒奖主旨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黄居正:记得200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提名人都不清楚这个以“公民建筑”为题的奖项公布出来大众会有怎样的评价。到了第二届,大家已意识到它和专业奖项不一样,不仅要考量建筑的功能,还要超越单纯的建筑美学评价,体察建筑是否蕴涵足够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建筑的社会伦理功能,譬如材料是否因地取材、是否环保,能否能唤起公众的交往意识和情感反应等。
5年来,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公民建筑的内涵与外延、目标与意义也在逐渐明晰。第一届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冯纪忠先生的获奖感言,对我震动极大,他说: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不管是什么类型,由谁出资,最终使用者为何人,只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建筑”,因此,大可不必对商业项目抱排斥的态度。
南都:刚才你主要谈的是这个奖的价值取向,在评选机制上,你认为中国建筑传媒奖和别的奖项有何不同?
黄居正:我参加过很多奖项的评选,这个奖项与其他奖项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公正性、透明性。我们评委经常会对某一作品各持己见,甚至很多时候还会争论到面红耳赤。我们没有所谓的“最权威人士”,评委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因为有某位权威发言而变得“沉默”。而这种情况在很多专业奖项的评选过程中很少见。更为重要的,对于进入评奖最后阶段的项目,评委会成员会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包括建筑完成度、使用情况、体验感受等的评价报告,提供给全体评委作为最后评判的参考,避免了仅依赖看图和照片可能带来的偏颇。
粗暴的造城运动切断城市文脉
南都:能否谈谈这几年来,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参评的项目?
黄居正:印象深刻的项目有很多,例如首届获得最佳建筑奖的项目“毛寺生态小学”。这个项目获奖之前引发了评委间激烈“PK”,因为从专业角度来看,它未必是在设计上有多大突破的建筑,或者说是多么吸引“眼球”的一个建筑。但是把它推上这个奖项,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公民建筑”的人文精神。它富有生态可持续性,依据了当地气候以及建房传统,就地取材,由村里居民来修建,可以说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生。
南都:这种建筑在我国多吗?你怎么看我们当下的“建筑”?
黄居正: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者更偏好于建设标志性建筑,竖立地标。最近热炒的“大秋裤”就是典型。很多建筑为了追求“标志性”而标新立异,经不起推敲。我以为,标志性建筑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图底关系”,即纪念性、地标性建筑与大量的“匿名性”建筑所形成的城市肌理之间应有一种合理的、有机的关联。另一个是建筑的形式造型,它能否表达该城市的性格,能否与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达成某种或共生或回应的关系,同时也考量着城市管理者和建筑师的格局和审美眼光,切勿把审美变成审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