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linpai吧 关注:548贴子:81,203
  • 145回复贴,共1

心经直指(不逐字逐句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经,般若系经典之心、之经。以心证经,即明心见性也。
心,即第一句之“深般若波罗密多”,即佛性之妙用,以本来般若之智慧照彻本性,本性自照本性,故曰观自在,自观自在本性,自在自观本性,即《大日经》所说:自心寻求菩提,如实知自心谓之菩提是也。此本性如何?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即深般若波罗密多所观、所显、所见之本性。圆觉经曰:空性不坏,此空性即佛性,永恒真实而又无量自在,故而后面紧接着一大串全是“无”,意即打破、超越所有一切束缚、虚妄之意也,菩萨如此自在,则无挂碍,如此修行六度而无所行,等万行圆熟,最终必得无上涅盘,故究竟涅盘也,佛已经万行圆熟,故已得涅盘。这就是大实话,大实话就是最高的真理,所以,最后说了,般若波罗密多,这是一个最好的、最高的、最妙的咒。什么是咒?其实,佛所说的一切字、话,所有的佛经都是咒,为什么?咒,往秘密义说,叫咒,往显了义说,那叫真言、真实语,真言最平实、最质朴、最自然,所以最后那句咒语,无论翻译还是不翻译,你一定要明白,它告诉你的一定是——按照佛祖本心所说的真实之道去做,必能成就无上菩提。一定这样吗?一定!


1楼2013-01-03 11:05回复
    好!
    我觉得还有一个经,应该可以和心经金刚经媲美。现下他的知名度和受重视的程度,和他应有位子不相符。 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主讲的。


    2楼2013-01-03 13:36
    收起回复
      晕 楼上2位真是热闹啊。


      3楼2013-01-03 16:31
      收起回复
        一日,神秀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师曰:烦恼即菩提亦复如是。】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师曰:"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老宅。 来看看括号里六组的话。 烦恼即菩提何等的轻松。 知道即菩提,不知道即烦恼。。。 在看看后面的偈语。无一点神秘。反而是太过平常无人肯信啊。


        10楼2013-01-05 14:12
        收起回复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

          心地无非,
          心地无痴,心地无乱。无非、无痴、无乱、是“本三昧”,是“自金刚”

          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
          


          11楼2013-01-05 15:05
          回复
            学习


            IP属地:浙江12楼2013-10-17 16:14
            收起回复
              今天逛街问一拖鞋多少钱,卖拖鞋的哥们说25。我扔下20就走,身后传来卖拖鞋的吆喝声:哎!哎!……我头都没回,说实话,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每天都很累,我都懒得和他讨价还价了。回家发现拖鞋没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2-06 02:14
              收起回复
                心经,般若系经典之心、之经。以心证经,即明心见性也。
                心,即第一句之“深般若波罗密多”,即佛性之妙用,以本来般若之智慧照彻本性,本性自照本性,故曰观自在,自观自在本性,自在自观本性,即《大日经》所说:自心寻求菩提,如实知自心谓之菩提是也。此本性如何?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即深般若波罗密多所观、所显、所见之本性。圆觉经曰:空性不坏,此空性即佛性,永恒真实而又无量自在,故而后面紧接着一大串全是“无”,意即打破、超越所有一切束缚、虚妄之意也,菩萨如此自在,则无挂碍,如此修行六度而无所行,等万行圆熟,最终必得无上涅盘,故究竟涅盘也,佛已经万行圆熟,故已得涅盘。这就是大实话,大实话就是最高的真理,所以,最后说了,般若波罗密多,这是一个最好的、最高的、最妙的咒。什么是咒?其实,佛所说的一切字、话,所有的佛经都是咒,为什么?咒,往秘密义说,叫咒,往显了义说,那叫真言、真实语,真言最平实、最质朴、最自然,所以最后那句咒语,无论翻译还是不翻译,你一定要明白,它告诉你的一定是——按照佛祖本心所说的真实之道去做,必能成就无上菩提。一定这样吗?一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2-06 0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