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烟控烟吧 关注:101贴子:130
  • 0回复贴,共1

某烟草专卖局真混球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某烟草专卖局真混球呀!
我国烟草生产和消费居八个“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世界第一;烤烟产量世界第一:烤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卷烟产销量世界第一;卷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吸烟人数增加数量世界第一;烟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烟草业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10%。从经济学的分类来说,虽然政府从烟草中得到税收,但是,烟草收入永远弥补不了因烟害而导致的疾病、早亡、病假工资、医疗费用等损失.
根据以上行情,有不少控烟产品瞄准市场,研发一些戒烟产品来帮助吸烟者戒烟。但是这些控烟产品在步入市场没多久便消失了,即使一些能维持个一两年,最后还是消失在消费者的视线里。这究竟是原因何在呢?是控烟产品自身的原因,还是另有隐情。
从南方周末这次报导的“汉草”事件,我有个初步分析。此说并非空穴来风。在“汉草”被查处之前,中国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已屡遭烟草系统的查处。曾被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为(香烟型)保健吸品的“天工香草”是最有名的一起。2003年,河南商丘福源食品集团曾在北京、洛阳、绍兴等地销售,但2004年3月,经营正有起色的“天工香草”,却突然被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查处。之后,绍兴、洛阳也封杀了该产品。“天工香草”选择了行政诉讼,最终双方以私下和解了案。但当年负责“天工香草”项目的韩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此一役,“天工香草”元气大伤,现已基本停产。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则例子就是很典型的。看来控烟产品是抢了烟草的生意,而导致最后在市场长发展一直长久不了。难道烟草总局不知道每年因直接或者间接因死于烟草的消费者很多吗?为什么不能让控烟产品和您一起在市场上同步发展呢。
其实有些烟民是想戒烟的,只是没有一定的意志力和好的控烟产品,所以最后还是没能坚持下来。其实这些事实一方面是有个人的因素,但是是不是也有社会因素,或者烟草总局那个黑暗的一面吗?知道烟草税收很大,但烟草总局也不能每年为了那些税收而不顾消费者的生命。
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一下这个社会效益问题,经济效益并非永远是最大的,或者烟草行业应当进入全面反思的时候了——那么就从分清正负能量,明辨自身行为的善恶属性开始吧。


1楼2012-12-29 15: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