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昨晚有感而发的一个回复帖居然没人顶起,实在伤心,故想单独复制出来作为主贴!!
作为从1998年就来的红寺堡的人,家人也是红寺堡公务人员,对红寺堡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想说几句!
1、红寺堡从96年文件审批到建设从无到有比现在看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相比还是处于平均水平,与大城市的变化而言,却显得有点脱节,但毕竟红寺堡还是处于发展中,虽然有了轮廓,还处于一个城市成型的前期阶段。
2、红寺堡近几年来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次弘德工业园区成立除外)。一个新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人才、就业机会、就业资源、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很多。
3、人口问题;由于老县人口进来的搬迁较少,人口的规模大致趋于稳定,现在就红寺堡城市规模和人口相比人口显得单调而不足,人口的比例和组成也不太协调(青中老年比例,人才比例,技术人员比例)而随着红寺堡人的成长,大学考上后很少回乡工作,尤其是优质人才,某些重点大学的好点学生更不愿意回来,不过这需要红寺堡创造好的条件来吸引。
4、资源问题;红寺堡除了适合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但缺乏政府的统筹管理和合理的上游资源整合及市场导向,而红寺堡政府所掌控的煤、油、碳、金属产业也很少,既是有也被上级单位所争夺。
5、政府问题;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以老县的人身份自居,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心中更有明显的山头主义(同心帮(最团结)、西吉帮(最不团结)……);部分老一批的红寺堡干部中做事的多,但职位得不到升迁待遇没有好的解决也逐渐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思想;部分老一批的红寺堡干部也因为前期红寺堡的跨越大发展带来的机会中饱私囊,但少数变得飞扬跋扈的领导倒在了腐败的路上,还有部分就不说了;新来的考过来的工作人员,抱着红寺堡地区相对好考,考上红寺堡的政府工作然后以红寺堡为跳板向市区或者好的地方发展的想法,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确实为了工作而来的人;在政府没有编制的辅助人员,大部分可说80%都是某某领导的亲戚或者有关系的进来领工资的。
6、红寺堡的城市建设;确实如楼上所说的精神建设赶不上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赶不上人民的物质需求,都更赶不上国家的预期投资。由于人口的趋于稳定人口规模较小,使红寺堡整体变得有点单调(个人认为是萧条),而城区的楼房和小区都是10室九空,虽然有点夸张,但反应了一定的问题,同时空置的放置早已有主,部分红寺堡人都是一家三四套房,而房的质量都是惨不忍睹,(亲戚家里有个上重点大学学建筑曾做过XX小区X楼的调查,一幢楼有6个单元60户人,但楼房开裂占50户,每户房子没装潢前几乎所有房间都有开裂,严重的质量不合格,对于砖混结构的楼房抗震是不可能的而图纸却标识抗震的等级……罗山花园、祥和、鹏圣等较多 且他花园都有)
7、红寺堡的经济建设;个人认为处于畸形状态,物价堪比银川,部分物价远超银川,但总的来说没有低于其他老县的物价,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的来说有点向鄂尔多斯市前期的畸形发展,现在可以观看鄂尔多斯市的惨状。
8、不说了,不想说了,感觉说的多了变得无味了,让人有点索然。我不怎么爱也一点不爱国、爱党、爱家乡,只想过好自己过好每一天!仅想为自己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晚安(回头一看写的有点多,但还有很多没说也不想说了,个人观点,仁者见仁)
作为从1998年就来的红寺堡的人,家人也是红寺堡公务人员,对红寺堡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所以想说几句!
1、红寺堡从96年文件审批到建设从无到有比现在看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相比还是处于平均水平,与大城市的变化而言,却显得有点脱节,但毕竟红寺堡还是处于发展中,虽然有了轮廓,还处于一个城市成型的前期阶段。
2、红寺堡近几年来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这次弘德工业园区成立除外)。一个新城市的发展需要人口、人才、就业机会、就业资源、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很多。
3、人口问题;由于老县人口进来的搬迁较少,人口的规模大致趋于稳定,现在就红寺堡城市规模和人口相比人口显得单调而不足,人口的比例和组成也不太协调(青中老年比例,人才比例,技术人员比例)而随着红寺堡人的成长,大学考上后很少回乡工作,尤其是优质人才,某些重点大学的好点学生更不愿意回来,不过这需要红寺堡创造好的条件来吸引。
4、资源问题;红寺堡除了适合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其他产业的发展但缺乏政府的统筹管理和合理的上游资源整合及市场导向,而红寺堡政府所掌控的煤、油、碳、金属产业也很少,既是有也被上级单位所争夺。
5、政府问题;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以老县的人身份自居,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心中更有明显的山头主义(同心帮(最团结)、西吉帮(最不团结)……);部分老一批的红寺堡干部中做事的多,但职位得不到升迁待遇没有好的解决也逐渐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思想;部分老一批的红寺堡干部也因为前期红寺堡的跨越大发展带来的机会中饱私囊,但少数变得飞扬跋扈的领导倒在了腐败的路上,还有部分就不说了;新来的考过来的工作人员,抱着红寺堡地区相对好考,考上红寺堡的政府工作然后以红寺堡为跳板向市区或者好的地方发展的想法,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确实为了工作而来的人;在政府没有编制的辅助人员,大部分可说80%都是某某领导的亲戚或者有关系的进来领工资的。
6、红寺堡的城市建设;确实如楼上所说的精神建设赶不上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赶不上人民的物质需求,都更赶不上国家的预期投资。由于人口的趋于稳定人口规模较小,使红寺堡整体变得有点单调(个人认为是萧条),而城区的楼房和小区都是10室九空,虽然有点夸张,但反应了一定的问题,同时空置的放置早已有主,部分红寺堡人都是一家三四套房,而房的质量都是惨不忍睹,(亲戚家里有个上重点大学学建筑曾做过XX小区X楼的调查,一幢楼有6个单元60户人,但楼房开裂占50户,每户房子没装潢前几乎所有房间都有开裂,严重的质量不合格,对于砖混结构的楼房抗震是不可能的而图纸却标识抗震的等级……罗山花园、祥和、鹏圣等较多 且他花园都有)
7、红寺堡的经济建设;个人认为处于畸形状态,物价堪比银川,部分物价远超银川,但总的来说没有低于其他老县的物价,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的来说有点向鄂尔多斯市前期的畸形发展,现在可以观看鄂尔多斯市的惨状。
8、不说了,不想说了,感觉说的多了变得无味了,让人有点索然。我不怎么爱也一点不爱国、爱党、爱家乡,只想过好自己过好每一天!仅想为自己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晚安(回头一看写的有点多,但还有很多没说也不想说了,个人观点,仁者见仁)