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贞吧 关注:1,559贴子:49,836
  • 4回复贴,共1

【禅师故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日思维,时当弘法,不可终循。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动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据《六祖坛经》


1楼2012-12-28 03:07回复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皆是人内心的体现,我们总因执著于外界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体验,而大部分问题的产生却都又偏偏出自于我们的内心。


    2楼2012-12-28 03:11
    回复
      慧能脱身之后,在山林里隐姓埋名十六年,直到因缘成熟了,他才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那里,留下了一段著名的公案: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慧能听说广州法性寺来了大法师印宗,遂来到这里。一天,印宗法师开讲《涅盘经》,大批的人从各地慕名而来,慧能也在僧俗群中安静地恭听。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悬挂在大殿前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摇动。印宗法师即命听众以此为题讨论义理。
      听众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两位和尚的争议最有代表性,一位和尚说:“幡是无情物,是风在动。”
      另一个和尚说:“明明是幡动,这哪里是风动?”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慧能在旁边听着,觉得双方未能识自本心,便说:“不是风动,也非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如果仁者的心不动,风也不动,幡也就不动了。”
      在座的人一听,无不感到震惊。这不正是印宗法师正在开讲的《涅盘经》的中心思想吗?印宗见慧能语出不凡,必有来历,于是便邀请慧能入室详细询问。慧能随手拈来日常生活现象,一一解答,无比透彻明白。印宗法师问:“行者真非常人!我听说十六年前,东山佛法南来,莫非在行者身上?”慧能这才将珍藏了十六年的袈裟和圣钵出示,原来他就是人们追寻了十六年的六祖!印宗法师肃然起敬。又问:“弘忍大师可有指受?”慧能答道:“并无指受。也不需要指受。学法惟在见性,担水砍柴,皆可成佛!”
      印宗法师对众人道:“今日听了和尚的说法,何为珠玉,何为瓦砾,你们该有心得。”
      众人听慧能指出这么一条快捷简便的路子,撇开繁琐的戒律,只凭内心领悟自性就可成佛,无不耳目一新,感到身心自由如飞。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印宗法师在法性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一棵菩提树下给慧能削发受戒,这株菩提树是智药法师在南朝天监元年(502)从印度带到广州种于法性寺,并预言,他死后一百七十五年有一个肉身菩萨在此树下受戒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生。慧能受戒这年正是智药法师死后的一百七十五年。此暗合天数,正说明了慧能的不可思议。从此,成为佛教禅宗六祖的慧能便开始了他辉煌的弘法生涯。


      3楼2012-12-28 03:59
      回复
        仅以此贴作为回答“迦一”曾经提出过的疑问。


        4楼2013-01-02 23:51
        回复
          阿弥陀佛


          5楼2015-04-10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