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2中国教育问题,2013我们该怎么办?》
以下是2012年关注度很高的年度教育事件。
浙江幼儿园虐童,涉事的女教师已经受到相应的处罚,需要深思的是,岂止这家幼儿园的幼儿被虐待,整个学前教育都被虐待。由于政府投入不够,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60%多,不少地方还有大量不合格幼儿园——幼儿园都不合格,怎要求教师合格?
营养餐本是惠及千万儿童的民心工程,但现在却在一些地方变为“闹心餐”,这是很不应该的,出现营养餐不安全、不营养、吃不跑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严密的监控机制。家长没有渠道参与监督,地方政府部门全权负责招标、监管,结果是营养餐没有营养到学生,却营养了不少官员和供应商。
北京叫停奥数,当然是为了减负。可大家不要忘记,这已经是北京第三轮治理奥数了,前两次治理,都以奥数更加疯狂而告终。我国的全民奥数,有两大祸根: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和中高考制度单一的评价体系,如果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不解决,中高考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的选拔、录取标准不变,叫停奥数管不了多大用。
“吊瓶班”的出现,让大家深感中国教育病得不轻——该打“吊瓶”的是中国教育。除了应试教育制度,还需要反思的是,为何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3100万,高考升学率达到75%,还会有这么严重的高考焦虑?当年的高考独木桥成为现在的名校独木桥,高考焦虑有过之而无不及。
莫言获得诺奖,当然是大新闻,可喜可贺。但消费莫言,则显现社会的功利。语文教材编写入选莫言作品,如果在莫言获奖前已经做出决定,属于正常;如果是获奖后才做出的决定,则太过功利,这表明教材编写没有了自己的教育标准、学术标准,而奉行功利标准。
连续爆发的校车安全事件,促使《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这把校车的治理纳入了法制轨道。但我国落实这一条例,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政府主导责任还不明确,校车经费还没明确出处,导致一些地方、学校缺乏资金配备合格校车;二是地方政府推诿,有的地方为新校车上牌,需要盖20个章。这些问题需要加紧解决。
教育经费达GDP的4%,很多人很兴奋。可是,这是一个迟到12年才达到的目标。从全世界范围看,4%还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1%,这一目标还无法支撑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的教育发展任务,要实现这些教育任务,教育投入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
异地高考可以说是贯穿全年度的热门话题,从年初一直到年尾。从2009年有关部门表态要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当地升学办法起,历经3年多时间,国务院在年中出台意见,要求各地原则性在年底出台异地高考方案,可到目前,只有5个省市出台方案。异地高考关系到基本的教育公平,推进势在必行。
回顾完这些教育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几个问题,第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不足的,如果我们望眼欲穿的等着政府把教育经费再次突破GDP的4%以上,如果我们等着政府把幼儿园整改合格了,如果我们等着政府把校车质量提高了,我们可以等,可孩子估计已经长大了,第二,教育的盲从,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考试而教育,为了取得高分而考试,我们将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考试机器,第三,教科书编写的功利化,孩子的“营养餐”变成了“问题餐”都说明了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面对这些种种的教育问题,难道我们要选择等待吗?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强不息”,我们育心经典的家长们再清楚不过了,我们的读根教育,我们所必读的《易经》开篇,乾卦第一里面就说的非常明了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想让孩子幸福,首先自己要先幸福,我们要想让孩子自强不息,首先我们先要自强。怎么自强?作为家长的我们要搞清楚,真正的教育是什么,真正的教育是童蒙养正,调节情志,激发志气,真正的教育是无为而为,真正的教育是君子以经纶来培养利建侯的人才,真正的教育是我们给予的正确的爱……真正的教育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顺应天理!
2013是泽雷,随年,用《易经》的定向思维来判断,教育我们要找正确的方向,然后要随着这个方向努力!方向错了,一切皆错。顺天之随,遵道而行这是大随!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随。该读经就读经,该休息就休息,这就是随。
我们2013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