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梁山吧 关注:2,563贴子:92,436

《史海钩沉》——小安山镇史迹斟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2-12-23 16:05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12-12-23 16:06
    回复
      梁山县小安山镇位于梁山县境东北部,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区内,因辖区有小安山而得名,镇政府就驻在山北麓。
      小安山镇属于新中国的政区。1941-1949年其辖区分属于梁山县前身昆山县的第五、六、七、八区;建国后属梁山县,1953年左右分属于第五、六、八区,1960年东平湖水库蓄洪,居民搬迁到湖外,1964年陆续返回,19652月正式成立小安山公社,今辖区分属于小安山、商老庄、大安山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镇,梁山县设6区、5镇、27乡,小安山区辖小安山乡、馆驿、李官屯、大安山、商老庄乡;19861月,东平湖水库内梁山县部分区、乡、村划归东平县,其中包括小安山区的大安山乡、商老庄乡(23个村庄);19872月,撤消区级建制。2000年,全县由24个乡镇缩减为14个乡镇,小安山镇建立。
      按现在的行政区化,小安山镇辖73个自然村,48个村民委员会,面积97平方公里。今小安山镇辖区因小安山及其冲积地台的存在,历来为水、陆交通枢纽所在,文化积淀深厚,这里试钩沉之。


      IP属地:山东3楼2012-12-23 16:06
      回复
        一、小安山由来
        小安山位于梁山县城东北7公里处,为东平湖水库二级湖内孤立的山峰,山体基本呈圆形,直径0.8—1.2公里,南北径梢大,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峰位于山体东南部,海拔高度157.4米,山体中上部无植被,山麓地带则植被丰富。
        小安山原名安民山,“历史上多水患,灾民安居于此,故名。亦称安山”(《梁山县志》语)。其改称为小安山,源于京杭大运河在梁山一带的河道变迁。
        途经梁山一带的大运河是元代凿通的,“引汶绝济”作为梁山以北运河之水源,水聚于安民山周围形成“安山湖”,在“安山湖”西南岸今码头村附近建闸名“安山闸”,运河出闸后向西北经由寿张集东,转向北经沙湾、张秋至东昌(今山东聊城),又转向西北到临清,与御河相接。元运河通航102年,在今码头村依托“安山闸”形成了繁华一时的“安山镇”。明初,元运河因黄河决口而涸。
        明代成祖迁都北京后,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开京杭运河,梁山段袁口以北运道东涉二十里开新河,绕“安山湖”东、北岸,经靳口、今大安山、戴庙至沙湾接旧河,在今大安山村设节制闸,亦名“安山闸”,此后,依托此闸逐步形成明、清时代的“安山镇”,政府文武衙门都在此设有分支机构。中国人历来以“政府”为大,逐渐把安民山呼为“小安山”并沿用下来。
        所以,蒋作锦在他的《东原考古录》释“安山镇”时就说:
        安山镇以山得名,镇距山十五里,俗呼镇为安山,原山呼为小安山,名实倒置矣。


        IP属地:山东4楼2012-12-23 16:07
        回复


          IP属地:山东5楼2012-12-23 16:08
          回复
            三、清岩寺
            过去,梁山几乎村村有庙宇,山山有庙群,小安山一带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其他村的庙宇多为土地庙、关公庙等,规模不大,庙宇不多。值得一提的倒是小安山山麓地带的寺院群。
            在小安山,除了山顶上的甘罗庙外,山麓地带比较大的要数清岩寺,还有小寺、石佛寺、尼庵、三官、镇武等十几处庙宇,可惜的是,这些寺庙都被淹没在历史变迁中。
            由于史料的匮乏,把小安山周围的寺院群全部勾勒出来,已经是不可能了,这里仅站在开发的角度,粗略地说说清岩寺吧。
            清岩寺首建于唐朝,坐落在小安山西北麓,山门向南,为北方标准的院落式格局,院落三进,纵轴式布局,院院深入。
            进了山门就是山门殿,殿内左右各塑有一位金刚,俗称“哼哈二将”,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神态威严,怒视凡间。据传,哼将名叫郑伦,拿手的法术是“窍中二气”,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敌人魂魄;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使敌人呆若木鸡,举手就擒。
            山门殿后门外小院的左右两边,设有钏(chuàn)楼和鼓楼。
            山门殿后面是天王殿,供奉有大肚佛,其后是护法神韦陀像,两侧有四大天王。
            这里有必要说说四大天王。在佛教界,四大天王原为佛教的护法神将,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供职”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居于须弥山腰——
            山腰东,黄金地,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所居;
            山腰南,琉璃地,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所居;
            山腰西,白银地,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所居;
            山腰北,水晶地,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所居。据说此重天一昼夜相当于人间五十年。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汉化”,汉化后的四大天王职能是这样的:增长天王职风,广目天王职调,多闻天王职雨,持国天王职顺。原来,这里供奉的四大天王是期盼他们负责护国安民、风调雨顺的——这倒符合小安山“安民”的寓意!
            天王殿后门外的中心建筑为大雄宝殿,这是供奉佛祖的正殿,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佛祖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故称大雄宝殿。大殿正中供奉的是佛祖,两边有十八尊罗汉,四壁墙上有取材于佛经的壁画。
            据贾子贤先生回忆,清岩寺的十八尊罗汉有的合掌闭目,有的手捻佛珠,有的半卧微睡,有的捧腹大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韦陀像手持降魔杆,大有严阵一待、准备魔斗的神态,雄伟英俊,颇受人欣赏;大雄宝殿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唐僧取经图。
            清岩寺除三进大院、三层大殿外,还有东西配殿,各塑神像。院落很大,占地十多亩。
            当时的建筑技术亦很惊人,整个建筑群绿琉璃瓦、飞檐、龙盘大拄、彩画斗拱、雕花横枋、五脊六兽三股钢钗……如站在山上俯瞰,更显壮观。
            按梁山文史资料,清岩寺在七七事变之后,被当时的寿张集乡农学校长苏右倾拆除,大料运往寿张集失却了。


            IP属地:山东7楼2012-12-23 16:10
            回复
              道教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qì)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更胜,坚信其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所以不仅泰山有碧霞元君庙,各地也争相为其建“行宫”,俗称“娘娘庙”,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
              在梁山现境域,有多处碧霞元君行宫,都是随着京杭运河的开通而逐步修建的。影响较大的是今梁山街道办事处的土山碧霞元君行宫等。其庙会时间是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因为,这一天是碧霞元君的生日。
              其实,这一带民间早就流传着一个“老奶奶”的故事,其梗概是这样的:
              受黄河泛滥的影响,这里曾一度是人烟稀少、一马平川的荒原,后来人们才逐渐迁居过来。某年黄河又发大水,人们扶老携幼,挑担赶牛,顺着水流的方向惊慌失措地奔逃,后来逐渐聚到青堌堆一带。眼看着从四面滚滚而来洪水,大家一筹莫展。忽然,天空中慢慢飘下一片白云,临近地面才看清,那是位清裙素服、鹤发红颜的“老奶奶”。只见她在地上稳稳立定,朝四下里摆摆手,微微一笑说:“各位乡亲,不用惊慌,我来搭救你们。”说完,从头上拔下一根玉簪,向空中一抛,随着一声“起”,人们站立的这片地方高出了地面十几米。正当大家醒悟过来要感谢那位救命恩人时,“老奶奶”已不见了踪影,只在堌堆北侧发现了一个深洞。
              一场虚惊过后,大家才感到肚子饿了,由于事来突兀,都没带吃的东西,于是又想起了救他们的“老奶奶”应该是神仙,便一齐跪到那洞口面前祈祷。说来真是奇了,洞里面立刻推出馒头、汤和菜,并且正好够大家吃饱的!从此,直到洪水退去,每逢吃饭时,只要喊“老奶奶”两声,馒头、汤和菜就自动地送到面前。洪水退去后,四处碱白,只有被“老奶奶”掀起的这个堌堆青黑一片,逐渐被人们称为青堌堆,并在堌堆上修建了奶奶庙。每逢节日、喜事,都不忘让“老奶奶”分享,哪家有难事,也向“老奶奶”祷告,也每能如愿。
              也许,青堌堆庙会所敬神灵,就是这位“老奶奶”吧。


              IP属地:山东9楼2012-12-23 16:11
              回复
                五、须句国故城遗址
                考古研究证明,人类在梁山一带定居生息,历史悠久,但作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行政区划,属于须句(句,音qú,亦作朐)国,其故城就在今梁山县小安山镇辖区,小安山东3公里东张庄村附近的济水(相当于今柳长河走向)西畔为其遗址。
                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其社会形态的演进经历了由邦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最早的国家(或可称为初始国家)是小国寡民式的邦国,邦国的进一步发展是王国,王国以后,通过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走向了帝国。
                据陈克启先生的考证,须句国不是夏代以前的邦国,而是“王国”阶段之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之邦国。
                西周建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即史书所谓的“分土封侯制”。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至于当时所封的诸侯国有多少,按《荀子·儒效篇》的说法,“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而《吕氏春秋·观世》则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看来具体数目不详。
                须句国是个小国,早期的历史鲜见于文献记载,见于记载的是在春秋前期屡遭邾国(今枣庄、滕州、济宁东部一带。邾,zhū)侵犯的史实。
                公元前639年,须句国曾一度为邾国所灭,国君须句子逃至鲁国。当时,鲁僖公的母亲是须句子的女儿成风,她对僖公说:“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昊、济而修祀,纾祸也。”因此僖公于次年出兵伐邾夺取了须句,并把须句子送回国复位。但此后不久,须句再度为邾国所灭。
                公元前620年,鲁文公又出兵伐邾夺取须句,但未再使须句复国,而是把逃奔鲁国的郑文公之子安置在那里。此后,须句国“地入鲁”。对此,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五》载:
                须句,子爵,风姓,太昊后……为邾所灭……。(鲁)文(公)七年,鲁再取之,卒为鲁地。
                另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须姓)太昊伏曦氏风姓的后裔,有须句国,到殷时有密须国,都是以国为姓,魏国有须贾,汉代有平陆须无,望族出于渤海郡。周文王时,有一个风姓古国叫须句国,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的寿张县和东平县一带。《左传》亦载,须句国在春秋时期先后被其邻近的邾、鲁国所灭。其后人及国人以“须句”为氏,称为须句氏。后来简为须氏、句氏两支。须姓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沧县一带。
                关于须句国故城遗址,是清代蒋作锦(1817-1864年)考证出来的。
                蒋作锦为是今梁山县馆驿镇的大营村人,咸丰年间进士,曾任过黄河钦差。此人知识渊博,富有考古精神,对梁山一带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都作过精细的考证,所著《东原考古录》有《须句城考》:
                须句,风姓国,鲁附庸,灭于邾,地入鲁。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汉地理志寿张县西北有朐城,是左传。杜注须句在须昌西北,非也。实在须昌城南三十里。考《水经注》,济水东北过汉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南,汶水东北来注之,又此迳须句城西注。城临济水,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是)其故地也。庄西杨家堤口即济水故道。城南(距)安民亭六里,东南距汉寿张城十七里,东北距今治三十里。村人掘地时见瓦砾及城旧址云。
                《东平县志·古迹》亦载:
                须句城,在安民山东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城也。
                后来,须句国城北迁至30里的济水东畔,后为须昌县治所。所以,《汉书·地理志》有“须昌,故须句国,风姓”句。《水经注》则有进一步的说明:
                (济水)又北过须昌县西。京相璠曰:须朐(句)一国二名,盖迁都。须昌,朐(句)是其本,秦以为县。
                京相璠是晋代的著名学者、地理学家,他的考证应是值得信服的。
                就是说,须句国城原在小安山东张庄一带,后来向北迁都,仍叫须句,秦朝时改名为须昌,并设须昌县。
                至于须句国城在今梁山县小安山镇东张庄一带存在了多少年,又是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北迁的,因史料的匮乏目前已难以确定了。


                IP属地:山东10楼2012-12-23 16:12
                回复
                  六、安山湖沧桑
                  谈小安山镇的文史,不能不说说安山湖。
                  先秦时期,由于“冲积”扇的存在,历史上的小安山附近为高于周遍之“台地”,成为早期人类居住的理想环境,所以,才留下青堌堆文化(居住)遗址和须句国故城。从小安山附近众多的汉墓看,直到汉代,这里还遍布居民的。后来,虽受黄河、济水和汶水的泛滥,至少在《水经》作者时代(大概三国时),小安山附近台地还存在,成为周遍居民避水处,其“安民山”的名字即源于此——“历史上多水患,灾民安居于此,故名”(《梁山县志》语),并在山南留下著名的“安民亭”遗迹。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在谈到《梁山泊》时说“梁山泊起源于梁山东北”,依据的是元人于钦的《齐乘》一书的记载:
                  “梁山在寿张县东南七十里,东平州西南五十里,东接汶上县界。汶水西南流,与济水合于山之东北,迥合而成泊。”
                  现在看来,这是应该商榷的课题。
                  据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考证,汶水入济处在“安民山南”,为“禹贡济东北汇于汶处”,也没有说“迥合而成泊”的事。
                  关于安山湖,蒋作锦《东原考古录》也有考证:
                  安山湖在安民山北,旧小洞庭也。明贯小洞庭,开会通河,置湖岸南以济运,周围八十三里有余,与南旺湖、马场、昭阳称四大水柜。时荆隆口支流未塞,引由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北至临清三百余里资为灌输,称水柜第一。而济渎源分河流,河因屡决,宏治六年,刘大夏筑黄陵冈以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无所受,只汇堤南陂水并运河余涨,所蓄甚少不堪作柜,频受荆隆淤塞渐成平路。
                  在这里,蒋作锦说的是明代重开会通河时的安山湖。实际上安山湖形成要早些。
                  我在《梁山运河史话》中有两次谈及安山湖,第一次是在《“引汶绝济”与安山湖形成》节,第二次是在《安山湖与柳长河》节,这里综述一下。
                  安山湖本属梁山泊的波及之地,随着黄河离开梁山一带南徙夺淮河入海,这里也相继干涸。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御河(今卫运河),把济水截为两段,致使古济水与汶水交汇屯滞于安山脚下,形成以安山为中心的湖面,随有安山湖之称谓。初时“萦回百里无一定湖界”,成了元代250里会通河事实上的、也是唯一的水量调节“水库”。
                  元代会通河在通行了102年后的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洪水漫梁山一带,安山湖与会通河一起被淤。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宋礼重浚会通河,由于梁山一带河段已被洪武二十四年的那次黄河决口淤为平地,为了避免再次被淤,自袁口以北运道东迁至安山湖以东,循金线岭(指梁山东南北走向的金线岭)东,“又经靳口、安山镇、戴庙至沙湾接旧河”。作为水源工程,宋礼纳“白英策”,改元代济宁分水为南旺分水,在汶河中下游交接处筑戴村坝,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入南旺建立水柜济运。同时,设置安山湖水柜,作为南旺诸湖的补充。但此时作为元代安山湖主要水源的汶水已“尽出南旺”,必须另辟水源。
                  封丘府西南黄河上有荆隆口,又名金龙口,为著名决口处,黄河在此处决口常循济水故道犯梁山一带,宋礼设置安山湖水柜,就是循此故道引黄河水入安山湖为水源的。时安山湖“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
                  宋礼引水入安山湖的水渠,后被命名为柳长河。对此,据清将作锦在他的《东原考古录》中说:
                  柳长河,济水旧渎也,禹济会汶故道……明置安山湖水柜,别无源泉,河由荆隆口出水,分入济渎,名济水,迳郓城东南,由北清河汇入安山湖,以济运。湖河沿堤植柳,因河逶迤南来,计长五百里,故名。
                  由于黄河水是含泥沙两很大的水,安山湖遂成了事实上的“沉沙池”,湖底逐渐变浅,其济运功能因之而逐渐减弱。
                  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治河,筑黄陵冈,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无所受,柳长河只汇堤南坡水。上游由于频受黄河泥沙的淤塞而渐成平陆。


                  IP属地:山东11楼2012-12-23 16:14
                  回复
                    八、吕母桥探微
                    吕母桥建于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为今梁山县境域建造最早的桥梁,其具体遗址,当在今小安山镇辖区。
                    但是,《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对吕母桥的记载有误,为避免贻误后人,有必要澄清之。
                    吕母桥
                    在梁山东北部3里许。女子吕母本琅邪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南)富户,其子被县官冤杀后,疏财聚众,于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起义,称将军。《东平县志》载:“县治西南五十里、梁山北三里有吕母宅,宅东三里济水所经有吕母桥”。《水经注》:“东海吕母起兵所造。今湮”。
                    这是《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关于吕母桥的原文。
                    首先,最后“今湮”二字不在《水经注》原文,应在“”号外。其中的“湮”字,读yān,意埋没。
                    其次,所引《东平县志》载的吕母宅的“宅”为“垞”字之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1839-1915)在他的《水经注疏·济水二》中“《兖州府志》,吕母桥在东平州西南。山北三里,有吕母垞,东三里即济水”句的“吕母垞”后有注释:
                    朱作宅,《笺》曰:《东观汉记》,海曲吕母之子为县令所杀,母破产结诸少年,得数百人,入海,自称将军,遂破海曲,执县宰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守敬按:《初学记》七引《述征记》亦云,吕母宅在梁山北。然考《元和志》,吕母垞在寿张县东南三十五里。后汉东海吕母合众于此。兖州人谓城实中曰垞。《寰宇记》,须城县下亦称吕母垞则作宅者,误也,今订。
                    垞,读chá,形声字。从土,宅声。本义:小土山、小丘。《康熙字典》释:小丘名。方言:兖人呼实城中曰姹。看来,这个梁山北三里的吕母垞,当为吕母所率领之起义军的屯兵之兵营。时为往来于济水两岸方便,而跨济水修建了石桥,故曰吕母桥。
                    第三,关于吕母桥的位置。《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所引《东平县志》载的吕母垞在梁山北“三里”,当是梁山脚下到“吕母垞”之南“边”的距离,“吕母垞”东“三里”为济水,亦当从“吕母垞”东“边”算起。还有三国时的《水经》载,“济水……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侧岸也。”在此句下,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注释曰:“古老言,此桥,东海吕母起兵所造也。山北三里,有吕母垞,垞东三里即济水。”我们知道,小安山南何官屯有安民亭,亭南为汶水入济水处。济水从梁山东北来,时“吕母桥”位于济水东“侧岸”,方位上讲,自当在小安山南,或稍偏东南。显然,吕母桥就绝不会止于“梁山东北部3里许”了,如按现在的行政区化,当在小安山辖区无疑!
                    现在说说吕母为领袖的那次农民起义。
                    据《百度名片》,西汉末年,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土地高度集中,农民被迫流离失所,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王莽掌权后,“托古改制”,朝令夕改,增加捐税和徭役,更加造成社会经济的大混乱,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吕母农民起义就发生在新莽末年,由吕母领导。
                    吕母(?-公元18),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南)富户。其独生儿子吕育任县游徽(秦汉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徼,音jiào),掌一方巡察缉捕。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因没按县宰的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被县宰杀了,激起民众的愤怒。失去儿子的吕母更是悲愤万分,决意暗中联络勇士,代子报仇。
                    吕母把数百万家产拿出来,开酒店,买刀剑,救济贫穷的百姓。有些青年来买酒,手头没钱,吕母便经常赊给他们。如果有困难,吕母就借衣服、粮食给他们。贫苦农民于心不忍,便成帮结队到吕母面前,问她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家帮助。吕母说:“既然你们闲不住,就把奎山脚下的那条小河沟开挖一下吧!记住,要把挖的土堆积到一块儿!”
                    人们听了吕母的话,拿锨扛镢,抬筐运土,把河道挖深加宽了。他们把河挖的泥堆到一块,筑成了一个大土台,叫崮子,这就是后来吕母起义的点将台。旁边的小河也叫做崮河了。
                    没有几年,吕母的家产用尽了。这些受惠的贫穷农民,中秋佳节相聚议论,凑起钱财衣物要偿还吕母。吕母不收,哭诉道:“多次救助你们,并非为了求利发财。只为县宰不公道,枉杀我儿性命。我想报仇雪恨!诸位壮士,你们能助我一臂之力吗?”
                    本来就被王莽的残暴统治激怒的农民,更加火上浇油,异口同声地答应,坚决跟官府拼个死活,为她的儿子报仇雪恨。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吕母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起义队伍。起义军在崮河两岸,大海之上,神出鬼没地打击官兵,抗捐抗税。有时则避人海岛,四处招兵,扩大实力。当时,连年发生水、旱、蝗灾,再加上捐税沉重,大量农民破产。一些流亡的农民纷纷前来参加起义军。不久,既有数千之众。
                    经过三年准备,天凤四年(公元1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点兵遣将,亲率勇士三千,浩浩荡荡地杀奔海曲城。经过一场激战,起义军一举攻破海曲城,活捉了县宰。县里的一些官吏跪在地上向吕母连连叩头,为县宰请求饶命。吕母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我儿不该处死,却被县宰冤杀。杀人者当死,罪有应得!你们何必替他求情呢?”起义军立即将县宰当众问斩,并拿他的首级到吕育坟前祭奠。为此,吕母声名大振。附近的贫苦农民不堪其苦,纷纷前来投奔吕母。一年之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
                    据《泰安五千年大事记》:
                    天凤四年,琅琊海曲妇人吕母聚众千人起义……所部曾入东平,建石桥名“吕母桥”。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吕母病故。同年,琅琊人樊崇在莒县境内率众起义,吕母的主要部卒参加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
                    就是说,吕母天凤四年(公元17年)率部起义,当年曾转战并屯兵于梁山北脚下,但吕母在起义后第二年的天凤五年就死了,绝不会在梁山建宅院的,这也反证出《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记载的“梁山北三里有吕母宅”,当为吕母垞之误。


                    IP属地:山东14楼2012-12-23 16:17
                    回复
                      九、元代到明初的安山镇
                      《水浒全传》第六十九回描写,因“山寨钱粮缺少”,宋江提议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并建议写两个阄儿,与卢俊义二人各拈一个,结果,宋江拈着东平府。时间在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三月初一日”。是日,“日暖风和,草青沙软,正好厮杀”,宋江领兵下山,扎驻在“离城只有四十里路”的安山镇。
                      考,《水浒传》背景下的北宋时代无安山镇的史料记载。刘华亭先生在他的《<水浒>对梁山附近的地理描述》中援引《明史·地理志》云:
                      东平府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山南有安山镇,会通河所经也。
                      这条史料所载安山镇在安民山“山南”,现在看来,实际上应偏西南,在安山湖的西南畔,元代开挖的会通河之安山闸附近。
                      历史告诉我们,元代开挖会通河时“引汶绝济”,致使古济水(北清河)与汶水交汇屯滞于安山脚下而形成安山湖,运道被隐在湖中,在出湖后的运道上建一节制闸,取名安山闸,位于梁山北3.5公里码头村附近,至元二十六年建,南距开河闸42.5公里,西北距寿张故城(今梁山县寿张集)东门外的寿张闸4公里。已于2010年3月在梁山县梁济运河前码头村段进行南水北调附属工程截污排流工程施工时,发现闸口遗迹。此安山镇即是依托安山闸而形成的古镇。明朝建立之初,建都金陵,漕运仍沿用元代运河。直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之安山……元会通河亦淤,久不治”,京航大运河被迫断航达二十年之久,此安山镇随之萧条。
                      明成祖迁都北京,于永乐九年(公元14l1年),济宁同知潘叔正上书,陈复开会通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朝廷采纳,命工部尚书宋礼征民夫16万,疏浚自济宁到临清元代运河,其中梁山段“为避黄行运,将袁口以北运道东涉二十里开新河,经靳口、安山、戴庙至沙湾接旧河”。此次疏浚运河后,在安山湖的东北畔建一节制闸,亦名安山闸,依托此安山闸又形成了“安山镇”,繁华于明清两代,直到建国初期,曾为梁山县大安山公社驻地。这是后话,这里不提。
                      就是说,《水浒传》中宋江赖以驻扎兵马、距东平府治所“四十里路”的安山镇,应是元代和明初的安山镇,显然,水浒作者是以本人的生活时代言北宋事。
                      就是说,元代和明初的安山镇在“安民山……山南”,距梁山北3.5公里码头村当不太远,具体位置大部分在今小安山镇辖区应该没有疑问的。
                      水浒中的安山镇是找到了,心中的感叹依然挥之不去——元代到明初繁华一时的安山镇,的的确确连与昔日相关的传说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啊!
                      突然想起了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公元1254-1324年),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至元八年(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尽艰辛,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来到中国,自此在中国游历了17年,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回国。回国后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记》,《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被誉为中西方之间直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先驱。
                      据李全和王云著的《山东运河文化研究》一书的引录,马可·波罗从北京出发,经过涿州(今河北涿州)、哈寒府(今河北河间)来到山东运河岸边的临清,又到了济南,后到了东平州:
                      第三天傍晚,便抵达东平州城。这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城市。商品与制造品十分丰盛。所有的居民都是佛教徒,都是大汗的百姓。使用大汗的纸币。有一条深水大河流过城南,居民将河分成两条支流(运河),一支向东,渡过契丹,另一支向西,流向蛮子省。大河上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只要观察河上的船舶穿梭似的往返不断,运载着最有价值的商品的船只的数量和吨位,确实就会使人惊讶不已。


                      IP属地:山东15楼2012-12-23 16:20
                      回复

                        上述记载发生在马可·波罗将要离开中国的时日里,会通河已于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贯通并投入使用,沿途相关城市也随之初步繁荣起来,不知以安山闸为依托的“安山镇”此时也初具规模否?
                        马可·波罗如果是沿会通河坐船南下,梁山自然是必经之路,并且安山闸“码头”就在梁山北3.5公里处,他是应该看到安山镇的,果如此,自然应该能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找到安山镇的一点“鸿爪雪泥”的。
                        可喜,手头正好有蔡桂林先生2009年出版的《运河传》,一查,还真找到点影子:
                        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春。东平运河码头来了一群人,人群里还夹杂着几位蓝眼高鼻的外国人。这群人径直走向运河码头边停着的一艘考究豪华的客船。运河边的东平人此时并不知道,他们见到的几个外国人中间,就有日后享誉世界的伟大人物——马可·波罗。
                        哈,马可·波罗还真的是沿会通河坐船南下的,并且还真的在这里的运河码头下了船!
                        那么,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东平州”的描述与这次在“东平运河码头”(时梁山县城北3.5公里处安山湖畔的安山闸“码头”在东平州辖区)边的元代安山镇有关吗?
                        根据李全和王云著的《山东运河文化研究》一书的注释,书中所引录的前述文字,出自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的陈开俊等译的《马可·波罗游记》第2卷第61章。
                        实际上,《马可·波罗游记》原文所记中国的地名都是“波斯词汇”,并没有准确的相对应的中国地名,所以,不同翻译者在将其翻译成中文时所认定的相应中国地名并不一致。例如,史学家冯承钧的译本《马可·波罗行记》中就没有提到济南这个城市,李全和王云著的《山东运河文化研究》一书的注释中也说,“旧译临清为强格里城,济南为中定府,东平州为新州码头。冯承钧以为中定府即东平府,而新州码头乃济宁。”
                        就是说,上述的马可·波罗在“东平州城”的见闻也许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东平州城,而是“梁山北3.5公里处安山湖畔的安山闸码头”,蔡桂林《运河传》记载的马可·波罗就是在这里下的船,马可·波罗在“东平州城”的见闻,实际上发生在早已经消失了的元代安山镇?!
                        还有,马可·波罗看到的“千帆竞发,舟楫如织,数目之多,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的运河是在“城南”,东西走向,而元代会通河也只有在安山闸码头附近才基本呈东西走向(实际上是东南西北走向)。
                        当然,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本就是在册《世界五千年文化之谜》的,我的这段文字从题目到正文,也是充满“?”号的,但至少可以给探索“元代到明初的安山镇”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些须线索。


                        IP属地:山东16楼2012-12-23 16:20
                        回复
                          最后说说从前小安山山麓地带的林木

                          据东平湖管理局的老同志回忆,小安山周围地势低洼,地下水位浅,山麓及其周围林木很多,特别是唐庄和祝庄之间的柿子林,一到秋天,站在东平湖围坝上东看,半山红光,煞是好看。可惜的是,1960年东平湖水库蓄洪,都给淹死了。
                          据梁山县文史资料,新中国建立前夕,小安山山麓地带的林木,成片的主要有柿子林、香椿林和家槐林。
                          柿子林主要分布在唐庄和祝庄之间,有三里许全是柿子树,春天青枝绿叶,遮天蔽日,秋天柿子熟了,柿子叶下岗了,一个个火红柿子挂满枝头,令人馋涎欲滴,更钩起人们事事如意的遐想。
                          香椿林主要分布在山东的王庄到赵庄,多与菜园为林,大小菜园的周围多植此树,不仅为道道景观,其椿芽更是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而誉满于世,并一度被列为贡品。从前,济宁玉堂酱园腌制香椿芽,常来高价收购。
                          家槐林主要分布在宋庄至唐庄这个大山沟里,据说一个人搂不过来的树不少。家槐木质坚硬耐磨,不走翘,远近造大船的、扎大车的、扎耧的都来购买。
                          此外,大白杨、松柏、桃树、杏树也不少。远看不见庄,近看不见山,好一派山林风光。


                          IP属地:山东18楼2012-12-23 16:23
                          回复
                            全文转贴完毕
                            请补充
                            请批评


                            IP属地:山东19楼2012-12-23 16:25
                            回复
                              原来在听戏的过程中经常听到“大比之年”,只知道是古代考试的年份,原来出自《周礼·地官·乡大夫》谓:乡大夫每“三年则大比”,即对属民考核道德、荐举贤能、呈报周王。后因称乡试为大比。明、清三年一次,在省城大比,中者称举人。


                              20楼2012-12-23 19: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