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吧 关注:6,850贴子:444,015

韦唯:邓丽君技术简单 对她没感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京报:你最早接触流行音乐是什么时候?
韦唯:大概是1972年。当时我们家从内蒙古搬到广西柳州。许多地方还正是文化大**如火如荼,柳州大街上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把木吉他,碴琴切磋技艺的到处都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流行歌曲。
新京报:柳州当时风气已经那么开放了?最早接触到的流行歌手是哪些人?
韦唯:对。广西因为当地少数民族本来就能歌善舞,而且再加上华侨很多,所以当时柳州对外来的流行音乐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大街小巷上经常能看到抱着吉他弹唱的年轻人。我记得当时听得主要是姚苏蓉、徐小凤那一拨的。徐小凤其实都算比较晚的了,那时候还没有邓丽君呢。
新京报:这应该是80年代初了吧?那段时间邓丽君对你没有太多的影响?
韦唯:应该说没有。因为我是学声乐出身,所以觉得她的东西从技术上来说比较简单。当时人迷她可能因为是进入内地的第一个人吧。不过因为在广西的时候我已经接触了很多流行歌,所以对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1楼2012-11-14 01:36回复
    韦唯是个直肠直肚的人~


    2楼2012-11-14 02:08
    收起回复
      直接的程度和李娜有得一拼~


      3楼2012-11-14 02:09
      收起回复
        韦唯说出了一个事实:邓的技术简单。


        4楼2012-11-14 02:10
        收起回复
          邓的“演唱技术”几乎都围绕着如何展现她的“甜蜜音色”上来,这就注定简单。


          5楼2012-11-14 02:13
          收起回复
            天下之大,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流派的演唱风格,是以“音色”为特征的。
            都是一个派系里,讲究相同发声方法,不同人不同声色感觉。只有模仿邓丽君的人,唯一辨识方法,这个流派的标志是,音色。
            即:邓丽君的方法,就是没啥方法,这个“流派”里所有的人,都以音色近似邓丽君为唯一特征。
            如果想推翻这个结论,非常简单,举例邓丽君流派里,哪怕一个音色不像邓丽君的人,都可以。全天下人都有一个默契,模仿邓丽君,就是模仿那个音色,这也是邓丽君的唯一亮点


            6楼2012-11-14 07:32
            回复
              去韦唯吧发帖,指出邓丽君的局限性,那铁定玩完,百合山谷是邓丽君的铁粉,作为正牌粉丝,怎么可能留着一个批评偶像的楼,只喜欢看到吹捧的内容,哪怕一点实话,都能摧毁此网友脆弱敏感而娇嫩的神经线。


              7楼2012-11-14 07:35
              回复
                虽然韦唯是个非常直爽,内外如一的人,但是不代表她的粉丝,都像她一样耿直。


                8楼2012-11-14 07:37
                回复
                  流行歌坛的低技术红星不仅仅是很多,而且是主流。
                  流行嘛,赚一把就是目的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搞艺术,反而是另类。


                  9楼2012-11-14 08:27
                  回复
                    @珠峰雷达Ⅱ
                    邓的唱功和李玲玉、谢采妘、蔡幸娟等歌手同排。。。。。。。。。。。
                    ——————————————————————————————

                    你的陈述不够准确。从李玲玉的作品里听,她的基本功很扎实的,明显比邓丽君好。并列的名字,应该换成杨钰莹比较合适。即:拿着“本钱”和“本能”唱歌,明显缺少人文思索。

                    靠着嗓音清甜的“本钱”,以及唱歌时候一种习惯性的,寻找唱腔“平滑点”的“本能”,把所有歌曲都唱的软软甜甜黏黏。这是甜歌流的共性,通病。
                    而李玲玉,观察她的作品,她显然有所超脱,李玲玉演唱《西游记》主题歌,带有明显的民族风。她演唱越剧和黄梅戏,可以看出,基本功非常扎实,唱腔极为地道。根本不是一般甜歌手,不管唱什么歌都用同一模式的样子。她的嗓音虽然也是甜软温和,内里却带有一股精神头,一股明亮剔透的内在筋骨。这就说明她的戏曲基本功其实是很好的,不是一般歌手能比。


                    10楼2012-11-14 11:55
                    收起回复
                      @珠峰雷达Ⅱ


                      11楼2012-11-14 11:55
                      回复
                        邓丽君的基本功不如李玲玉,是肯定的。就像她比蔡红虹差了几百里一样,是铁打的真相。流行歌坛的红人里,她是名大于实的最典型的一个,被吹的没边了,其实只要一剥露就可以清晰的看出,邓丽君就是拿着小资派头卖弄一股“情调”,什么东西都是一个味的,歌曲里根本无法体现民风民貌,完全就是摆弄她自己的一腔春梦。


                        12楼2012-11-14 11:58
                        收起回复
                          但是你扛不住,文革过来的60后,害怕了天地一片灰绿,军装统一全国,心里头那股渗得慌的劲。打眼看到邓丽君捏个兰花指,吊个高脚杯,恣意卖弄一下情调风情,就觉得从那些调调里获得解脱了。听着那种强调就感觉自己不再那么惨白灰绿一辈子没法超脱的像个俗人了。从邓丽君那股的腔调里,找到了“脱俗”的感觉。因此将之当成天下奇观来捧抬。
                          其实从文艺的角度说,我认为“脱俗”,等于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毫无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只有一个价值——意淫价值。
                          我最厌恶脱俗的艺术,邓丽君那种脱俗还吊在半空里不上不下,玩脱俗,她比苏轼还差的远了,苏轼那真是赫赫有名的“坡仙”啊,只要站出来,就自然一副仙人派头。骗了别人不说,连他自己都深信不疑呢。邓丽君那种花架子,也就骗骗文革年代,不知道什么叫“偶像派”天天做着出尘美梦的天真小青年。


                          13楼2012-11-14 12:05
                          回复
                            听着几曲邓丽君的小调,借此感觉自己出凡脱尘,不是一般人了。
                            肯定没错。邓丽君的唱腔,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半吊子脱俗型唱腔,文艺言情派。南北朝时期,那种滥俗男女情爱调,不早就泛滥成灾过吗?还真有一些不长眼的去捧抬呢,但是不过喧嚣一时而已。
                            缺少艺术最本髓,最核心的思想价值,即:理想和探索信念的零体现,注定了她就是一个万年翻不了身的媚俗消遣型。
                            如果艺术的最大价值就是消遣,那么电玩岂不是更像艺术了?艺术的伟大性,在于它永不干涸永不停息的探索和思考,一种骨子里的追求意识。邓丽君的歌曲里,完全没有这个东西,真是一丝半点都没有。纯粹娱乐型,口水歌。


                            14楼2012-11-14 12:11
                            回复
                              试想,如果贝多芬、莫扎特,如果为了取悦伯爵和骑士们的娱乐需求而创作,而不是基于对生命本身的热爱与敬奉,他们会成为世界公认的伟大艺术家吗?
                              试想,如果钟期伯牙,如果是为了获得帝王将相的开怀一笑而弹奏聆听,而不是基于对自然万物的崇敬尊重,那么高山流水,还会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佳话吗?
                              娱乐层面,恒久是娱乐消遣,档次低的很。不管它们怎么在艺术大门的门槛外边徘徊不休,艺术之光也不会普照到那里去。


                              15楼2012-11-14 12: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