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吧 关注:198,510贴子:271,084

回复:儿童成长问题答疑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要能够适应坏境才能够改造环境,作为父母,把孩子身边的一切都改造成为最适合他的状态,说实话,这不是爱护他,这是给他的未来埋下重重隐患。试想温室的花朵,怎么能够抵挡得住风吹雨打,你无法陪他一辈子。


200楼2013-06-04 23:30
回复
    很多人误将狠毒和阴险混为一谈,于是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无疑否定了两者的功用。殊不知,在未来面对险恶和伤害时,无论是对自己、对敌人,都必须能够下得了狠心。和平是期待,个体的平静淡泊并不具群体性,故坚毅、刚强甚至狠毒,在求生面前也是必修课。哪怕用爬,回去,才能重新出来,战胜阴险。


    201楼2013-06-05 23:56
    回复
      2025-08-01 04:3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电视真不是什么坏事。一位妈妈今天分享到,她的女儿在吃饭的时候很严肃的对她说“妈妈,要多吃蔬菜,不然会缺维生素”,妈妈问她是哪位老师说的,她宝贝女儿一本正经地说是电视里面这样说的。那些每天看电视剧还抱怨孩子跟着看的妈妈们,其实真应该想一下,电视这个你们眼中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的真正价值。


      202楼2013-06-06 23:43
      回复
        孩子总是渴望新东西,例如玩具什么的,当没有得到的时候又懊恼不已!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空空来,空空走,没必要喜物悲己,哪怕中了千万也要好好睡觉,就算倾家荡产,捡垃圾也要好好吃饭。走踏实每一步,未来不会辜负现在。


        205楼2013-06-08 20:16
        收起回复
          我们总是在尝试过艰辛之后,才明白了平淡的幸福。如果你总是给孩子最好的,最舒服的,他也许并不知道他的幸福所在。因此,如果有可能,给他他想要的,让他自己对比做出选择,确定自己心中的好与不好!


          206楼2013-06-09 18:29
          回复
            根据我接触到的最新实验数据来看,对色彩的认知能力,最应在早期得到重视和培养(8-9岁以前),而实际构图能力则万万不能苛求,因为个体的差异及未来行业发展的不同,实际构图能力在运用中着实对一些人意义不大,而抽象的图形识别能力,已经在色彩认知训练中得以附加强化!


            208楼2013-06-10 13:48
            回复
              时值佳节,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带孩子出去玩儿呢?一定不要错过亲子互动、交流的机会哟!部分省份天气慢慢转热,带孩子去水上世界玩玩,或是去山谷里看看风景,都是清凉的好选择,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千万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哪怕马上期末了,也让他们有个喘气的机会吧!祝大家佳节快乐!


              209楼2013-06-11 23:58
              回复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在小时候有没有特别恨过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因为一些事情抱憾终生。很多选择也许明知道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还是遗憾没有进行尝试!因此,你的经验和教训,提供给孩子也仅仅是他的一个参考,而没必要苛求去左右他的选择。给与建议和引导,并让他自己尝试进行选择,最后他才不会有那么多埋怨和遗憾!


                210楼2013-06-12 22:06
                回复
                  2025-08-01 04:2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爱与自私绝非一回事。一个爱自己的人更懂得将爱的感受分享和传达,更懂得去带动爱的体验。而自私本就是一种回避伤害的方式,自私的人,他的内心是得不到真正满足的,于是越发去追求,越发去局限自己。自爱,更会爱人,爱人,更能自爱。


                  211楼2013-06-13 23:22
                  回复
                    孩子的情绪情感得不到合理的表达和宣泄,就会在内心积蓄一股抽象的力量,这股力量作用的途径,成为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因此培养合理的兴趣爱好、为孩子树立榜样等,是引导孩子健康转移这股抽象力量的好方法。


                    212楼2013-06-14 14:15
                    回复
                      今日听一位姐姐讲,她的培训中心很多兼职老师都是比较会教育孩子的父母。这样的一种选择是不是对现有的社会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冲击和补充。至少再次提示我们,多向身边的成功爸妈学习他们的育子之道,可能会对自己的育儿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但需要提示的是,切不可生搬硬套。


                      215楼2013-06-15 23:48
                      回复
                        今日是父亲节,首先祝全天下的爸爸们节日快乐!父爱如山,沉重寡言。很多孩子小时候和父亲关系不太亲密,原因可能就在这里。爸爸们可以尝试多抱抱孩子或者在出行的时候紧拉孩子的手,多让孩子感受你那无声的付出,让他们学会爱你从而学会感恩,更会爱己爱人。


                        216楼2013-06-16 16:27
                        回复
                          孩子的争斗多源于每个人都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介于这个道理,我们并不需要去和孩子解释以及强行让他明白对错,需要尝试带他进入另一个境地,学会换位思考。正所谓答案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


                          217楼2013-06-17 23:38
                          回复
                            当我们在抨击孩子成人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不断模仿、改变,逐渐走向稳定的过程,当个体成熟以后,却反过来压制新个体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依我看来,没必要刻意阻止孩子“成人化”,只需要不刻意去要求他“成熟”就够了!通过他不断模仿形成的改变就算是合理的。


                            218楼2013-06-18 19:31
                            回复
                              2025-08-01 04:19: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滴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在同一个碗里,不可能不变色,人与人之间也是互相影响的,让孩子接触一些品行端正的人虽然是最好的教育选择,但要完全隔离孩子,首先是可行性很低,其次是弊大于利。最好的解决途径还是正面树立榜样,利用反面教材,让孩子在对比中成长。


                              220楼2013-06-19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