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的恩赐吧 关注:17贴子:1,551
  • 6回复贴,共1

Techn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啦!利用电脑,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这种音乐常常是许多音效组合起来的. Techno的节拍也是4/4拍,但速度较House快,且听起来具重复性,较强硬,较机械化,所以某些人称Techno为"工业噪音",但某些还是会注重旋律的. Techno起源于美国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尝试将电子乐与黑人音乐结合,而产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较平缓,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样强劲,可说是现代Techno的起源. 编辑本段Techno起源与发展  数码的根源可追溯到80年代中期的底特律电子房音乐。那儿的音乐房依然明确的和迪科斯紧密相连,尽管这处联系过于机械化。数码的缔造者和DJ们是Kevin Saunderson,Juan Atkins、Derrick May和那些热衷于电子合成音乐的艺术家们,如Afika Bambaataa和合成摇滚的艺术家,如Kraftwerk。在美国,数码是一种直接的地下音乐形式,但在英格兰,80年代后期却作为主流音乐一下子爆发出来。90年代早期,数码开始渗入到不少音乐风格领域中,包括硬核、氛围和jungle(丛林音乐)中,在硬核数码里,每分钟的点子打击纪录越发不可理喻。根本无法随之起舞――被设计成一种为海外所接受的风格。而氛围音乐则相反,当那些自由人和俱乐部的过往人在酸性音乐房和硬核数码音乐房作一短暂的休息,缓慢的打击有如流水般的电子音乐结构便符合这种氛围的,成为一种流传下来的音乐。   Jungle几乎与硬核一样具有积极的因素,结合着间断停顿的数码音乐和舞会雷?。所有的数码音乐最初多是为俱乐部而设计的,那儿的DJ并给予了音乐混合后的新生命,最重要地,大多音乐在12英寸的独奏或许多音乐家的联合完成,歌声可以回荡得更长时间,给DJ更多的素材融入到他们的设置中。90年代中期,新的数码音乐家开始成长――大多特别地氛围音乐家,如Orb和Aphex Twin,但是也有不少顽固的艺术家,如Prodigy和Goldie,开始灌唱片集,而非生硬的把打击乐组合起来。不出所料的,这些音乐家――成就非凡的艺术家――成为在数码领域中公认的奠基者。


1楼2013-01-03 04:02回复
    铁克诺音乐(英语:Techno music),又译“高科技舞曲”,是一种电子音乐,发源于80年代中期到晚期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巿。在1988年,“铁克诺”一词首度被用作标示音乐类型,而如今舞池上各种铁克诺曲风五花八门,族繁不及备载,然而底特律铁克诺(Detroit techno)仍被视为所有分支曲风的基底。铁克诺的成形始于两种音乐的融合:来自白人的欧陆电音子音乐,例如Kraftwerk,以及放克(funk)、electro、芝加哥浩室(Chicago house)与电声爵士等美国黑人音乐;除此之外,与美国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相关,充满未来感的科幻主题也对铁可诺影响深远,尤其是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的著作《第三波》(The Third Wave)。铁克诺制作人始祖胡安·阿特金斯(Juan Atkins)曾说过,他之所以用“铁克诺”来形容自己所创造的音乐风格,就是受到托佛勒发明的词汇“铁克诺叛客”("techno rebels")启发所致;基于以上独特影响元素,人们会将铁克诺纳入一种称黑人未来派主义(afrofuturism)的美学概念。对德里克·梅(Derrick May)等制作人来说,将灵魂从肉身移转至机械,是他们的中心思想,一种科技灵魂的表现;从这角度切入,“铁克诺舞曲击溃了狄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所认为机械化对现代意识造成的疏离效果”。 目录 [隐藏]
    1 起源
    1.1 校园时期
    1.2 胡安·阿特金斯(Juan Atkins)
    1.3 底特律之声
    1.4 芝加哥
    1.4.1 迷幻浩室
    1.5 《铁克诺!来自底特律的新品种舞曲》
    1.6 底特律舞厅:“音乐学院”
    2 发展
    2.1 出走
    2.2 柏林
    2.2.1 《柏林与底特律:铁克诺双雄》
    2.3 极简铁克诺
    2.4 爵士乐影响元素
    2.5 聆智铁克诺
    2.6 免费铁克诺派对
    2.7 铁克诺分支
    3 铁克诺前身
    4 音乐制作
    4.1 风格要素
    4.2 复古科技
    4.2.1 现代模拟器
    4.3 技术演进
    5 外部联结


    2楼2013-01-03 05:34
    回复
      起源 底特律三巨头之一:凯文·桑德森铁克诺的最初蓝图,众所皆知始于80年代中期的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由胡安·阿特金斯、凯文·桑德森(Kevin Saunderson)与德里克·梅(俗称底特律三巨头〔The Belleville Three〕)和艾迪·福克斯(Eddie Fowlkes)等人所创,当时四人皆就读靠近底特律的贝尔维尔高中(Belleville High),而到了80年代尾声,他们皆已在不同的艺名下录制并发行作品:阿特金斯的艺名为Model 500、Flintstones与Magic Juan,福克斯为“闪光”艾迪·福克斯(Eddie "Flashin" Fowlkes),桑德森为Reese、Keynotes与Kaos,梅为Mayday、R-Tyme与Rhythim Is Rhythim。这段期间,四人也曾一起合作过几次,其中市场上最成功的例子,即是阿特金斯与桑德森(还有詹姆斯·彭宁顿〔James Pennington〕与亚瑟·佛瑞斯特〔Arthur Forest〕)的合作企划-Inner City首张单曲〈Big Fun〉。
      [编辑] 校园时期 在成名之前,阿特金斯、桑德森、梅、福克斯,这几位初试啼声的年轻音乐人,常常互相交换混音带,一起梦想成为大DJ。他们也共同从《午夜放克联盟》(Midnight Funk Association)中获得音乐灵感,那是一出长达五小时,音乐内容兼容并蓄的深夜电台节目,而且在各大底特律广播电台皆有播放。该节目从1977年到80年代中期由一名人称“放电咒术师”查尔斯·强森的DJ(DJ Charles "The Electrifying Mojo" Johnson)所主持。在咒术师的节目,你会听到乔奇欧·莫拉德(Giorgio Moroder)、Kraftwerk与Tangerine Dream等欧陆电子音乐,Parliament的放克音乐,还有适合跳舞的新浪潮(new wave)音乐,例如Devo和the B-52's。阿特金斯曾说道:
      他(咒术师)会大力放送Parliament和Funkadelic。那两团当时在底特律很红。他们甚至可以说是'79年迪斯可(disco)无法在底特律生根的主要原因。咒术师当时会放很多放克音 乐,为的就是不想跟当时已经转而放迪斯可的电台一样。〈Knee Deep〉]的出现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跟稻草,宣告迪斯可的死期。虽然迪斯可热潮在底特律为期不长,却启发许多人开始混音接歌,阿特斯金即是一例,阿特金斯后来教梅如何接歌,到了1981年“魔术胡安”("Magic Juan")、“Mayday”德里克(Derrick "Mayday")与其他三人(其中一位便是“闪亮”艾迪·福克斯)就组成派对团体Deep Space Soundworks(又称Deep Space),在1980或1981年他们还遇到咒术师,并提议提供节目混音带来播放;该提议于隔年生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中学生舞厅成了孕育铁克诺的温床。年轻派对发起者利用新DJ与他们的音乐,迎合当地年轻观众的喜好,成功发展并培养当地舞曲环境。随着当地舞厅日渐走红,DJ们也开始集结成团,以便向舞厅推销他们的混音接歌技巧与音响系统,迎合与日俱增的听众;当时当地的教堂活动中心、空仓库、办公室、YMCA礼堂,都是早期吸引未满十八岁听众的派对举办地点,也是音乐逐渐成长定型的场所。


      3楼2013-01-03 05:50
      回复
        免费派对时期的最巅峰,发生于1992年五月,当时在派对消息发布仅仅24小时内,就有三万五千人潮涌入凯梭蒙顿公有地音乐祭(Castlemorton Common Festival),享受为期五天的彻夜狂欢。该音乐祭是导致英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刑事司法与公共秩序法案(Criminal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的主因。这个法案彻底歼灭了英国的免费派对活动,迫使浪迹艺术家纷纷离开英国,往欧陆、美国、印度果亚、泰国帕岸岛与澳洲东岸等地区发展。而在欧洲其他地区,由于受到来自英国的旅行音响团启发,瑞舞活动得以延续其生命并持续往内陆扩散。Spiral Tribe、Bedlam与其他英国音响团,将互助合作的铁克诺理想带到欧洲,尤其是东欧;那儿生活费较便宜,而且观众都能迅速吸收并发挥免费派对的意识型态。欧洲的各种Teknival免费派对,例如捷克共和国的Czechtek,刺激了法国、德国与荷兰的音响团,而这些音响团很快的就找到属于自己的观众群,并以阿姆斯特丹与柏林等城市的空屋为主要活动中心。 [编辑] 铁克诺分支 white cube (watching ideas hang)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下载这个片段或下载一个播放器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glitch曲风试听
        播放此文件时有问题?请参见媒体帮助。
        在1994年,有许多来自英国与欧洲的制作人,致志于创作底特律风格的铁克诺音乐,然而当时也有很多制作人不断互相较劲,努力创作其他种类的电子舞曲。他们有些会从底特律铁克诺美学汲取灵感,有些则会合并过去舞曲的不同元素,于是许多新品种曲风格开始诞生(主要来自英国)。在这些新型电子舞曲中,有些依稀听得出铁克诺的影子,有些则听起来截然不同。Jungle音乐(鼓打贝斯)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它显然受到嘻哈、灵魂乐与雷鬼乐的影响多过于底特律与芝加哥的电子舞曲。
        随着舞曲的多样性(与商业性)日渐演变,早期瑞舞时期所特有的集体意识黯然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各别独立的派系,每支派系都有其特有的态度与对未来舞曲(或非舞曲)发展的看法,其中包括传思(trance)、工业铁克诺(industrial techno)、迷幻铁克诺(acid techno)与happy hardcore。较为小众的铁克诺分支或相关曲风,包括bleep铁克诺,那是主要源于英国谢菲尔德区的地域性铁克诺分支。bleep铁克诺于1989 到1991年受到些许瞩目,所创造出的音乐环境,也是Warp厂牌一炮而红的一大主因(关键点在于Warp的第五张发行作品:LFO的同名专辑黑胶唱 片)。到了九零年代末,一批属后铁克诺(post-techno )的电子舞曲逐渐浮现,包括wonky铁克诺、街头铁克诺(ghettotech)(一种结合铁克诺美学、嘻哈与浩室音乐的曲风)nortec、 glitch、digital hardcore和所谓的no-beat 铁克诺。


        9楼2013-01-03 05:54
        回复
          铁克诺前身 Kraftwerk '04年现场演出在书中探讨铁克诺源头时,作家科杜沃·爱生(Kodwo Eshun)主张“Kraftwerk之于铁克诺,就如同Muddy Waters之于the Rolling Stones:是正宗,是起源,是真品。”胡安·阿特金斯承认早期非常喜欢Kraftwerk与乔奇欧·莫拉德,尤其是莫拉德与唐娜·桑玛(Donna Summer)合作的歌曲,以及莫拉德的《E=MC²》专辑。阿特金斯还说在1980年左右,他有张全部塞满Kraftwerk、Telex、Devo、乔奇欧·莫拉德和盖瑞·努曼(Gary Numan)的录音带,在开车时一定会疯狂播放。但阿特金斯也说过在跟理查·戴维斯合作前,也就是进行电子乐器实验两年后,他并没有听过Kraftwerk的音乐。对于Kraftwerk的最初印象,阿特金斯说跟他自己较为“迷幻”的“怪异UFO音色”比,他们的音乐相对显得“干净且精准”。德里克·梅也承认受Kraftwerk和其他欧洲合成器音乐的影响。他说道:“那音乐听起来非常时尚,而且纯净,对我们来说是无限美丽,和外太空一样。我们本身住在底特律,那儿真的很少有美丽的东西,在底特律一切都是丑露的一团乱,所以我们被这种音乐吸引,那音乐仿佛点燃了我们的想像力!” 梅因此认为自己的音乐直接承袭了欧洲合成器音乐的脉络。凯文·桑德森同样也认为自己有受到欧洲的影响,但他强调自己受到用电子仪器创作音乐的概念启发更甚:“我对于一切可以自己来这种理念比较有兴趣。” 由于莫拉得,亚历山大·罗伯特尼克(Alexander Robotnic)和克劳迪欧·西蒙那提(Claudio Simonetti)等欧陆迪斯可与意大利迪斯可(Italo disco)流行乐,和各种新浪漫主义合成器流行乐团体,例如Visage、The Human League和Heaven 17等乐团,在孕育铁克诺的底特律高校舞会大受欢迎,促使评论家开始重新定义铁克诺起源,尝试将这些底特律音乐先锋缩小纳入更宽广的历史脉络,成为铁克诺曲风演化的一部分。如此一来,铁克诺原本在音乐历史上的起源与分野说法逐渐不被采信。 迪斯可歌姬:唐娜·桑玛为了支持这个看法,评论家举出A Number of Names(1981)的单曲〈Sharevari〉,Kraftwerk(1977-83)较为动感的曲目,Cybotron(1981)最初的作品,唐娜·桑玛与乔奇欧·莫拉得的〈I Feel Love〉,莫拉得的〈From Here to Eternity〉和曼努尔·句特辛(Manuel Göttsching)的巨作《E2-E4》(1981)作为例证。另一则例子是1976年,巴黎的欧陆迪斯可制作人马克·切罗内所推出的专辑《Love in C minor》;该专辑被称作是第一张概念性迪斯可(conceptual disco)制作,也被誉为浩室、铁克诺与其他电子舞曲风格的开宗始祖。当然,electro迪斯可与欧陆合成器流行乐,和铁克诺一样依赖机器创造舞曲节奏,然而这种举例并非毫无争议性。很多人试着继续往前推,寻找更久远的电子舞曲根源,有些人来到了雷蒙·史考特(Raymond Scott)利用音序器写成的电子音乐,〈The Rhythm Modulator〉、〈The Bass-Line Generator〉、〈IBM Probe〉等作品皆被视为是早期类似铁克诺前身的音乐;英国日报The Independent也对史考特的《Manhattan Research Inc.》评道:“史考特的重要性,在于他发现了电子音乐在节奏上的无限可能性,也因此打下了electro-pop、迪斯可,甚至铁克诺等舞曲的基础。”另一则可能是电子舞曲前身的例子,出现在六零年代晚期的一卷录音带上,是英国BBC经典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Doctor Who)主题曲制作人戴莉亚·德比夏(Delia Derbyshire)的作品,听起来几乎与现代电子舞曲毫无差异。曾经是舞曲团体Orbital一员的保罗·哈特诺(Paul Hartnoll)认为这卷录音带“相当令人惊艳”,并说明那听起来和任何“下礼拜即将在Warp厂牌发行的专辑”没什么两样。


          10楼2013-01-03 05:54
          回复
            透过这项产品,Propellerhead“创造了唯有当产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众人需求,才会出现的热潮”,Reason从此便受到市场欢迎,如今(2008年四月)已出到第四代。 [编辑] 技术演进 近年来,随着电脑科技日渐普及,音乐软件不断改进,如今音乐制作科技发展,几乎已到与传统音乐演奏实作毫不相干的境界,笔电现场演奏(laptronica)与现场编码(live coding)的浮现即是一例。而过去十年来,软件虚拟录音室的市场也逐渐开拓,如今Propellerhead的Reason,和Ableton Live,都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这些以软件为主的音乐制作工具,相较于硬件为主的录音室,为人们带来既划算又可行的新选择。多亏微处理器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们如今透过一台小小的笔记型电脑,就能制作高品质的音乐,而这些演化也促成音乐创作的民主化,导致素人音乐大增,并透过网络得以传达到大众社会。音乐家也可以将软件合成器与效果器模组个人化,或设定不同的作曲环境,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而通常被拿来达成这种目的软件有Max/Msp、Reaktor,以及免费软件Pure Data、SuperColider,和Chuck。就某方面来说,科技的创新,让过去一直是舞曲文化核心的DIY精神,又再度死灰复燃。


            12楼2013-01-03 0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