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亚吧 关注:965贴子:7,901
  • 7回复贴,共1
一楼献给苏列那


1楼2012-12-10 21:38回复
    长久以来,由于克拉苏最终兵败身死,许多人都顺理成章地认为阿布伽卢斯的建议是暗藏陷阱,甚至指责这位奥斯洛尼国王暗中勾通帕提亚,诱使克拉苏误入荒野沙海。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绘声绘色的描述便是这一派观点的典型代表:“无边无垠的荒原上既无树木也无水源……他们(罗马军队)不仅感到口渴难忍……更看不到一根树枝、一条溪流、一座小山和一棵青草”。然而,假若根据当地实际地理状况分析,则会发现情形远非简单的误导或是欺骗。阿布伽卢斯所带领罗马军队行走的,是古典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地理志》中记载的“阿拉伯道”,这条道路是叙利亚与两河乃至伊朗高原间的通商要道。虽然大约有一天半的路程需行经荒漠,但途中不乏绿洲,也设有不少蓄水池,对商队而言并非畏途,与其他道路相比也可谓上上之选。
    虽然如此,罗马军队实在缺乏荒漠进军经验,而庞大的人员总数也令原本足够使用的水源迅速消耗一空。面对罗马人无尽的抱怨与指责,阿布伽卢斯作了不无道理的反驳:“难道你们认为这是在坎帕尼亚行军,到处是奔流的泉水、阴凉的树丛、休憩的浴场和客栈?要知道你们正在通过阿拉比亚与亚述的边界!”的确,奥斯洛尼国王已经选择了最好也是最为常用的东北方向道路,但罗马人仍然对当地环境难以适应。
    阿布伽卢斯所提供的消息大体而言并非虚妄,帕提亚国王奥罗德斯的确亲率大军征讨亚美尼亚,派往美索不达米亚的部队也只有一万余人,但这批部队的统帅苏列那却是帕提亚最为杰出的将才。苏列那来自锡斯坦的苏伦家族,他的本名到底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苏列那这个名字则是希腊人和罗马人对家族名“苏伦”的讹读,苏伦家族在帕提亚地位仅次于王族,家族成员长期出任军事统帅,每一位新任帕提亚王中之王都要经由苏伦家族的族长加冕。
    苏列那在内战中坚定支持奥罗德斯二世,曾带头攻入塞琉西亚城,并亲手击杀数名守军攻取此城,为奥罗德斯的王位消除了最后威胁。据普鲁塔克说,苏列那在才干、勇气、体魄和容貌上都堪称翘楚,他即使在战场上也依旧略施脂粉,卷曲辫发,容貌宛若女子,可又不失英俊。苏列那此时还不到而立之年,却已战功显赫,威望极高。他擅长利用地形,作战计划缜密,指挥合成部队更是得心应手。
    离开荒漠后,克拉苏大军来到平原和山地间的过渡地段——巴利索斯河谷。巴利索斯河自亚美尼亚山地奔腾而下哺育两岸,在斯特拉波笔下,这片河谷地带肥沃富饶,产生了Nicephorium, Chordiraza, Ichnae,卡莱等名城大邑。罗马人在沿路上的这些重要城市都设兵驻守,尤其是位于东岸的交通要地卡莱城(卡莱的阿卡德语名称“哈兰”意为交汇的道路,由此可见其通衢地位)。前53年6月9日,罗马侦察部队在巴利索斯河以东遭遇帕提亚游骑的突然袭击,苏列那本就占有骑兵优势,这番又是有心算无心,自然大获全胜。
    罗马军队一时颇为惊慌,克拉苏据此判断敌军主力就在附近,立即让中军列成方阵行进,以备非常。同时下令大军在正午时分迅速渡河,顺着帕提亚人的出现踪迹继续追击,最终来到卡莱城以东一块凹凸不平、植被葱郁、极利于部队隐蔽的土地。
    苏列那拥有一千名重装骑兵,加上轻装骑射手约有一万人, 本来便已少于敌方,他又将部队列成纵深队形,命令重装骑兵套上罩袍以遮盖盔甲的反光,加之当地地貌遮蔽效果良好,这令罗马人顺理成章地低估了帕提亚军队数量。
    突然,帕提亚军猛烈敲击所有的皮鼓,鼓声阴沉而可怕,似野兽咆哮,又似闷雷轰鸣,罗马军向来使用号角与喇叭,未曾经历如此规模的擂鼓场景,而此刻鼓音又如此低沉诡异,无疑令人倍感恐怖。罗马人尚未从击鼓中回过神来,帕提亚军一侧却已发出如火焰般耀眼的甲光,原来帕提亚重装骑兵忽然脱下罩袍,露出鱼鳞般的甲胄,一时光芒闪耀,罗马人这时才意识到对手装备竟然如此精良。
    苏列那精心策划了这场心理战,有效影响了罗马士气。铁塔般的帕提亚重装骑兵开始手持长矛向罗马军队正面缓步前进,在东方战争中,少有步兵能够抵抗如此齐整而有力的冲击。


    5楼2012-12-10 21:40
    回复
      当夜,帕提亚人虽然疲惫,士气却异常高涨,诚然罗马人是他们多年来遇到的少有勍敌,出于对罗马士兵战斗力的敬畏,苏列那到此刻都不敢大批保留战俘;但在过去的一天中罗马人一翼已经覆灭,残余部队困守山丘,将其歼灭只是时间问题。罗马人则志气全无,他们无暇埋葬死者,也无心照料伤者,连绵不绝的哀号令多数人都倍感绝望,克拉苏更是近乎崩溃。
      士兵推举较为清醒的卡西乌斯为总指挥,克拉苏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卡西乌斯却坚拒不受,但开始代行职责着手整顿部队,所幸当夜月色尚好,经过仔细筹划,他决心带着尚能行动的部队和克拉苏一起连夜向卡莱城撤退,为免引起帕提亚人注意,卡西乌斯并未使用号角指挥,但伤员们发现自己被遗弃后,却不由自主地发出痛彻心扉的悲声,许多人在绝望之下挥剑自杀。
      不谙夜战的帕提亚人任罗马军队混乱一夜,次日破晓后便开始追击,克拉苏所在大部队在卡莱守军的援助下进入卡莱城内。但大约四千名被抛弃的伤病员则被帕提亚人悉数杀死,大批在黑夜中掉队的零散士兵被俘。另有四个大队的整建制重装步兵在夜里迷路,未曾来得及赶上主力,即已被帕提亚人包围,罗马步兵顽强抵抗,直至被包围在一处小丘上几乎屠戮殆尽,帕提亚人赞赏这批罗马人的勇气,放走了仅存的二十名士兵。
      苏列那兵进卡莱,将城市包围,并了解到克拉苏和卡西乌斯就在城中,已成惊弓之鸟的克拉苏不顾一切准备再次连夜逃跑,但此时恰逢月圆之夜,他害怕被帕提亚人连夜追上,不得不留在卡莱城内苦苦煎熬,所幸攻城并非帕提亚人所长,苏列那也无意浪掷部队,只是每日派人到城下大肆辱骂奚落,并要求罗马人交出统帅换取和平。
      克拉苏一直等到满月变成残月才突然率军离开卡莱,罗马军队分成许多部分,各由一位幸存的高级军官统领,向叙利亚和亚美尼亚山地星散突围。但克拉苏本人所雇用的向导却颇为误事,他将罗马人带上弯路,甚至误入沼泽,卡西乌斯见势不妙,当即折返卡莱。
      卡西乌斯的向导以占星结果劝说他应当继续等待,直到月亮进入天蝎宫,亦即再次等到满月时分再撤退,但卡西乌斯直截了当的回答他更在意的是射手宫——这说的实际上是来如天坠、去如雷逝的帕提亚骑射手,随后他带着五百骑兵向西撤退,将沿路遇到的留守部队和溃兵都收集起来带回叙利亚行省。
      克拉苏天亮后才发现自己身边只剩下四个步兵大队和少量骑兵,周遭沼泽遍地,又遭到优势敌军攻击,被迫逃到一个高地上抵抗,幸而逃出的大股部队闻讯前来支援,经过一番短兵相接才救出主帅,将帕提亚人击退。 然而帕提亚大军已经包围高地,苏列那担心强行仰攻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更不愿与困兽犹斗的罗马人作战。他于是释放了一部分罗马战俘,告知克拉苏当下依然存在和谈可能,但先决条件则是两军主帅面谈。
      残存的五千多罗马军队虽然刚刚还奋勇争先打退帕提亚人,此时却被苏列那的和谈烟幕迷惑了心智,毕竟对这些久战疲惫的士兵而言,只要有一线和平撤出的希望,战斗就总归是下下之选。众怒难犯下,克拉苏被迫带着少量随从下山会谈,苏列那按约定带着相同数量的随员前来,他见克拉苏步行,便命人牵给罗马主帅一匹良马,以便平等交谈。
      克拉苏迟疑不决,竟被帕提亚人猛地拎上马去,在场的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当即乱斗起来,附近的帕提亚士兵迅速赶来支援,一番扭打厮杀后,克拉苏一命呜呼,也许是帕提亚人立功心切将敌方主帅杀死,也许是罗马人不愿让主帅落入敌军手中,究竟事态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不仅克拉苏如何殒命已是悬案,就连他头颅的结局也说法颇多,卡西乌斯?迪奥声称帕提亚人为惩罚克拉苏的贪婪,在他口中灌入熔化的黄金,普鲁塔克则说这颗头颅还前往亚美尼亚,头颅到达之时,亚美尼亚早已屈服在奥德罗斯大军铁蹄之下。这时又恰逢帕提亚王中之王与亚美尼亚国王大开筵席,富有希腊文化素养的君王们正欣赏欧里庇得斯的悲剧《酒神的伴侣》。随机应变的演员随即取过这枚特殊道具,适时唱出合乎情境的妙句:
      我们从山中来/将新斫的藤蔓献于王宫/多么奇妙的礼物!


      7楼2012-12-10 21:45
      回复
        主要参考资料:
        古典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克拉苏传
        卡西乌斯·迪奥 罗马史
        斯特拉波 地理志
        二手
        Tarn: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帕提亚部分
        Sampson:The Defeat of Rome Crassus, Carrhae & The Invasion of the East
        扎林库伯:波斯帝国史
        本文转载自北SC,Gustavus原创


        9楼2012-12-10 21:47
        回复
          按照平行列传里的说法,克拉苏实际上识破了帕提亚人的和谈圈套,无奈麾下士兵求生欲望强烈,强迫他带人去谈判了。所谓英雄末路虽说常见,这种事情如果属实也未免过于杯具了一些,在去敌营前先经受己方的羞辱。


          IP属地:安徽12楼2013-06-12 20:27
          回复
            mark


            13楼2016-03-03 14: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