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欣赏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奈何北京的票价较高,总是成为我买票的心结。此番来到香港读研,惊喜地发现这边除了拥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演出,最贵的票价也就相当于北京的中档水平,更不必说有半价的学生票。
一个月前,身为半个明粉的我,满怀激动地订购了9月28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的话剧《万历十五年》的A等座票,420港币(全价)。这部话剧迄今已是五度重演,载誉颇多,想来一定有其独到之处,花个“重金”买个好位置也不为过。此前在学校图书馆没能借到原著,先借来一本樊树志的《万历传》补课。在开演前两天终于得愿借得该书,乃是1999年的台湾版本。恶补之余,实是感慨万千。黄仁宇先生能以点概面,深度剖析明朝政经体系的特点乃至封建社会统治体系的本质,其功力之深不言自明。若说《明朝那些事儿》以带有戏剧性的小说笔体鲜活地重塑了大明的兴盛衰亡与千姿百态的人间世事,那《万历十五年》则是在平淡的叙事中冷静地指出一幕幕悲剧的根源所在。历史浪尖上的人物不是以好恶来评判,而是要综合来看其在大历史环境下的奋斗与挣扎——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做的程度如何,都不是我个人可以决定的,但是你们为何却不理解我的苦衷,却一味指责我的过失?像历史教课书那种盖棺定论的口吻是要坚决摒弃的,它只凭一些经过篡改和暧昧不明的史料草草对一个王朝进行总结,误人子弟,混淆视听。
除了第七章有关李贽的部分,其他的大略都已读完。恐怕这些天来最兴奋的事情,就是要去剧场里欣赏这部同名话剧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惜,这次又不是那十之一二。
话剧大抵形式如下:
除去开场与完场,一共六场,历时三个多小时。
每场基本上是以一个人物的独白为核心,其对应关系相当于书中的各章。
总体印象:与预期想去甚远,大觉上当
形式死板,演员功底差:这两个一定要放在一起说,不是说人物独白的方式不好,而是如果确实以这种形式来表演,一定要求演员有非常强的功底,以求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牵动人心。事实上,整部剧只有申时行、李贽两个角色非常出彩,一查演员表还是同一个人演的。
台词冗长,照搬原著:因为当天刚翻了原著,很多句段记忆犹新。剧中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原文复读,加之有些演员缺乏水准,像在背书一样,平淡无味。纵使原著语言用的好,大段不加修改的搬运到话剧表演上,感觉十分怪异(想起了新版红楼梦)。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如此偷懒。
背景简陋,道具拙劣:这大概比我看的任何一次演出的布景还要简单。固定屏幕一块,升降屏幕一块,升降木帘一块,椅子一把。其实简约也可以优雅,但是这个布景真的有点难看。人物的假发、道具就更别提了。每一场最多不过两个人上台,您那服饰就不能考究一点么?且不说形制了,申时行和万历的衣服居然是轻纱质地的,实在有失体统……剧组是有多缺钱?不是场场爆满么?
两文三语,形式不一:两文三语(中文、英文&普通话、广东话、英语)恐怕是香港独具特色的语言系统了。这点也带到了这部剧中,感觉很不统一。演员时而用蹩脚的普通话、时而用广式普通话,时而用粤语,时而还夹杂英文……其实剧场里配有中英字幕牌,全部粤语来讲没问题的,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流利顺畅。
下面是分场次吐槽:
第一场:张居正
第一场就足以给我“震撼”了。历史上仪表堂堂,气度非凡的大改革家“元辅张先生”,在这里只是一个穿着浅色便服,瘫在椅子上(他就没站起来过)背台词的家伙,背得不利落,感情也极平淡。出于好心,我认为如果演员因为说普通话而影响发挥的话,真的,请说粤语吧(看预告里说的就是粤语)。内牛满面,偶像一般的人物居然就这么糟蹋了。
第二场:戚继光
民族英雄,不用说了,大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功勋卓著。剧组别出心裁,让一位京剧武生在中央比划招式,代表戚继光,而旁边四处流窜着一位清朝马褂说书人,嬉皮笑脸地解说当年戚继光的故事。武生耍得不错,说书人的粤语讲得也顺溜,就是组合到一起那叫一个不伦不类,不明所以。
第三场:申时行
申时行一开口就足见其功底了,那沉稳的、带有磁性的声音,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那标准得不行了的普通话,总算给人有享受的感觉了!但是和他配戏的许国就大跌眼镜了。我明白剧组的用意是想把许国这种阴损之臣塑造成一个小丑,但像小丑不等于像太监。当许国身着褪色的官服,扭着小蛮腰,谄媚地用公公的嗓音说话时,我就HOLD不住了。许国好歹也是次辅,是内阁大学士好吗?这里不是司礼监,不是东厂,谢谢!
第四场:海瑞
客观上讲海瑞这个演员还行,就是整个布景阴森恐怖,恍如在看香港僵尸电影。一开始,海瑞“诈尸”吓囚犯,口中念叨着“海瑞精神不死!海瑞灵魂不灭”,。然后杵个拐杖走来走去,诉说着自己一生的遭遇,背景的显示屏上也弄个相应的移动鬼影……最后海瑞说找阎王爷去讨说法。其实有必要如此强调海瑞的冤屈吗?他真的够好命了,不然早在上书嘉靖的时候就被凌迟了。
第五场:万历
这是一位历史上饱受非议的皇帝,也是一位性格复杂的皇帝,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这场以《牡丹亭》的选段为开场,暗喻万历皇帝的个性、爱情就如同杜丽娘一样受到束缚,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无力脱逃事实的牵绊。这种比喻尚有可取之处。但是万历演员的水平还是太肤浅了。
第六场:李贽
作为全剧的结尾,也掀起了一股小高潮。全仰仗李贽这位演员的表演能力太强,一个人的独角戏被演得情感充沛,动人心弦。纵使我对台词内容上的选择有所质疑,不过演员的表演真能掩盖一些不足。
我对话剧并无多少深入研究,只是从剧目观众和历史读者的角度来发表评判,一定有偏颇与误解的地方。除去上述批评的内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部历史为题材的话剧,如果不能全剧深沉稳重,刻画细腻,而是用一种多维度的戏谑来引人深思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该剧输在了界限模糊,不伦不类,火候欠佳。既不能适应观看严肃正剧的需要,也无法利用现代的解构、自嘲手法达到目的,更遑论满足明朝爱好者的特殊感情寄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