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吧 关注:812,882贴子:24,787,271

秋游马蹄峪,青松红叶黄花,醉采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没发游记,只因为没遇到能打动自己的风景!
将一楼与此游记献给此次活动的组织者精彩大哥!因为你,我们欣赏到了美景,畅快的采摘,免费的午餐!呵呵!
献给与我同行的或以后即将同行的我的驴友群友们!因为你们,才有同游乐趣,同行的快乐!
此行,七人,休闲爬山,非常尽兴!


IP属地:河北1楼2012-10-23 10:03回复
    求地址,求图片


    2楼2012-10-23 10:07
    收起回复
      秋意览胜
      十月中旬的天有些凉,北方的深秋虽已有冷感,可如果你愿意走出去看看,总有一些东西能留住你的记忆。
      曾记得那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里面先生说过,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想想,作为北方的我们以前每到深秋寒冬的季节都躲在家里不愿出来,身在北方却很难领略到北方这难得的秋景。如今,去驴行,爬山走长城,真能让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的深沉!
      早起七点左右到达马蹄峪山脚下,一到变被路两边满眼的红叶所吸引,红叶,石桥,流水,青山,这些加一起,如画!
      拍照是不可少的,留住画面留住足迹,让记忆深入内心。
      走在山下溪流边上的乱石上,内心充满了期望,只因这一片红。那不起眼的山峰也变得神秘起来了。
      不是雨季,溪水略小,却小有小的意境。那乱石横卧,溪水从石上石缝隙间流过,人踩在不稳的石头上,脚尖一点,身体一纵就从这个石头上跳到了那个石头上,平衡力不好的人身体摇摇摆摆的跳过溪石,晃出S型,惹得同伴儿们大笑。随行的两个孩子也和大人一起走着乱石。还有出租大哥家的可爱的小狗元元,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
      这是无须用钱就能换来的快乐,简单朴实。
      如果此时央视记者问我:你幸福吗?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此时,我很幸福!
      其实,快乐幸福,是一种感受,也许,与景色关系不大……
      美景只能锦上添花,好的景色得有好的心情去欣赏!
      


      IP属地:河北4楼2012-10-23 10:23
      回复
        今晚有时间我上图。先赞!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0-23 10:52
        收起回复
          迁安市527单车俱乐部小乐发来贺电~~~~祝各位驴友大哥大姐们天天开心·~


          IP属地:北京6楼2012-10-23 10:57
          收起回复
            走过了溪水,我们一行七人沿着小路向上走着,突然前面的人发现了好东西----咕咕娘(以前不认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走到跟前一看,哈,真漂亮,规则的菱形红色的外表包裹着或红或黄的果实,可爱极了。枯黄的落叶里布满了一串串小红灯笼很是扎眼。更有色彩对比的画感。同行的有人说,这个在超市有卖的,说还不便宜呢,可以泡水泡酒喝。我们便采摘起来。呵呵,光是这外形就够吸引人的了。想着摘回家给儿子玩儿也挺好的,于是,就加入到采摘的队伍中来。呵呵,不一会就采了一大堆,也不管身上扎满了棘棘针(我不知道叫啥,自创的,呵呵)。采完后继续前行,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一路上尽是美景,真没想到,远看不起眼的小山里却有大景色,松树与柏树相兼,绿色与红黄三色相融,别有一番滋味。更具北方秋的特色。
            拍照留念,边走边看。赏不尽的黄花绿松,看不够的山中美景!
            行进中遇到了马蹄峪老乡,是村委委员,老哥非常热情,和我们攀谈了十几分钟,告诉我们马蹄峪的来历,据说因那石头上留有古战马的蹄子印记,才被命名“马蹄峪”的。我们很感意外,因为粗心,过溪石时还真没留心,这会儿找到一块大石看看还真有印记。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故事,这故事变成了后人追寻的梦!
            老哥还告诉我们,这里有很多的果园,可以采摘,只不过过了季节,但树上还有一些老乡们不要的果子,你们可以随便摘食。
            哈哈,还有意外收获。(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意外收获还在后头呢)
            辞别了老哥,我们一行继续前行,果然,在前面不远看到了梨树,树上果然有些梨子,我们摘了几个尝了尝,酸甜,口味很好,只是糙了一些。很好吃,于是大家丢了形象,直接上树采摘。
            自己动手摘的果子真香啊!呵呵!(回来后都满载而归)
            采摘是一种活动,比直接买更快乐,享受的是采摘的过程。
            马蹄峪的山看似不起眼,可真进去了,里面别有洞天。我和精彩大哥说,这赏景和交友是一个道理,你别相信眼睛和耳朵,得相信自己的心。
            远观看不清的,走进了你便了解了它!人,也是一样,你得接近他(她)才能了解他(她),得交往才能走进对方的心,才能判断值不值得你去结交他(她)。
            原来,赏景也是如此!
            里面曲折蜿蜒,一路都在青松的树荫下。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会被晒到。小路两旁,郁郁葱葱的青松,远观,四面山坡上一块青一块黄,或青黄相间,杂色相糅,还有一块一块的梯田。一阵微风吹过,闻着松香,恍如世外桃源。
            边走边拍照,也不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山中峡谷里,进来一看,呵,原来里面是块儿一块儿的种植着核桃树的地。还有一间小红房子,那是看核桃的老乡住的房子,只不过,此时核桃已收,老乡就不在这里了。树下尽是枯黄的落叶。
            先行到这里的蝶舞姐告诉我们有核桃拣,还给了我一个,吃了,真香啊。
            赶紧低头捡拾,可惜,眼镜800度,在这色彩相近里找寻那一个小小的核桃真是费劲啊。
            结果是,捡了好多空的坏的,而眼神好的某些人都已经拣了一大塑料袋!
            呵呵,好在,蝶舞姐和芦荟有共产主义精神,分给我好些!呵呵!
            时光在这快乐中显得特别短暂,过得也快!
            原计划4个小时的行程,我们走了五个小时,下到山来已经快12点半了。
            上车,返程!
            回来精彩大哥宴请出租大哥,我们作陪!嘿嘿,免费午餐吃的真好!饱饱的!
            回家,欣赏相片去!
            快乐的一次出行,不虚此行!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此行,又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郁达夫这份北国秋之情!
            


            IP属地:河北7楼2012-10-23 11:01
            回复
              上图了!希望能让大家与我们分享快乐!有机会与诸位同行!


              IP属地:河北8楼2012-10-23 11:02
              回复






                满眼的红,红的让人兴奋!这是激情的颜色,本不属于秋,却点缀了秋的萧瑟!让秋意不再单调!


                IP属地:河北9楼2012-10-23 11:05
                收起回复










                  浅水小溪,溪上石,石上过秋风。路边红叶,叶间风,风里闻松香!


                  IP属地:河北10楼2012-10-23 11:09
                  回复


                    11楼2012-10-23 11:11
                    收起回复










                      石中花,咕咕娘。还有出租大哥家可爱的小狗!


                      IP属地:河北12楼2012-10-23 11:20
                      收起回复










                        此景,此行,不去为憾!呵呵!真的挺美的地方!


                        IP属地:河北14楼2012-10-23 11:28
                        收起回复










                          马蹄峪的桥和马蹄石!


                          IP属地:河北15楼2012-10-23 11:31
                          回复

                            精彩大哥和热心老哥的合影!


                            IP属地:河北17楼2012-10-23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