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这奻孓ヽ满身烟味,吧 关注:6,310贴子:52,123
  • 13回复贴,共1

|▊||▊【|※☆我是蒙古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蒙古文字 
 据史书记截,成吉思汗时代曾用畏兀儿(维吾尔)字母拼写蒙古语言,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俘获乃蛮塔阳罕的掌印宫畏兀作塔塔统阿,成吉思汗令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哺畏兀字为国言”,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古蒙文。蒙古族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元朝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儿字体的蒙古文写成的。我国现在通用的蒙古文字是拼音文字,字母上下连行,行款从左到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蒙古文字陆续增加了一些新的字母,个别字母的形状有所变化,拼写法也不断改进,现行蒙古文29个字母,包括5个元音和24个辅音母。  
 


1楼2007-04-15 19:31回复
    2 敬酒、做客、爱畜、献哈达 
     敬 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哈达之上,唱着蒙古族歌曲给客人敬酒,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过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的宾客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2楼2007-04-15 19:31
    回复
      3 做 客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冒然驶入,免的马惊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坐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


      3楼2007-04-15 19:31
      回复
        4 献 哈 达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冒然驶入,免的马惊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处,尽量不坐。入坐时不要挡住北面哈那上挂着的佛像。进包后可席地而坐,不必脱鞋


        4楼2007-04-15 19:31
        回复
          5祭敖包 
           敖包又称脑包、鄂博,蒙古语“堆子”之意,原是以石块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因为草原广阔无垠,故在游牧交界之所或在辨别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曰敖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就演变成了祭山神、路神的地方,以祈求平安无事,旅途顺利。敖包有旗、苏木敖包,也有姓氏敖包和一家所祭的敖包。每个敖包都有固定祭祀日期。敖包有用石头垒起的,也有用柳条围建的。蒙古草原上的敖包形式大体一样。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几十里、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带着祭品赶来。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5楼2007-04-15 19:32
          回复
            7蒙古包 
             蒙古包 
            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房是毡房,蒙古语称“格日”。蒙古包这个草原的特有建筑,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它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浓缩的历史。蒙古包的构造简单极了,但它是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之所以沿用千年直到今天,是蒙古人游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地域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蒙古包阻风力小,包顶不积雪。此外由于逐水草而居,经常迁徒,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一座蒙古包构品可拆叠若干部分,便于装车运输。具有游牧文化的特征和土木建筑的房屋不能比拟的特点。


            7楼2007-04-15 19:32
            回复
              8 蒙古刀 
               蒙古刀,来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都很喜欢。蒙古刀是牧民群众常用的工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必要时防身还可以当武器用。刀身以优质钢为原料打制而成,刀刃锋利,明光锃亮,显得十分可爱。刀套鞘用硬木料、牛角、骨头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鞘的两头和腰身用不锈钢、铜或银制成作精美的花纹装饰,高档的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带象牙筷子、红缨穗等。蒙古族还把蒙古刀当作最珍贵的礼品赠给远方的朋友、尊贵的客人和来访的外宾。


              8楼2007-04-15 19:33
              回复
                9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您的耳畔奏响时,闭目冥思,眼前仿佛出现了坦荡辽远的大草原。这种弓弦乐器,相传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162——1227年)就已在蒙古草原流传,因琴头以马头为饰而得名,琴箱用松木制成,蒙马皮或羊皮;弦两根,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音量较小。左手演奏方法,除了按弦处,还有指甲从弦下向上顶弦,这种特殊的演奏,声音坚实有力,别具风格。 
                马头琴表现力丰富,善于演奏抒情乐曲,据说有的不给小羔吃奶的母骆驼,听到了感情深沉的马头琴声,竟然感动得掉下了眼泪去哺育小驼羔。马头琴嘹亮的旋律,体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色,展现出阳光灿烂五畜兴旺的草原景象。坚实有力的指法,引出了纯净柔美绵延不断的音流,像小河的潺潺流水,赞美着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


                9楼2007-04-15 19:33
                回复
                  1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小常识 
                   蒙古族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禁忌,主要有:火忌、水忌、做客忌等。蒙古族崇拜火神、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和用脚蹬火炉;不得用刀子挑火或插入火中等。蒙古族认为水是圣洁的神灵。忌在河水中洗手和沐浴,在河水中洗脏物等。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卷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不可提着马鞭进去,要将鞭子立放在门右。进包后,切忌坐佛龛前。此外,还忌蹬门槛,忌摸头,忌打狗等。


                  11楼2007-04-15 19:34
                  回复
                    d


                    12楼2007-04-15 20:23
                    回复
                      哈哈``抢上沙发勒``/


                      13楼2007-04-15 20:24
                      回复
                        发张图片么

                        那么多字谁看啊`


                        IP属地:内蒙古14楼2007-04-15 22:42
                        回复
                          累。。。。


                          删除|15楼2007-04-15 23:16
                          回复
                            .......好多吖``


                            16楼2007-04-15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