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小辫子挂在铁杆上,慢慢的吸烟献本领;变把戏的不必动手,只消将头一摇,劈
拍一声,辫子便自会跳起来盘在头顶上,他于是要起关王刀来了。而且还切于实用:
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人
多呢,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吴友如画的《申江胜景图》〔3
1〕里,有一幅会审公堂,就有一个巡捕拉着犯人的辫子的形象,但是,这是已经
算作“胜景”了。
住在偏僻之区还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时会听到一句洋话:Pig-ta
il——猪尾巴。这一句话,现在是早不听见了,那意思,似乎也不过说人头上生
着猪尾巴,和今日之上海,中国人自己一斗嘴,便彼此互骂为“猪猡”的,还要客
气得远。不过那时的青年,好像涵养工夫没有现在的深,也还未懂得“幽默”,所
以听起来实在觉得刺耳。而且对于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辫子的模样,也渐渐的觉得
并不雅观,既不全留,又不全剃,剃去一圈,留下一撮,又打起来拖在背后,真好
像做着好给别人来拔着牵着的柄子。对于它终于怀了恶感,我看也正是人情之常,
·不·必·指·为·拿·了·什·么·地·方·的·东·西,·迷·了·什·么·
斯·基·的·理·论·的〔32〕。(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
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送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
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装
假辫子的专家,定价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的留学生都知
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
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
挤掉或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
不是比原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贤人说过的:一个人做人要真实。
但这真实的代价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时,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两样了。
我从前是只以为访友作客,才有待遇的,这时才明白路上也一样的一路有待遇。最
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为那时捉住奸夫,
总是首先剪去他辫子的,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
在之所谓“汉奸”。我想,如果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这么受
拍一声,辫子便自会跳起来盘在头顶上,他于是要起关王刀来了。而且还切于实用:
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人
多呢,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吴友如画的《申江胜景图》〔3
1〕里,有一幅会审公堂,就有一个巡捕拉着犯人的辫子的形象,但是,这是已经
算作“胜景”了。
住在偏僻之区还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时会听到一句洋话:Pig-ta
il——猪尾巴。这一句话,现在是早不听见了,那意思,似乎也不过说人头上生
着猪尾巴,和今日之上海,中国人自己一斗嘴,便彼此互骂为“猪猡”的,还要客
气得远。不过那时的青年,好像涵养工夫没有现在的深,也还未懂得“幽默”,所
以听起来实在觉得刺耳。而且对于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辫子的模样,也渐渐的觉得
并不雅观,既不全留,又不全剃,剃去一圈,留下一撮,又打起来拖在背后,真好
像做着好给别人来拔着牵着的柄子。对于它终于怀了恶感,我看也正是人情之常,
·不·必·指·为·拿·了·什·么·地·方·的·东·西,·迷·了·什·么·
斯·基·的·理·论·的〔32〕。(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
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送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
人是在宣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装
假辫子的专家,定价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的留学生都知
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
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
挤掉或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
不是比原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贤人说过的:一个人做人要真实。
但这真实的代价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时,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两样了。
我从前是只以为访友作客,才有待遇的,这时才明白路上也一样的一路有待遇。最
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为那时捉住奸夫,
总是首先剪去他辫子的,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
在之所谓“汉奸”。我想,如果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这么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