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吧 关注:845贴子:3,117
  • 6回复贴,共1

我国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当前和21世纪的发展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全国666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当前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水资源本已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水环境也日益恶化,其主要表现在: 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其中海河达62.3%。据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大淡水湖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北方河流断流情况加剧,黄河下游自1972-1998年的27年中,利津站断流21年,共计1050天;其中90年代就有8年连续断流,共计859天,黄河断流的频繁发生、加剧了主河槽的淤积,导致了河道排洪能力下降,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恶化了河口地区的生态与环境。 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全国已形成地下水区域性降落漏斗56个,漏斗面积87000平方公里,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6080


IP属地:浙江1楼2012-12-21 10:28回复
    ,辽宁、山东、河北等沿海一些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天津、上海、常州、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
    缺水的两大原因:

    ()社会、自然原因。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组合不相适应。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年际变化很大,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开发利用困难等问题。

    ()经济、人为原因。 供水增长、防治水污染力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用水设施落后,用水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较大。我国灌区大多是三、四十年前,有的甚至是几百年前修建的,标准低,老化失修,配套不全,一直沿用传统的"上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古老方式,水的浪费十分严重。灌溉用水中有近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掉了,进入田间的另一半水,由于采用大水漫灌又有近一半渗漏、蒸发了。我国灌区的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了30-50年。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一方面紧缺,另一方面浪费也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损失率至少达20%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应按照水与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总体规划。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发展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规模,缺水地区应限制耗水量大的建设项目上马,建立科学的水资源论证制度。要把节约用水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完善计量、计划用水制度,建立节水考核的目标管理,对于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农业传统灌溉方式,要有步骤地实施淘汰,促进废污水的技术研究,加快废水处理、回用经济政策制定步伐。要不失时机地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局面。加强水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并严格管理。加强流域机构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河道排污口管理,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坚决贯彻"谁污染、谁承担责任,谁受损,谁得补偿"的原则。要加强面上的生态综合治理,搞好水土保持。


    IP属地:浙江2楼2012-12-21 10:28
    回复
      顶帖支持。
      确实,结合农作物不同时期的用水要求和水利技术,来提高农业灌溉的有效率,就能有效抓住水资源消费的大头。
      另一方面,如果有技术把废水的处理和能源再生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加水资源的循环使用,也补充了能源的供给。这方面的技术探索与市场开发,是目前世界上有关水资源与能源开发的新动向。不仅研究和开发者能得到极其广阔的发展与商机,也造福于环境与人民。


      3楼2013-09-02 02:20
      回复
        中国北纬几度附近缺水严重
        中国水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4楼2013-10-31 10:45
        收起回复
          我没想到最后一贴是13.年的。大家都不关注这些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些东西很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11 07:17
          回复


            IP属地:重庆6楼2014-08-11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