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讲的很清楚,首开篇便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也,意思是任何事件都是由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组成的。“孤阳不存,孤阴不生”,正是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才使事物发展变化,中国古人已经从这种简单的事实推理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这种简单的事实很多人却视而不见。西方人也是,就认为万物是“上帝创造的”。这种对立统一、发展变化的思想贯穿在《易经》和《易传》里面。“否极泰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都说明了阴阳万物既对立统一,又相互转换。另外,在我看来,卦爻符号中也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古人真是不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卦爻符以前是什么?在没有卦爻符以前是一个“空白”,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为了启发人的智慧,出现了这个“符号系统”,“符号系统”存在的目的是相对于“无”,相对于“空白”而来的,本来表达清楚即可,而无须再解释了,问题是许多人看了这个“符号系统”之后看不懂,甚至有人怀疑其中的规律是否偶然?就像是海豚会救人一样,是不是一种本能?我想也有一部分人会想“这个反映了什么呢?”这部分人把前面的空白给忘记了,把现存的卦爻符当成是初始的了,便看不懂了。像我们同学学古筝、二胡一样,“发声”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无声”,“有声”的目决不是为了有声而有声的,真正到了无声的境界任何美妙的声音都有了,任骋想象,所谓“至乐无声天下民和。”但要达到无声的境界,必需要经过有声的训练,这也是否定之否定。后来有了文王演八卦,所谓后天八卦图,大家能不能从后天八卦中找出规律?其实后天八卦一点规律都没有,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希望能找到一些乘法、除法上的规律,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突然想到,它本身就是没有规律的,前面不是有人说那种规律是本能吗?那么我再告诉你一个没有规律的八卦图以体现那种规律,对于“空无”来说这是否定之否定,它使你感觉到了其中的变化。否定的否定之后,文王又演绎了一个六十四卦,“八卦相错,即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也是一个二进制关系,并且也是有规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就足以说明发明卦爻符的意图了,也就是充分地体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统一的,都是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但这种体现是很深奥的,有些人理解不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就给八卦配上了卦爻辞,文王配了卦爻辞以后,很多人又看不懂了。之后孔子等及其弟子对卦爻辞进行解释变成《易传》,后面的人对《易传》又进行解释而变成《易学》,这种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解释是一个否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今人智慧还没有古人高的过程,还没有达到“简易”的境界,所以我们现在人的智慧是越来越降低,结果肯定是很简单的。而现在对《易经》又有这么多的解释,肯定是没看懂,所以这个过程是《易经》的一个否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